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禹治水
(一)鯀治水失敗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程序中,人們與自然作鬥爭最艱鉅的是和水忠的鬥爭。在遠古時代,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差不多都有過與洪水作鬥爭的傳說。
根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的證明,遠古時期,在我們祖國的廣大土地上,由於氣候溫暖(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距今六七千年至2500年前左右,我國的氣候要比現在暖和,可稱作溫暖時代),雨量充沛,絕大部分土地被茂密的森林覆蓋。鬱鬱蔥蔥的高山和青翠起伏的丘陵之間,分佈著一片片草原。無數大小河川,縱橫在森林和草原之中:多如繁星的湖泊澤,遍佈在東西南北的大地上。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原來那種自然生態的土地上,開始有了原始的農作物。由於農業經濟的逐步發展,平原地區首先被開發,茂密的森林被人工種植的農作物所取代。人口不斷地增加,居住邑落也逐斷多了起來,隨著人類活動區域的擴大,森林覆蓋面一年一年減少。而原始農業種植是依賴自然灌溉,這就加速了水土流失,河流決徙出現洪水橫流的情況。
黃河是我們祖國的第二條大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遠在數千年前,黃河的上游,基本上保持原始生態的自然面貌。中游是黃土高原,下游是華北大平原。距今五千年前,中下游流域的廣大地區逐漸被開發出許多農耕地,大片土地上的森林被焚燒後開墾為農田。這就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當時我國還處於氏族、部落林立的原始社會,不可能大面積興修水利。對於黃河氾濫造成的水患也不可能大規模治理。但有關我們的祖先一直在和洪水作鬥爭的種種傳說,則是這段歷史真實的反映。
相傳在遠古時代,我們祖國的大地,是“水浩洋而不息"。那一位能“煉五色石以補天”的著名的女神女媧,她不但能以石“補天”而且還會“積蘆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覽冥訓》)。所以這位神話中的女媧不僅是“補天”的能手,還是治水的英雄。這說明我國洪水氾濫早在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階段已經發生,而且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與洪水作鬥爭了。
相傳在女媧之後,有一個與洪水發生密切關係的氏族叫做共工其族居地在共(今河南輝縣)。共工氏族以治水而著名於世,是世代相傳的治水世家。祖先叫共工,後世子孫也叫共工。據說在顓項(zhuán xû)時,共工曾因與顓頊爭“帝位”發生了戰鬥,共工企圖放水來淹顓頊。結果被顓頊殺掉。但是共工的後世子孫仍是做水官,在部落聯盟中擔任治水的職務。
距今4100年左右,在我國黃河中游地區的許多氏族、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因這個部落聯盟的主要活動地區是在今山西的西南部、河南的西部和南部、陝西東南部、佔據了中原地區的大部分,也就是後世所稱的華夏地區,所以史學家們稱這個部落聯盟為“華夏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的領袖,是由陶唐氏部落的酋長堯擔任。
相傳在堯作華夏部落聯盟領袖的時候,發生過一次特別大的洪水,而且延續了很長的時間。滔滔的洪水咆哮著四處橫流,田地被淹沒,莊稼被沖毀,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氾濫,逼得人們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難。居住在平原地區的人民。不少人就在大樹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時漲時退。人們根本無法耕種。這就是孟子》書中所說的:“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 唐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滕文公上))。這裡所謂的中國,並不是如後來指統一後的全中國。而是戰國時期的人們認為中原地區處於四方之中,把它叫中國。《孟子》書中追述堯時發生洪水的情景,不是沒有根據,或是口耳相傳,或是見到當時流傳下來的資料。
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河南龍山文化,屬於氏族制向奴隸制過渡的一種文化。這種型別的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陝西東部。在河南東部和河北南部也有發現。有的學者也把這種文化稱作“華夏文化”。這種文化遺址中典型的遺址為:河南洛陽王灣三期,臨汝煤山,山西夏縣東下馮等等。這些文化遺址經過C14測定為公元前2390至2195年。根據古文獻中有關傳說來推算,這段時間與歷史階段的堯、舜、禹時期基本上是相同的。這些文化遺址所分佈的地區是與古文獻記載的傳說中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所活動的地區基本上是一致的,而當時在黃河中下游就是水患最多的地區。
相傳有一個名鯀號若陽的人,是黃帝族的後裔,其祖先由西北方戎人地區,遷到伊水和洛水流域(今河南西部)定居。堯時鯀為夏部落酋長,堯封他於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為崇伯,賜姓姒(sì)。故又稱為崇伯鯀。鯀是一個很能幹的人,他生性耿直,為人有些恃才自負。與其他氏族酋長們關係處得不好,因此常被其他氏族、部落酋長們指責,說他品德不好。在以堯為首的部落聯盟裡,他也是其中的成員。
當滔滔洪水漫患在中原大地上,人們的生活長期不得安寧時,堯心中很著急。於是在一次聯盟議事會上,向到會的各氏族、部落酋長們說:"如今洪水滔天,為患很大,已快淹到山頂,百姓們很擔心這樣下去怎麼能生活,你們想想有誰能來治理洪水?”酋長們都說:“可以治理。”堯說:“鯀這個人很自負,不大聽教命,容易把事情辦壞,不可以用!”四嶽(主管四方事務的酋長)說:"如今沒有比鯀能幹的人了,不妨讓鯀試試。”堯說:“既然如此,就讓鯀試試吧。堯執行了大家的決定,命鯀去負責治理洪水。
鯀接受了堯的任命以後,就採用從前共工治水的“墮高堙庳(yin b)”的辦法。而當年共工是“欲壅防百川,隨高堙庳,以害天下”(《國語·周語下》)。意思就是要防治氾濫的流水(百川),將高的地方鏟低(隨高),把低的地方填高(堙庫),也即是用土把水填堵起來。但這是一個失敗的方法。鯀認為共工之所以失敗是因填堵得太低,未能阻住流水。因此他繼續採用這種築堤圍堵的方法,來使洪水歸流
但是,鯀沒有想到在這“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樣一個廣大的地域內來築堤阻水,是短時期內辦不到的事這種想築千里之堤。無異於後代修築長城。故有的學者認為,傳說中“鯀作城郭”(《世本》)也並非完全虛構,而是與治水用填土築堤有關。因為古代城牆的作用是防止敵人的侵人,同時也是防止洪水的浸入。
但是,鯀用築堤圍堵的方法,不但沒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圍堵的水越積越多,最後把堤衝潰,大水更加橫流泛濫。鯀雖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九年,修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東邊西邊潰堤。圍了南邊北邊氾濫始終沒有把洪水治服。這時期華夏部落聯盟的領袖堯,由於年老而讓位給舜。舜見鯀治水九年,不但未成功反而使人民不能安居而繼續遭受損失。就在部落聯盟議事會上指責鯀“治水無狀”(《史記·夏本紀》)。“違背了天帝的命令,危害了同族”(《尚書·堯典》),於是將鯀流放到羽山(今江蘇贛榆縣西南),後來又將他誅殺。
對於鯀被誅殺的原因,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舜時“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饕,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左傳·文公十八年》)。這樣一段記載,是反映了當時華夏族在融合過程中的鬥爭。所謂“四凶族”的渾敦指的是驥兜,窮奇指的是共工。碧饕指的是三苗,檮杌指的就是鯀。這四個氏族酋長,舜把他們流放到邊遠的地區去抵禦山精海怪,是因為他們在與舜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鬥爭中都失敗了才被當做“兇族”趕出中原地區。鯀的被誅殺是因為堯讓位給舜,鯀和共工都反對,堯才“誅殺鯀於羽山之郊”,“流共工於幽州之都”(《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這似乎與治水的事關係不是很大。總之,不管傳說中的鯀是被堯或舜誅殺,罪名是什麼,但鯀治洪水是失敗了,這一重要的傳說,大概也有一定事實做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