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隨著工業物聯網的深入應用,智慧製造是中國製造出海的關鍵之一。製造業的精益高效生產離不開系統的支撐,而智慧製造必須要有智慧供應鏈作為保證,所以,資訊化轉智慧化管理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智慧倉儲作為現代化企業物流運營當中核心的組成系統,倉儲智慧化管理對於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準時達和寧波供應鏈創新學院(以下簡稱寧創)Pascal Wolff博士, 針對幾種常見倉儲管理的智慧化場景, 提出各種建議方案 。
場景一:智慧月臺管理
Pascal Wolff博士來自集結了麻省理工學院(MIT)和中國一流教授的寧創學院,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物流系統,智慧倉儲管理、裝載最佳化、供應鏈。透過對月臺越庫(Cross-docking operations)的新舊運營模式對比,展示了基於資料建模基礎上的現代倉庫運營,對比依據經驗拍板的傳統倉庫運營,在人力計劃和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顯著最佳化。
圖片來源:寧創Pascal Wolff博士分享材料
準時達的智慧供應鏈協同平臺JusLink的EBS智慧月臺產品透過視覺化和智慧化助力倉運協同規劃。透過停車識別和人體動作監測,來完成車輛進出的預約管理,減少線下證件稽核與等待時間;同時,結合月臺LED屏或微信端提示,排隊叫號或停靠月臺位置等資訊一覽無餘,減少司機的無序低效溝通。
從物流日常管理的視角來看,月臺作業的AI模擬監控能幫助倉庫監測月臺佔用情況,監控裝卸作業,提高事中警示、事後追溯的精益化管理水準。基於資料的視覺化,物流系統效率提升,也能處理更復雜的問題。後續月臺利用率的提高,管理成本的降低,都是必然的結果。
圖片來源:準時達智慧供應鏈協同平臺JusLink
場景二:藉助演算法的智慧倉庫管理
倉儲管理作為準時達的拳頭產品,我們除了持續的精益管理外,把現有的統倉模式(CMI+VMI)疊加Kitting倉的功能,讓物料直達產線,提升效率。準時達的倉儲技委會的朱韻璇總監表示,工廠中原料、配件配送量大,倉庫的進出頻率高,在流轉過程中,需要減少人工進出庫操作,不然會嚴重影響派送和生產效率。企業在整合VMI倉和CMI倉的基礎上,如果能透過智慧備料技術,成套管理,送料上線,從而實現物料(車)的自動進出庫作業,減少人工作業,提升物料配送作業效率。
當然,精益求精,準時達正在攜手國內外知名供應鏈管理教授, 包含浙江大學楊翼教授、寧創的Pascal Wolff博士,用演算法持續最佳化倉庫管理, 如倉儲人員配置,生產率和服務KPI之間的平衡以及操作產出標準的評估, 多階倉儲管理等,達到成本控制和作業高效的目標,並最終賦能富士康集團以及外部製造工廠,提升物流乃至供應鏈整體效率。
圖片來源:準時達朱韻璇總監分享的智慧倉管藍圖
場景三:機器人裝置最佳化倉儲運營
機器人作為智慧機器裝置,越來越被運用在自動化倉儲管理中。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機器人、人工智慧和物聯網領域的創新已經爆發,藉助機器人裝置,可實現倉庫周圍庫存移動的自動化,使用最少的人工協助,最佳化工作流程。
寧創的Pascal Wolff博士目前研究中的雙層作業的KIVA系統,人機結合和機器與機器銜接的智慧倉儲4.0實驗研究,以及CAVE分銷網路模型等前沿研究。教授的學術和模型支援有助於準時達協助上下游客戶打造“智慧工廠”,提供一站式智慧倉儲和物流系統的整合服務,提供涵蓋從AGV物料搬運、智慧物流控制管理軟體到大型複雜智慧立體倉庫等的軟硬體服務。
圖片來源:寧創Pascal Wolff博士分享材料
準時達和寧創教授合作的智慧倉庫管理,將會透過演算法模型及分析,從機器裝置,倉庫操作人員以及倉庫儲存利用率之間的排程和平衡效率,幫助企業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工。
我們相信,在準時達和專業教授團隊的密切攜手合作下,一起深耕供應鏈行業、從行業和客戶需求出發,透過行業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平衡點,能幫助更多國內企業,助力中國製造業的全球供應鏈的升級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