這是藏族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望果”是藏語譯音,“望”藏語意為“田地“,“果”是“轉圈“,“望果”就是“轉地頭”,“望果節“可譯為“在田地邊上轉圈的日子”。這個節日流行於藏地所有農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每年藏曆七、八月間農作物成熟之際舉行。
望果節的來源
望果節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流行於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帶。最初的“望果“活動是一種祭祀神靈以祈豐產的儀式,一般是以村落為單位繞本村土地轉圈,前有苯教“巫師”領隊作法以收“地氣”。其中《苯教歷演算法》記載了“望果節”的來歷:傳說公元5世紀末,藏王佈德貢堅向苯教佛祖尋求保佑作物豐收的辦法,佛祖指出:讓農民們在即將收穫的田地周圍繞行並以舞蹈娛神,上天即會賜予豐收。從此,每年收穫之前,苯教僧侶便作為祭祀隊伍的先導,高舉幡旗,手拿纏繞哈達的神杖“達達”與羊右腿,率領各個村落手持青稞麥穗的農民和肩背插有各色小旗、盛滿青稞麥粒小木盆的盛裝婦女,排成長隊,圍繞農田進行“收斂地氣、祈求豐收”的法事遊行活動。在這傾村而出的浩浩蕩蕩遊行過程中,人們以不停的口號與詠唱,讚美神靈、祈求豐收。繞田遊行結束,隊伍回到村中後,人們把手中附有神靈意志的麥穗和小旗插於穀倉或神龕,一個圓滿的祭祀儀式才算落下帷幕。
公元14紀時,黃教格魯派成為了藏區的主要教派,這時的“望果”活動便滲入了更多的宗教色彩。後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該節日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變,又逐漸增加了賽馬、射箭、歌舞、藏戲等民間活動,並逐漸成為一個節日而流傳了下來。
活動流程及習俗
節日遊行
“望果節”流傳至今,已發展成了一整套宗教祭祀儀式的活動。望果節的當天早晨,當陽光撒滿麥田的時候,當地藏族農民穿上盛裝,手持麥穗,舉著標語、彩旗圍著農田轉圈遊行,走在最前邊的是由喇嘛和農民組成的儀仗隊,高舉佛像,揹著經書,吹著佛號,感謝上天給人們帶來了風調雨順的好年成。對辛勤耕耘的農民來說,眼看著即將收割的莊稼,呼吸著麥田飄來的清香,都為此感到欣喜陶醉,悠悠唱起了古老的豐收歌謠。
祭祀儀式
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地方,就必定是一片桑煙繚繞的景象,此時,不管是在田間勞動的還是正在做著其它事情的人,都會停下手中的忙活,面對轉田的隊伍高喊:“恰古修……央古修……”似乎此時此刻,整個世界都沉浸在招財引福的喜慶氣氛中。愛美的婦女們不時地還要在路邊採些油菜花、青稞穗、蕎麥花等,與吉祥彩箭一起握在手中,以此表達豐收到來時的喜悅心情。按傳統習俗,轉田隊伍還要在經過的鄉神殿或山神殿前都要舉行祭祀儀式。時近黃昏,轉田的隊伍回到了村邊,但這還沒結束,他們還要繞村子轉一圈,這時凡是轉田隊伍經過的人家,都要有一人在屋頂上迎接,其意也是迎接福氣。最後,隊伍回到了出發地,村頭寺廟旁,舉行最後的宗教儀式。彼時鼓樂齊鳴,糌粑飛揚,歡快的節日氣氛此刻也到達了高潮。
文娛活動
繞回村子在結束儀式後,照例要在廣場上舉行群眾性的文娛體育活動,其中有藏戲、歌舞、跑馬、射箭、拔河等,相互競爭技藝,情緒十分熱烈。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充足的酒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或者在廣場四周的草場上野餐,或者在村子裡邀集親朋好友宴飲。青年男女喜歡在晚上圍著篝火跳舞,對歌調情,直到深夜。有的地方,望果節要持續三、四天,安排的文體活動根據節期的長短或繁或簡,較遠的農民夜裡就住在臨時搭起的帳篷裡,大家在帳篷內席地而坐,端出自家帶來的菜餚和煮熟的牛羊肉放在中間,全村人共同享用“百家餐”。席間有人相互敬酒,哼唱酒歌。吃喝玩樂,盡興方歸。
節日一過,緊張的秋收勞作也就正式開始了。歡度祈盼豐收的“望果節”,是辛勞了大半年後藏區農耕者們的最大喜悅。2014年11月11日,望果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編號為Ⅹ-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