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倩@食通社Foodthink
對草原的研究,不知不覺已有二十年。吸引我的,不僅有草原上純樸可愛的牧民、溫馴帥氣的牲畜和寬廣深遠的草原,還有在這裡洋溢青春的知青、孜孜探求的老師和積極行動的朋友。
舒泥則是後面兩類人物的綜合體,求知加行動是她最大的特點。在草原上不斷學習的同時,她也積極從事公共寫作,讓遠離草原的大人與孩子開始關注和熱愛草原。同時,她還幫助牧民尋找資源,本著尊重文化和生態的原則,開創新的模式協助牧民增加收入。這些行動的最終目的就是保護草原生態,支援生活在那裡的人。
她的最新成果是蒙漢雙語出版的《草原的智慧》。這本書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把牧民生產生活中的知識帶給大家,這些知識背後的支撐,則是本土智慧,體現了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對自然環境的積極適應和高效利用。
1.遊牧: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
“逐水草而居”,是對遊牧的最簡單和最普遍的概括。如果再想探究不同人說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你可以找到“田園牧歌”、“原始落後”、“牧民太可憐”甚至是“破壞草原生態”的不同判斷。
而本書則呈現出另外一種觀點,即遊牧體現著牧民豐富的與大自然打交道的智慧。要想把這些智慧在一本書中完整表達出來,絕非易事。舒泥從草、水、土地、牲畜、生活、賽馬、努圖克沁(對草原利用和牲畜放牧有經驗的牧人,可以給其他牧民提供放牧指導)和牧區經歷的變化等八個方面分別敘述。認真讀完後我們會發現,在實踐中,這八個方面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相互滲透、早已分不清你我。
所以,整體性和複雜性是草原生態系統(還包括牧民與牲畜)的首要特點,任何試圖割裂系統不同要素、採用簡單化辦法解決問題的行為,都會引出更多的矛盾。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 圍欄修建導致“豐盛的大餐盛在了不同的桌上”;
● 打井數量猛增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 改良畜種以提高畜產品產量但牲畜水土不服;
● 修建工業園區發展經濟卻帶來汙染;
● 大畜(牛、駱駝、馬)減少和山羊禁養引發了各種問題等。
有些問題的產生完全是在意料之外,這就要求在行動之前給予周密的考慮。記得有一次參與會議,來自青海藏區的牧民講了一個故事。
當時,鼠兔太多破壞草原,村民就湊在一起想辦法減少鼠兔數量。在考慮具體辦法之前,他們先把以鼠兔為食的動物列出來,發現既有藏狐和兔猻等食肉目小型哺乳類動物,還有獵隼、鷹和雕等為主的猛禽類動物,榜上有名的種類多達33個。
數過之後,他們覺得鼠兔雖然破壞草原,對於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卻非常重要,因此就放棄了人工干預的想法。
如果我們的草原政策都能在實施之前經過這樣一種多方參與、容納不同視角的討論程式,那政策的質量和實施的效果也會大有不同吧。
本書也提及了鼠洞周邊草場的長期變化,啟發讀者放大時間和空間尺度來觀察草原。牧民說沒有草是壞的,可能草原上的所有動物也沒有壞的吧,它們都是草原大家庭的一份子。
基於這樣的認識理解,我們就可以理解本書第二章《水的智慧》中提到的一次爭論,並且支援舒泥的立場。因為“保護草場就是保護水源地,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就是保護草場”這樣的觀點已經執於心中。
●《遊牧的智慧》第二章中,舒泥和做水源地保護的同行的一次爭執。圖片:食通君
通讀全書,我們在正文中並沒有找到遊牧的定義,只在前面的小詩和前言裡有提及。舒泥說:“遊牧是知識,是技能,是文化,是智慧,是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是牧人與牧人相處的智慧,是數以百萬計的牧人的信仰和人生。”並且透過講解知識、傳授技能、體會文化和傳播智慧給我們呈現著遊牧的內涵。
我更喜歡她的那首小詩:
遊牧是蒙古人的智慧,
追隨著變幻的水草,
體會著大地細微的脈搏;
遊牧是蒙古人的精神,
不貪戀固定的財富,
不畏懼動盪的風險。
正如洪堡所說,一部關於自然的書,應該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想到自然本身。而這一首小詩把我們帶到勒勒車上,沿著牧民遷徙的車轍去感受和理解遊牧的智慧。
●在沒有機動車的時代,一個勒勒車車隊就能裝載牧民家庭的所有家當。圖片:舒泥
2.逐與避:遊牧知識體系
在理解遊牧是滲透在牧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之後,我們如何找到一條線索,把這些分散的知識、技能甚至文化串起來,是重中之重。
基於多年在草原上的調研和思考,我選擇了這樣一條線索:它的一端是“逐”,另一端則是“避”。在草原上待得越久,觀察天氣的大小波動、植被的輪迴變化、牲畜的繁衍更替以及牧民的決策行為,越是覺得“逐水草而居”中的“逐”字,決不是有草就行,有水就夠,其中蘊含著太多的思量與適應,相信這也是各位讀完本書後的體會。
如果我們再往深想一步,這個“逐”字背後,還有一個隱形的意思,那就是“避”。避什麼?避災,多年來牧民對待災害,都是避為主,而抗災只是躲不過之後的無奈選擇。
首先我們來說逐草。成功的逐草主要取決於兩方面因素,要同時瞭解草的情況和牲畜的需求。前者包括草的種類、長勢及其與水的搭配;後者則要看牲畜種類、季節(如該貼水膘還是油膘)和生產目標。
此外,還要考慮天氣的情況(如要刮白毛風時不能順風放羊)、地勢(如冬低夏高)和草原型別(如沙地冬天用)等因素。有了這些大原則,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很多詳細的知識和技能,舒泥透過與吉格米德老人和劉書潤老師的多次對話,以及和內蒙古各地的牧民交流,收集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草原的價值在於組合。圖片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杭蓋草原(位於森林邊緣的優質牧場)、戈壁、沙漠和沙地。
這裡我想再次強調作者著墨較多的觀點:在牧民眼裡,沒有什麼草是“壞草”。劉老師也多次叮囑我們,草原的價值在於組合。這裡的組合不僅是不同型別的組合,也是好壞的組合,就像一個班級裡總要有好學生和差學生,如何保護和發揮所謂差學生的優勢,是體現一個優秀管理者能力的機會。
其次是逐水。牲畜除了冬天可以擺脫水源(因為雪就是水)限制以外,其它時間都需要日常的飲用水源。至今我還記得十多年前在東烏珠穆沁旗滿都寶力格,夏天河水邊上一家家蒙古包,清晨的陽光剛剛灑下來、炊煙裊裊升起時,一群群羊出發去吃草路上的咩咩叫聲,是那麼的震撼人心,又是那麼的安詳寧靜。
舒泥在書中多次提到蒙古高原的水沒有排汙功能,河水就是用來喝的。不知為什麼,每每讀到這裡,我都心生感激,感謝她告訴大家千百年來河流是這樣被蒙古人善待的。因為我看到過由於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的成片枯死的胡楊,工業汙染的水流過草原的痕跡,還看到過牧民用三輪車拉水回來後群羊狂奔而來捲起的塵土飛揚。
再次是避災。讀到吉格米德老人的那段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避災之前,事實上還有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備災。
如何預測當年冬天的災害發生情況,讓牲畜秋天抓好油膘,把冬天的草場利用安排好,充分發揮不同牲畜的特點以最大化的利用草場,牧民間(跨行政區域甚至是跨國界的)能夠有效合作,是備災的重要內容。
現在,當遊牧(把牲畜趕到有草的地方)變成遊草(把草料運到家)後,這些內容似乎都不重要了,準備充足的現金(大部分是貸款)買足草料就可以了。但這只是應對雪災的辦法,旱災怎麼辦呢?2006年前後連續多年的旱災使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牧民多數走場躲避旱災,牧民都在描述其艱難的遷移過程和人情冷暖的體驗:“連路過他家草場、在井上飲羊都收錢。”其中的無奈讓人心酸。
二十年前我在草原上聽一位老額吉(蒙語意為母親)說,“草原要是被分成像蜘蛛網一樣,那草原就退化了。”當時就想到圍欄把草原分隔開,後來才意識到,圍欄也能把人心分隔開。
由此可見,對於牧民來說,“逐”與“避”一樣,都變得越來越難。在經歷各種困難之後,很多牧民都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許多地方都成立了合作社,不僅想要努力實現統購統銷,增加畜產品的收益率,還試圖重新整合草場,恢復小範圍的遊牧。舒泥的這本書,對於這些合作社無疑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3.保護本土性
隨著十多年前牧區撤鄉並鎮,鄉村學校基本都被停辦,現在很多牧區家庭都是母親、老人和孩子在城鎮,父親在牧區的分居生活。孩子除了在校學習書本知識外,已經鮮有機會在牧業生產中得到本土知識和身心鍛鍊。
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個起點,透過在不同地區的牧民手中傳遞,讓他們重溫遊牧知識,重拾身為牧民守衛國家生態安全的自豪感。最終,這本書能逐漸成為新一代牧民管理草原的指引,遊牧的知識、經驗、文化和智慧能被用起來,草原生態系統管理的本土性知識不斷得到更新並傳承下去。
從更廣的人群來看,對於居住在城市、遠離自然、腳下都是水泥路和難道聞到泥土香的現代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呈現愛的書。當劉書潤老師在草原上和我們談起“生態學是愛的科學”,我的心為之一震。我想,讀過這本書的讀者,哪怕還沒機會深入草原,也能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向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又邁近一步吧!
預告 |《遊牧的智慧》第二次線上共讀
內容:第三章《土地的智慧》;第四章《 牲畜的智慧》
時間:2021年12月22日(週三)20:00-21:30
線上:騰訊會議 326 7462 9006
領讀老師:
舒泥(自由撰稿人,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機構《人與草原》專案負責人,著有《跟我的心去草原》、《望不見北斗的日子》、《遊牧的智慧》等。)
特邀嘉賓:
都蘭(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上的牧民,哈日高畢牧業合作社副理事長。)
張倩(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資源管理、環境社會學和農村發展,調查研究多集中在草原牧區。)
食通社作者|張倩: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北京大學環境科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資源管理、環境社會學和農村發展,調查研究多集中在草原牧區。
編輯: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