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選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中國曆代女子妝容》。
愛美是人的天性,女子化妝更是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女子便已經有在使用脂粉在對面部進行裝飾了。那麼,在化工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女子使用的化妝品都是怎樣的呢?
和靈遙一起翻開這本《中國曆代女子妝容》,一起回過去看看吧~
01.
妝粉考
化妝的第一個步驟是敷粉,但最早的妝粉產生於什麼時候,現在恐怕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很多古籍中都有關於妝粉起源的記載,比如《太平御覽》引《墨子》曰:“禹造粉”、晉代張華《博物志》裡的“紂燒金公錫作粉”,
可以推想,妝粉的發現與應用,在周代以前便已經有了。
1. 米粉
那麼,最早的妝粉究竟是什麼粉呢?許慎《說文解字》中記載,“粉,傅面者也,從米分聲”,說得很明白,粉上用米來做的,用來敷面,也就是“米粉”。
當時的米粉,以“粱米”為首選,“粟米”第二,研磨成粉狀,越細越好,米的選用越純越好,把磨好的米粉泡在木槽中,反覆淘洗,直至水色由混變清,然後再把米粉浸入冷水裡,時間越長越好。
等到散發爛臭味,淘去米粉裡的醋氣,把它放在一個砂盆中細細研磨,令米漿乾燥,變成乾燥的粉餅。用刀把中間雪白光潤的部分切成薄餅狀,放在陽光下晾曬,直至乾透後,再揉成粉末,放入粉盒裡,用來敷面。
由此可見,古人制作米粉的工藝是非常複雜的。到了秦漢時期,為了提高粉質的持久和增白效果,人們又發明了鉛粉。
2. 鉛粉
鉛粉通常是一種將鉛經化學處理後轉化為粉做成,其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鉛,形態有固體和糊狀兩種。固體常被加工成瓦當以及銀錠形,糊狀者則常用來敷面。
漢劉熙《釋名·釋首飾》有對“胡粉”作解釋,“胡者糊也,和脂以胡面也”,可見,胡粉是一種用來敷面,能讓面板有增白的鉛粉,又名“鉛華”。
古代的鉛粉是用鉛醋化為粉後調以豆粉和蛤粉製成的,其配方在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金石部》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都有記載。
然而,相較於米粉,鉛粉增白效果雖好,卻含有毒性,經常使用對面板有害,會使得皮膚髮青,過量甚至可導致面板脫落,有生命危險。
因此,人們也想盡辦法對它進行改良,以減少它的毒性。
3. 紫粉
紫粉,也是一種用來敷面的妝粉,只是粉色呈微微的淡紫色,有提亮黃膚色的效果。
根據北魏《齊民要術》的記載,紫粉由白米英粉、胡粉和胭脂菜汁液調和而成。
取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調和均勻,再取落葵子,也就是胭脂菜蒸熟,紗布取出其液汁,和入粉中,放太陽下曬乾,就做成了。
按《本草綱目》的記載,“落葵,悅澤人面“,還有護膚的效果。
4. 珠粉(宮粉)
清代婦女則喜愛使用珍珠為原料加工製作的妝粉,即“珠粉”,由於受到宮廷女子的偏愛,亦稱“宮粉”。
根據《本草綱目·介部》卷四十六記載,“珍珠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塗手足,去面板逆臚”,可見,珍珠粉對面板是很有保養作用的。
慈禧太后不僅是用珍珠粉敷面,還要服用珍珠粉以養顏。據記載,她十日服用珍珠粉一次,服用時用銀質的小勺子,以溫茶送下,以此來達到美白養顏的效果。
5. 乾粉
以滑石製成的婦女妝粉,與惠州畫眉石、始興石墨,皆為當時女子閨閣所需。
6. 水銀粉
又名汞粉、輕粉、膩粉,以水銀為主料,雖白雪輕膩,但和鉛粉一樣,不宜獨用、多用,適量用則可治療風瘡瘙癢,水腫鼓脹、毒瘡等,
治療方法有“千金翼飛水銀霜法”和“崔氏造水銀霜法”兩種,見於唐《外臺秘要》一書。
7. 粉水
從含有礦物質的水中提煉而成的一種妝粉,因取自范陽、江州又名“范陽粉”“江州粉”。
8. 檀粉
即將鉛粉和胭脂調和在一起,使之變成檀紅,即粉紅色,稱為“檀粉”,然後直接塗抹於面頰。
因在敷面以前便已經調和成一種顏色,所以色彩比較統一,整個面部膚色程度也比較均勻,能給人以莊重、文靜的感覺。
9. 養顏粉
妝粉除了粉白肌膚外,也可美容,比如,兩宋時期婦女常用的“玉女桃花粉”,據說使用能去除斑點、潤滑肌膚和增姿益容。還有“唐宮迎蝶粉”,可除遊鳳去斑黯,見於宋《事林廣記》一書中。
10. 爽身粉
爽身粉通常製作成粉末,加以香料,沐浴後灑抹於全身,有清涼滑爽的功效,多用於夏季。
11. 香粉
即敷身香粉,在唐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裡有詳細的製作方法。
02.
胭脂
敷粉,只不過是古代女子化妝的第一個步驟,伴隨著敷粉、女子往往還要施朱,就是在臉頰上施以一定程度的紅色妝品,使得面部紅潤。在周代的文獻裡,如《招魂》裡,朱便已經出現。
在古代,朱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粉質的,比如,摻雜了硃砂一類染料的紅粉,與前面提到了的“紫粉”,直接與面部接觸,但卻不容易留存,會隨著汗漬、淚漬脫落;
另一種則是油脂類的,黏性強,擦之即深入皮層,不易褪色,後世稱之為“胭脂”。
與敷粉一樣,古代的胭脂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1. 紅藍花胭脂
古代製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為紅藍花,紅藍花亦稱“黃藍”“紅花”,是從匈奴傳入我國的。
史載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回國時,曾將其帶回,因花出自焉支山,故漢人稱其製成的紅妝用品為“焉支”,焉支為胡語音譯,後寫作“胭脂”。
在漢代,紅藍花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與美容化妝材料,被廣泛地使用在匈奴人與漢朝人之間,在《齊民要術》裡有詳細的使用方法。
2. 綿胭脂
綿胭脂出現於魏晉時期,是一種便於攜帶的胭脂,以絲錦捲成圓條浸染紅藍花汁而成,婦女用來敷面或注唇。
3. 金花胭脂
金花胭脂是一種便於攜帶的薄片胭脂,以金箔或紙片浸染紅藍花汁而成,使用時稍沾唾沫使之溶化,即可塗抹於面頰之上或嘴唇上。
4. 玫瑰胭脂
玫瑰胭脂是一種以玫瑰花瓣製成的胭脂,亦稱“玫瑰膏子”,在清代非常流行,清宮后妃所用的玫瑰胭脂,選料都非常講究 ——
選用清晨時綻放的花朵,仔細選取色澤純正一致的花瓣,選好後,將其放入潔淨的石臼,慢慢研磨成漿,再以細紗製成的過濾器濾掉一切雜質,按胭脂缸口大小,壓制成圓餅狀,五六天後取出,曬三四個日頭,待乾透,便製成了。
5. 山榴花胭脂
山榴花胭脂是一種以山榴花汁製成的胭脂,其製法和玫瑰胭脂類似,在《天工開物》裡有記載。
6. 胡胭脂
胡胭脂是明清時期一種以紫礦染綿而製成的胭脂,謂之“胡胭脂”。所謂紫礦,是一種細如蚊蝨的紫膠蟲的分泌物,寄生於多種樹木,其分泌物呈紫紅色,以此製作染色劑品質極佳。
古人在擦拭胭脂時,有三種不同的方法:
一種和現在的人類似,先敷粉,再擦拭胭脂;
另一種是先擦拭胭脂,再敷粉,因有白裡透紅之感,而稱之為“飛霞妝”;
最後一種是把敷粉和胭脂調和在一起後,使之變成檀紅色後,再塗抹於面頰上,能給人以莊重、文靜的感覺。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下一篇裡,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眉黛和眉脂考,
敬請期待吧~
注: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更多好書拆解詳見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