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就很蠢的環嘴鷗(Larus delawarensis)| 圖源wikipedia.org
導 讀
在鳥類中,烏鴉和鸚鵡是公認的高智商代表,而聒噪的海鷗則一直被科學家歸為“蠢鳥”之流。“蠢鳥”海鷗是否可以透過拉繩測試(一項應用廣泛的動物認識能力測試)獲得食物獎勵?科學家們做了新的實驗。
撰文 | 王雨丹
責編 | 陳曉雪
● ● ●
給鳥“測智商”
我們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口渴的烏鴉把石子投入水罐,使得水位上漲並最終喝到水。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在科學家眼中,烏鴉的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鳥:不僅能利用現有工具,有的甚至還能製造工具來完成各種任務。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數日本的小嘴烏鴉(Corvus corone),它們能利用紅綠燈的交替讓汽車幫忙碾碎堅硬的果實 [1]。
相比之下,外形呆萌的海鷗則要“蠢”得多。此前的研究認為,海鷗的認知能力較低,不能進行任何抽象操作,遠不如烏鴉和鸚鵡等鳥類聰明。[2]
那麼,如何判斷一隻鳥聰不聰明呢?當然不是靠一罐水和一堆石子。科學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套成熟的實驗正規化來對鳥類(以及哺乳動物)的行為和認知進行精準測試,最常見的就是看它們是否能克服障礙獲取食物。其中,拉繩測試(string-pull test)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方式。在這一測試中,動物可以看到食物,但只能透過拉動附在食物上的繩子才能吃到 [3]。
有關拉繩測試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兩千年前。當時,來自羅馬的博物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公元23-79年)用文字記錄了金翅雀拉動繩子然後取水的故事。後來,拉繩測試不斷普及,漸漸成為了人們的一項娛樂活動。
圖1 亞伯拉罕·米格農(Abraham Mignon,1640-1679)筆下兩幅油畫中的細節,其中都有金翅雀利用拉繩取水的場景,這種做法在當時很流行 | 圖源[3]
現在,拉繩測試主要用於進行系統發育比較和動物認知能力的研究,已有超過160種鳥類和哺乳動物進行過這一測試。哺乳動物通常進行水平結構的拉繩測試,鳥類則多進行垂直結構的拉繩測試,這要更難一點,因為垂直拉繩需要更好的協調和注意力。[3]
儘管該正規化已經非常成熟,但在已進行過該測試的至少90種鳥類中,絕大多數都是雀形目或鸚形目,而像海鷗一類的水鳥在認知類文獻中很少見。12月初,一篇釋出在《皇家社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的文章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4]
海鷗:聰明還是笨?
來自紐芬蘭紀念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利用紐芬蘭四個自然繁殖地中的138只環嘴鷗(Larus delawarensis)進行了這一測試。作為長壽覓食者,環嘴鷗具有高度的行為靈活性和在新環境中茁壯成長的能力。但是,它們能透過拉繩測試,從而為海鷗家族一雪前恥嗎?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環嘴鷗是蹼足,不太可能牢牢抓住繩子並將其固定到位,因此該實驗採用的是常用於哺乳動物的水平拉繩測試。
圖2 黑色座標為研究中海鷗樣本的4個繁殖地,包含城市和偏遠地區,以此保證海鷗食物來源及覓食機會的多樣性 | 圖源[4]
這項測試需要海鷗拉動從盒子開口縫隙中伸出的繩子,以便從盒子內部取出放置在培養皿中的食物(香腸)。實驗用的盒子是帶可拆卸蓋子的透明塑膠盒(32×19×11.5cm),前面板底部有一個2cm高的狹窄開口。盒中的培養皿放置在距開口10cm的地方,這一距離遠近適中:即讓海鷗必須靠拉動繩子才能取得食物,又使其有足夠的動力獲得食物獎勵。
為了保護巢穴內的雛鳥並儘量減少被測試者社交學習的機會,研究人員在樣本的巢穴周圍建造了圍欄(圖3b),並保證圍欄的高度不會影響海鷗正常進出巢穴。
圖3 a 用於評估環嘴鷗認知能力的水平拉繩測試裝置。海鷗獲取盒內食物的唯一途徑是水平拉動盒內伸出的繩子;b 海鷗巢穴的圍欄,圍欄由四根木柱(2.5×5.1×122 cm,部分插入地面)和半透明的粗麻布組成,面積為1.3×1.3m;c 拉繩實驗的照片 | 圖源[4]
在正式進行拉繩測試之前,研究人員先對這群海鷗進行了幾次習慣化試驗(habituation trials),以便讓其習慣盒子的存在,能將盒子及拉繩與食物聯絡起來,在習慣化試驗中,海鷗無需拉線便可以獲得香腸。
然後,真正的拉繩測試開始了。
在選取的4個繁殖地中,研究人員共標記了124個巢穴。其中,93個巢穴裡的海鷗都被試驗裝置吸引然後加入到測試中來(至少進行了一次拉繩測試)。它們的成績可謂十分亮眼:每隻環嘴鷗有3次測試次數,在138位參賽者中,有104位選手合格(至少吃到一次香腸),其中還有22位優等生(在第一次測試中就成功吃到了香腸)。
這一結果,充分表明了海鷗也挺聰明。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鑑於環嘴鷗的長壽、成熟期晚、終生一夫一妻制和善於開發新的人為食物來源等特徵,它們能圓滿完成拉繩實驗不足為奇。
該試驗第一次證明了水鳥(環嘴鷗)能很好地完成水平拉繩測試,表明它們適合執行認知類任務(cognitive tasks),未來或可繼續用比單一拉繩測試更復雜的測試來考驗它們,從而擴大我們對動物認知能力的理解。
已有研究顯示,當棲息地破壞和天然食物來源減少時,包括水鳥在內的所有物種都只能強者生存:認知能力越強,開拓新的棲息地、在城市化環境中持續生存以及抵禦滅絕的能力也就越強 [4]。
研究人員在論文的結尾指出,對海鳥認知能力的持續深入研究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能力是它們克服覓食機會減少和棲息地破壞等挑戰的重要因素。
目前,世界範圍內水鳥的生存狀態並不樂觀,1950年至2010年期間,全球受監測海鳥的種群數量下降了69.7% [5]。這提醒我們,當聰明的水鳥都難克服人類活動帶來的威脅,未來還能有哪些生物與我們的後代共存?
參考文獻:
1. https://abcnews.go.com/Technology/DyeHard/story?id=524845&page=1
2.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34/S1062359012070126
3. https://doi.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a0038746
4.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os.211343
5.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2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