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 北京 國家博物館
北京出差,忙裡偷閒去逛了一次心心念唸的國家博物館。酒店在王府井,從東四沿著東交民巷以前的使館區慢慢得走,想象著1900年義和團在這裡忙活了兩個多月,10萬多人居然就沒有打下來。慈禧“老佛爺”就住在近在咫尺的紫禁城內,估計天天都能聽到槍炮聲,不知道她這兩個月是怎麼過來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這兩個月過得不會踏實。
進入天安門廣場要安檢了,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看天安門,心中會自然湧起一股豪情,這就是發自內心的愛國之情吧。
這幾年在全國各地出差,只要有時間,都會去逛一下當地的博物館,特別是省級的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的藏品基本上在各地博物館內就是“鎮館之寶”級別的文物了。那天在朋友圈發了九張照片,都是代表中國歷史程序的文物了。
第一張是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這是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它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高16.5釐米,口徑39.8釐米,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
第二張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這是是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祭器禮器),於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遺址。玉龍墨綠色,高26釐米,完整無缺,體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龍背有對稱的單孔。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顎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被譽為“三星塔拉紅山文化玉龍”,也稱為“中華第一龍”。
第三張是象首耳卷體夔紋青銅罍,這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器,1980年在四川彭縣竹莊出土。它是一件容器,有蓋,直口,方唇,雙耳,圈足。盔形蓋,飾四鳥形突稜,突稜恰成夔鼻。盔形蓋中飾夔龍,肩部飾立體長鼻象雙耳,雙耳間各鑄一立體卷鼻象首。肩上中間為一蟠龍,兩邊間以夔紋。腹部為卷耳大眼之夔龍,通體以雲雷紋為地。器身的卷龍紋、牛紋等是周人的代表性裝飾紋樣。它出土於四川,表明中原文化與蜀文化在西周初年就有很好的交融和交流。
第四張是四羊方尊,它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四羊方尊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釐米,高58.3釐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範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呵成,巧奪天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第五張是戰國時期的青銅缶,它於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縣擂鼓墩1號墓,是戰國時期曾國的物品,高124.5釐米、口徑48.4釐米。缶蓋上有4個環鈕,蓋用環鏈釦在肩上的龍形拱鈕上。腹部有4個環鈕,大概是供移動時捆綁繩索所用。缶的頸和下腹部飾有蟠虺紋組成的蕉葉紋,其上為3匝蟠虺紋,頸部有“曾侯乙乍持,用冬(終)”的銘文,表明它是曾侯乙王室所用的大型儲酒器。這是目前 中國 發現的最大銅缶,也是戰國時期最大的銅器。這件青銅缶採用分段鑄造再拼合的工藝,器身分兩次鑄接,即先鑄上半截,再鑄下半截,從內壁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接合處有凸起的箍帶。器表有四條縱向接範的痕跡,由於範塊結合不整齊,所以上下的範痕線不在一條直線上。器耳和鈕是單獨鑄造然後拼接上的。多範合鑄技術代表了青銅時代範鑄法技術的高峰,這種工藝的熟練應用為大型精美的青銅禮器鑄造提供了前提。曾國是一個姬姓小國,戰國時期為楚國的附庸國,與楚國的關係極為密切。曾侯“乙”在位時間是公元前453年-前433年,被稱為曾國的“中興之君”。
第六張是秦兵馬俑。國博的秦兵馬俑展廳是兩人一馬,後面則是秦兵馬俑的實地照片。秦朝留存至今最著名的文物,當然是西安的兵馬俑和銅車馬。秦兵馬俑的雕塑技藝和雕塑手法極其精緻,每一件都精雕細刻。大到身體結構,小到鬚髮眉毛,都雕刻的一絲不苟。秦代工匠在雕刻技法上,把圓雕、浮雕、線刻有機地結合,對細部做了精細的刻畫。如武士俑的鎧甲,甲片的疊壓關係和編綴方法被表現地清晰明瞭。在面部細節方面,製作者沒有拘泥於刻畫毛根出肉的真實,而是借用誇張手法,把一些細節塑造得有角有稜, 比如說俑的眉毛和鬍鬚,有的豎起、有的翻卷起來。這種誇張使人並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於人物精神、氣質的表現,使其個性十分鮮明,誠摯地、逼真地再現了秦軍的形象。2019年我才去了陝西曆史博物館和秦兵馬俑博物館,真正領略了當年秦漢的波瀾壯闊。
第七張是東漢擊鼓說唱陶俑,它於1957年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東漢崖墓,為東漢明器。東漢擊鼓說唱陶俑高56釐米,以泥質灰陶製成,頭上戴幘,兩肩高聳,著褲赤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張口嘻笑,神態詼諧,動作誇張,活現一俳優正在說唱的形象。東漢擊鼓說唱陶俑被稱為“漢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的優秀雕塑作品,屬國家一級文物。
第八張是東漢的石天祿,出土於河南洛陽西郊,頸背陰刻“緱氏蒿聚成奴作”七字,表明是緱氏(今河南偃師 )蒿聚村工匠成奴作所作。天祿辟邪是東漢時期立於墓前的神獸,常與辟邪配對。
第九張是西周的大盂鼎,於清道光年間(公元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眉縣常興鎮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它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時大臣名盂者而得名,與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大盂鼎器厚立耳,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下垂,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週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貴族盂之事。
這個鼎的收藏故事有點曲折,它出土後,被販賣至文物市場,清朝道光時期的岐山首富宋金鑑把銅鼎買下,因為器形巨大,十分引人矚目,鼎很快被岐山縣令周庚盛佔有,他把鼎轉賣到北京的古董商人。宋金鑑在考中翰林後出價3000兩白銀又購得了寶鼎,在他去世後,後代以700兩白銀賣給陝甘總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恆,袁深知左宗棠酷愛文玩,得寶鼎後不敢專美,旋即將大盂鼎獻給上司以表孝心。
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遭朝廷議罪。幸得時任侍讀學士的潘祖蔭援手,上奏咸豐皇帝力保宗棠,且多方打點,上下疏通,左才獲脫免。潘乃當時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後遂以相贈,以謝當年搭救之恩。此後,大盂鼎一直為潘氏所珍藏。雖然也時而有人覬覦此鼎,但畢竟潘氏位高權重,足可保全大鼎無虞。至潘祖蔭故,其弟潘祖年將大盂鼎連同其它珍玩一起,由水路從北京運回蘇州老家。大鼎作為先人故物,睹物思人,彌顯珍貴,堪為傳家之寶,不輕易示人。
民國初年,曾有美籍人士專程來華找潘氏商談求讓大鼎,出價達數百兩黃金之巨。但終為潘家所回絕。三十年代中葉,國民黨當局在蘇州新建一幢大樓。黨國大員忽發奇想,要在大樓落成後以紀念為名辦一展覽會,邀潘家以大鼎參展。以圖無限期佔有大鼎。然此拙劣伎倆為潘氏識破,婉言拒絕了參展。
1937年日軍侵華時,蘇州很快淪陷。國將不國,人命難保。此時,潘祖年已作古。潘家無當戶之人,皆婦孺。英雄出少年,當此危難之時,潘祖蔭的侄孫潘承厚、潘景鄭等商定將大鼎及全部珍玩入土保全。經反覆遴選,決定將寶物藏於二進院落的堂屋。這是一間久無人居的閒房,積塵很厚,不會引人注目。主意已定,潘家人苦幹兩天兩夜才將全部寶物入藏地下。又將室內恢復成原樣。整個過程除潘家人以外另有兩個傭工和一個看門人參與其中,均被反覆叮囑要嚴守秘密。此後不久,潘氏全家即往上海避亂。潘宅一時竟成了日軍搜查的重點。經過反覆的搜查並挖地三尺均無所見,日軍也只得作罷。日軍佔領期間,潘家的看門人曾幾次盜掘了若干小件的珍藏,賣給洪姓古董商人。但大鼎過於沉重,無法搬動,得以倖免。
光陰荏苒,在歷經十餘年戰亂之後,中國解放了。潘家後人見人民政府極為重視對文物的保護,認為只有這樣的政府才可託付先人的珍藏。全家商議後,由潘祖蔭的孫媳潘達於執筆,於1951年7月6日寫信給華東文化部,希望將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獻給國家。同時也希望將兩件大鼎放在上海博物館展出。7月26日,文管會派專員在潘家後人的陪同下赴蘇州,大鼎得以重見天日。為表彰潘達於的獻寶壯舉,華東文化部於10月9日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1952年上海博物館落成,大盂鼎藏入此館。1959年,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開館,上博以大盂鼎等125件館藏珍品支援,從此大盂鼎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走走停停,整整逛了六個小時,才算走馬觀花般逛完了整個國家博物館。據說有文物愛好者用了整整三個月,天天來這裡,認真觀賞每件文物,做了紮實的筆記,才算對國博的文物小有了解。我在2020年計劃用半個月時間走一下北京的大街小巷,主要看看名人故居和博物館。沒想到疫情居然肆虐全球已經兩年了,還是未見好轉,只能悻悻作罷。待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但願疫情能暫告一段落,想著能在衚衕走走,再逛一次國博,再次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風采。
PS: 文中關於文物的詳細描述,大多數來自於國家博物館關於該文物的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