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中國作為勝利方理應接受日本的受降,沒想到在越南的受降儀式卻鬧出了一個插曲,法國想替中國受降,竟然還得到了美國和英國的支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中法第二次交手,為什麼說這次是雪恥之戰?參加戰爭的中國部隊竟然能以最小代價打的2萬多法國人“抱頭鼠竄”,他們是怎樣的支部隊呢?
第一次交手:不勝而勝,不敗而拜
近代史上,中法第一次結樑子,是在1883年,按當時的說法實在光緒九年。那時候的光緒帝空有一個皇帝的虛名,慈禧太后才是實際的掌權者,也正是中國有這麼一位只知道一味的貪圖享樂,玩弄權術的太后,所以中國的近代史簡直就是一部屈辱史,也為中法戰爭的結局做好了鋪墊。
- 英國用炮彈炸開了當時我國的國門,也炸醒了當時還沉浸在天朝大國美夢中的清政府,英國人不單單的透過鴉片在中國大肆搜刮錢財,更是透過與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公然索取錢財。清政府好欺負,中國是塊大肥肉的訊息更是讓那些西方列強垂涎欲滴。
“倘(法軍)侵及我軍駐紮之地,唯有開仗,不能坐視!”
透過第一次鴉片戰爭,法國看到了英國在中國謀取的財富,以及得到的“特權”,隨即也生出了狼子野心。雖然第二次鴉片戰爭,法國作為英國的同盟國也參與了對中國的戰爭,但是這不併不能滿足法國貪婪的慾望。隨即法國便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西南方。
本來越南和朝鮮曾經都是中國的附屬國,但是當時急需要對外擴張的法國,不僅看中越南想讓其成為自己的殖民地,同時還妄想透過侵佔雲南,從而開啟中國西南的國門。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法聯合入侵中國,法國與此同時公開侵佔了越南南部的六省,隨即越南國王作為附屬國向宗主國也就是清政府請求支援,雖然慈禧命令將軍劉永福前往支援,但是卻下達了“如果法國不開炮便不許開戰”的荒謬命令。這就導致了雖然劉永福率領部隊前往河內,並痛擊了法軍,但是作戰態度一直很“曖昧”。
1974年3月,法國強迫越南同意,簽訂了不平等的《西貢條約》,表面上還承認越南的“自主權”,但實際上控制越南的外交權。此條約簽訂後,法國等於一腳就將清政府從越南宗主國的位置上踢下來了,也從此確立了自己在越南的特權地位。
1975年,囂張的法國人,並不滿足於越南的特權地位,對中國西南門戶雲南省也是垂涎欲滴,因此便將此條約的內容告知清政府,挑釁清政府承認法國在越南的霸主地位。但是一直以來的軟弱無能的清政府,這次終於“剛”了一回,權衡利弊後,拒絕承認該條約。
不死心的法國對越南再次發動進攻,清政府增派軍隊進行支援,雖然在1882年到1883年中都痛擊了法軍,但是無奈越南當時政權也相對腐敗,所以與法國簽訂了《順化條約》,越南正式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在對越南的問題上,清政府表現的十分糾結,一方面不滿法國對越南的所作所為,同時還搶走了中國的附屬國,一方面增派援軍又下達不許“先動手”的命令。清政府內部更是形成了以左宗棠為代表的主戰派和以李鴻章為主的議和派。當清政府還在為是打還是猶豫不決時,殊不知,法國已經“摩拳擦掌”,將炮火對準了中國。
兩個階段中方勝利多,卻不敗而敗
1883年12月14日,法軍突然對山西、北寧、太原發起攻勢,且都取得了勝利。法軍的節節勝利讓慈禧太后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她讓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發出儀和的訊號,並與法國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控制。慈禧以為這樣就能討好法國,讓法國對中國的進攻。
但讓慈禧意外的是,法國的目標可不止於此,它的目標是開啟中國雲南 、廣西等西南口岸。於是僅僅維持了40多天的和平後,法軍就向清軍發起進攻,並且槍殺了清朝的三名聯絡官員。清軍奮起抵抗,重創法軍,即便是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厚顏無恥的法軍依然汙衊中方違背《中法會議簡明條約》,要求清政府,撤軍、賠款。最終無能的清政府同意撤軍。
1984年8月5日後,法國接連對臺灣基隆和福建發動進攻,由於臺灣基隆的軍民誓死抵抗,導致法軍無法全面佔領臺灣。隨即便把主要部隊用來入侵福建,福建方面的清軍因為沒有戰爭準備被打的猝不及防,傷亡慘重。在陸戰吃到甜頭的法軍,隨即想鎮南關發起進攻。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帶領部下突襲法軍,展開貼身肉搏,大敗法軍,並且乘勝追擊,收回諸多之前失陷的城池。鎮南關大捷還促使了法國的內閣倒臺,這對當時深陷中法戰爭中的清軍將士和百姓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並且也促使中法戰爭中中國的轉敗為勝。
但是可笑的,無能的清政府卻因為中國的軍隊節節勝利,以為拿到了和法國和談的籌碼,便派李鴻章去和法國和談。並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明明是戰勝國,卻被要求開房中越陸路貿易通道,打開了雲南和廣西作為通商口岸,並且交出了這兩地鐵路交通的控制權。此條約的簽訂,可謂是屈辱之極,它不但讓中國軍隊的勝利付之東流,更是承認了自己的軟弱無能。
所以很多人都評價這次中法戰爭: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第二次交手:君子報仇,60年不晚
1945年8月,日本準備遵照《波茲坦公告精神》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的亞洲戰場結束後,剩下的會議主要圍繞的就是各國軍隊在哪裡接收日本投降為主。15日,日本宣佈了各國的受降範圍,最終決定將臺灣及北緯16度為界,北部由中國受降,南部以英國受降。
自1937年開始,中國曆時了8年的抗戰,用無數戰士的鮮血殊死抵抗才換來如今的勝利,這樣的結果是中國理所應當得來的。但是沒想到此時在國際上,有一個國家卻坐不住了,非得來插一腳,那就是法國。
“首次交鋒,法軍便應該知道,在越南戰場他們碰到了硬茬。”
眾所周知,1885年以後中法簽訂《中法新約》,中國承認法國在越南的控制權後,越南便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法國還想能繼續對越南進行殖民統治,因此法國司令厚顏無恥的提出,希望中國放棄在越南北部的受降儀式,由法國代為接管。要知道二戰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用血和肉換來的,況且法國是二戰投降派的代表,因此這樣的請求對中方來說簡直就是無理且野蠻,我方當然理所應當的拒絕,沒想到看起來如此合情合理的拒絕,卻招來法國人的不滿,一言不合就向我軍在越南的駐地進行進攻,企圖強行佔領越南北部地區,但是沒想到,這次的法國軍隊竟然碰到了“硬釘子”。
但沒想到的是,在當時美國方面認為,法國這位忠誠的“盟友”相較於中國更為重要,因此就多番暗示蔣介石,希望中國軍隊能退出越南。而當時面對抗日戰爭結束,想在中國內戰的蔣介石來說,美國的支援是最重要的,當然一直與法國“狼狽為奸”的英國也希望法國能在越南北部接收受降,於是多方施壓後,蔣介石與法國簽訂協定,表示我國軍隊將於3月1日到15日交接防務,並在31日部隊撤離越南。
可以說這個協定是繼《中法新約》後,中國在60年以後又一屈辱條約。中國人歷時8年的浴血奮戰,就這樣被蔣介石作為討好美國的禮物,拱手讓人了。但是沒想到的是當時在越南北部接收受降儀式的一支部隊,偏偏就是一個“倔脾氣”,面對這樣一個屈辱的命令,當時在越南北部駐紮的53軍不幹了。
當其他國軍部隊都集結準備遵照蔣介石的命令撤離時,第53軍決定獨自留下來和法軍抗爭到底。看到第53軍如此“倔強”,法軍決定給他們點顏色看看。1946年2月,英國為法國提供了八架運輸機,幫助法軍運送部隊到越南各地,法國人在英國這位“老朋友”的幫助下,對越南北部的機場進行了突襲。當時駐紮在越南機場的不過是一些越南民兵,面對法國正規軍的打擊,很快便敗下陣來。第一次在越南北部戰爭的勝利,助長了法軍校長的氣焰,他們認為,自己是絕對可以回到曾經“執政”越南的地位。
但是當時的法軍沒想到的是,在越南北部駐紮的53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當我放軍隊看到英國的運輸機超越北緯16度,向順化機場飛去,立即明白了英軍一定是在幫助法軍搞什麼名堂,因此在法軍還沉浸在剛剛取得的勝利中時,53軍就在陳修和將軍的命令下,用坦克和裝甲車將英法聯軍圍堵的水洩不通。法軍秉承著一貫的“識時務”的性格,立即繳械投降,連人帶飛機都交給了中方駐軍。
“如果想判定一場戰爭的走向,別看實力看民心。”
法軍的高層在知道這一訊息後,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在國際上丟了面子。明明是法軍先動的手,但是當時法軍駐越南總司令在進行戰鬥動員時卻說,中方的這一行為是對法軍的挑釁。同時他還表示,如果中方不能乖乖的釋放法軍的俘虜,那麼就必須讓中方付出代價。
囂張的薩特蘭遜認為,中方的戰鬥裝備沒有他們先進,而且武器也不足,中方的勝利不過是一時的僥倖,如果法軍集中當時駐紮在越南的所有力量,那麼中方一定會潰不成軍。
自1883年後,越南民眾一直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二戰結束後,本以為終於等來了重新開始的日子,沒想到法國還不死心。不管是越南政府還是越南民眾都不想再回到以前殖民地的日子,因此在面對這次中軍和法軍的對抗,越南高層一致的站在了中方這一面。
在得到了越南民眾的支援後,我方軍隊士氣大漲,為了避免進一步的衝突,也為了能讓越南徹底的擺脫戰爭的陰霾。我方提出和法軍來一次面對面的交涉。希望嚐到第一次交鋒後失敗滋味的法軍能夠知難而退。但是沒想到的是法軍並不領情。3月4日,我方派出了以陳修和將軍為代表的四位軍長,在和法軍交涉時,法軍參謀長薩迪少將依然不改囂張的態度,表示自己只是代表法軍遠東司令部來通知中方部隊,如果不想雙方繼續開戰,就遵照蔣介石的命令撤離越南。
看到法軍囂張的氣焰,陳修和將軍非常的憤怒,當場表示,我們雖然確實接到命令,不與貴軍正面衝突,但是目前中發雙方並沒有徹底達成一致,之前的協定只是草案,雙方現在還在重慶談判,法軍這樣的說法不但無禮而且野蠻。沒想到薩帝少將聽後竟然表示,自己只負責“通知”,如果中方軍隊堅持不撤離,那麼結果自負。顯然,法軍根本不是來談判的,是來挑釁的,這種態度明顯就是帶著開戰的目的來的。因此雙方都第一次正面交涉不歡而散。
對越南不死心的法軍,在3月6號的早上8點,法軍分為三個梯隊,開著軍艦準備向海防港進發並打出訊號,威脅中國軍隊,同意自己進入港口,但是我方軍隊依然發出訊號表示拒絕。當時在接到來自蔣介石和陳修和的兩份不同命令後,130師師長王理寰對眾將士說,保衛領土本就是將士的職責。北緯16度以北本就是我們受降的區域,這就是我們的領土,中國的百年屈辱史結束了,我們不能再任人欺負了,只要沒有收到確切的撤退命令,我們就要寸土不讓。
王理寰的演講深深的鼓舞著在場士兵,隨後曾澤生將軍派出184師增援。為了抵抗法軍的強闖港口,王理寰讓工兵連在港口築防,同時還為法軍準備6挺美製火箭,6門迫擊炮,6挺輕機槍和兩門平射炮等大量武器裝備。法軍遠遠的看著中方軍隊的各種軍事佈置,明白此戰在所難免了,如果想進入海防港,必須來一次硬碰硬了。
中法海防之戰迎來高潮
看到中國軍隊如此的”不識抬舉“,法國軍艦準備給中方軍隊來個下馬威。在法國艦隊司令阿巴努命令艦隊用副炮向岸上進行射擊,海防港的大片平房被炸燬。但是面對蔣介石的“不與法軍正面衝突”的命令,中方軍隊不能在法軍炮火還沒有射中我方陣地前,就予以開戰,因此只能看著炮火摧毀著海防港。
但是這時,法國軍艦的一枚炮彈不偏不倚射中了我方海防港的彈藥庫,一個排計程車兵,僅存了排長和一位士兵,我方士兵終於開始予以還擊。雙方的戰爭全面拉開。
怎奈何血肉之軀怎麼能敵鋼鐵鑄就的軍艦,我方前線的戰士死傷大片,在戰爭中處於下峰。但是在王理寰的全面反攻的命令下,在長期活在屈辱中的中國軍隊來說,寧死也要守住這條防線是信念。
看著岸上的中國士兵損失慘重,法軍猖獗的以為戰爭不到天黑就能結束,於是囂張的將軍艦一字排開,沒想到這樣的行為,扭轉了這場戰爭的勝負。當時在彈藥庫中倖存計程車兵楊金立刻找到一枚火箭炮,衝著法軍的運兵艦就射了出去,不偏不倚的正好射中法軍的彈藥庫,運兵艦發生爆炸,頃刻間濃煙滾滾,漸漸的沉了下去。軍艦上的法軍紛紛跳水逃生,丟盔卸甲。
“法軍舉白旗,中國的屈辱史結束了。”
一枚火箭彈擊沉了一搜運兵船,無疑給了岸上的駐防部隊極大的鼓舞,也沉重的打擊了法軍的囂張氣焰。駐紮在海防港的中方士兵,紛紛拿起了未被炸燬的火箭筒朝著法國軍艦射擊。而此時岸上的山炮營也參戰了,雖然山炮營的山炮不敵火箭炮的射程遠,但是對於解決2km以內的法國軍艦也是綽綽有餘。火箭炮加上山炮打的已經接近海防港的法國軍艦毫無還手之力,戰鬥隊形也無法施展。一時之間法國軍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濃煙滾滾,運兵艦上的法國士兵也匆匆跳水逃命,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在岸上其實還埋伏著很多的火箭筒還有輕機槍,他們在法國軍艦靠近岸邊時,瘋狂的開火。一時之間,戰爭局面徹底被扭轉。
已經登陸的法國士兵紛紛投降,法國軍艦也被堵在港口動彈不得,剛剛還在囂張的法國軍艦司令阿巴爾只能舉白旗投降。這次的中法海防之戰以中方的大獲全勝結束。
53軍的殊死抵抗澆滅了法軍的囂張氣焰,不但讓法軍不得不投降重新接收交涉。我方提出法國必須保證不再偷襲我方駐地,這次戰爭的所有責任要法國承擔,並且要賠償海防港居民點所有損失。雖然法國的背後有美國,但是面對剛剛得到的慘痛教訓,法方只能選擇妥協。
就這樣,53軍在這次中法海防之戰中大獲全勝,也一雪60年的前恥,這支部隊用實力向那些還對中國居心不良的國家宣佈,中國任人欺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東北軍53軍:絕對不能慫
其實不光是法國軍隊嚐到了53軍的苦頭,這支部隊在抗日戰場上也讓日軍聞風喪膽,那麼就是這樣一支國軍的非嫡系部隊,為何如此的驍勇善戰呢?
53軍其實曾經是一支東北軍,是曾經張作霖的30萬東北軍的其中一支,後被蔣介石編入。眾所周知,蔣介石對於非嫡系部隊都是不信任的,53軍也不能例外。因此抗日期間內,蔣介石也常常派這支部隊去打一些硬仗,明面上是對這支部隊的重用,其實是對這支部隊的消耗,蔣介石是想讓這支部隊在炮火中被消耗殆盡。
53軍軍在抗日戰場上參加戰鬥最多的部隊,先後參加過武漢會戰、南昌會戰、兩次長沙會戰、鄂西會戰,之後又被編入中國遠征軍,參加滇西反攻戰、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等等。
哪怕是這次去越南參加受降儀式, 明面是給足了53軍面子,其實就是對53軍的一場流放。但是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這次的中法海防之戰,這支部隊揹負著國仇家恨,都沒有讓人失望過,一次次讓人驚歎的戰績,也不得不讓蔣介石對這支部隊高看一眼。
徹底結束抗日戰爭後,中國進入瞭解放戰爭,這支戰爭也被蔣介石利用參戰。但是對於非嫡系部隊不會心疼的蔣介石,不但裝備給不到位,而且也多有防備。53軍計程車兵本來就對蔣介石的這種做法頗有不滿,再加上他們逐漸看到蔣介石發動的這場中國內戰是多麼的不得人心,因此這支英雄的部隊決定在遼瀋戰役中起義,脫離蔣介石的國軍編制,後被編入人民解放軍。
這支部隊也成為了當年赫赫有名的東北軍中唯一被儲存下來的部隊,也是東北軍結局最好的一支部隊。他們用自己的驍勇善戰不但讓和他們交手的敵人聞風喪膽,也因為他們堅定內心所想,對於領土的寸土不讓,贏得了中國人民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