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秦朝的“三公九卿”。實際上“三公九卿”這一名號,在夏朝時已經出現,殷周也延續下來。到了秦,強秦掃平六國,廢除了延亙多年的老制度,建立了許多新制度,以此來鞏固中央集權。
而“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批判繼承以往官僚制度而生成的獨具特色的制度。三公和“九卿”都屬於秦朝高官,其中三公,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尊貴非常。秦亡後,漢承秦制,也設立了三公。但在漢一代,三公的權力變化頗多。
上圖_ 秦代官制簡表
- 西漢的三公
新朝代舊朝,多少會留下些前朝的制度。西漢初,政府領導班子也沿襲秦朝的三公制度,照樣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為三公。
丞相主管全國政務,太尉主管全國軍務,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全國。但秦有秦況,漢有漢況,漢帝很忌諱掌握兵權又地位顯貴的太尉,懼怕其有一日顛覆天下,所以虛設太尉成為西漢常態。
漢武帝元狩四年,置“冠將軍之號”的大司馬代替太尉列入三公之位,但大司馬時存時廢。或許是為了文字形式上的規整,西漢中後期,漢成帝將御史大夫更名為大司空,漢哀帝將丞相更名為大司徒。經過西漢諸帝的調整完善,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三公最終成型。
上圖_ 西漢官職表
那西漢的三公中誰最重要呢?總體而言,“丞相”“大司徒”負責處理政務,且漢昭帝、漢宣帝時“丞相獨兼三公之事”,是當之無愧的三公中心。
而手握兵權的“太尉”“大司馬”實力很強,按理說地位應該比“丞相”“大司徒”差不了太多。而且“大司空”這類官員只負責監察,雖然對於維持政治清明必不可少,但看起來就沒有“大司馬”重要。可漢帝對“大司馬”廢置無常,所以其權勢一度不如“大司徒”“大司空”。等到兵事增多,“大司馬”才回到三公中的老二的位置。
上圖_ 東漢官制簡表
- 東漢的三公
東漢光武帝以劉姓復國,故在建國伊始並未對西漢官制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五月,政治穩定後,光武帝劉秀越看“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這仨的“大”越不順眼,就把大司馬改回太尉,去掉“大司徒,大司空”前面表權勢的“大”字。至此,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成為慣例。
如果說西漢的三公風光無限的話,那麼東漢的三公就像一塊“夾心餅乾”。雖然看起來還是處於政治中心,但左右受排擠。夾心左邊是東漢皇帝,害怕三公威脅自己的君權,夾心右邊是尚書檯,要來分割三公的權力。《後漢書》就記載:“時三府任輕,機事專委尚書”,三公權力受到牽制,日漸稀薄,到東漢末徒有虛名苟存。有權勢的人甚至以位居三公為恥。
上圖_ 曹操(155年-220年)
這裡舉一個經典的例子。漢獻帝時,曹操受封大將軍,而袁紹被封為太尉。這看起來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可袁紹不幹了,《三國志》就記載“紹恥班在公下,不肯受。”後來曹操把大將軍之位讓袁紹,袁紹才綻開了笑顏。這是為什麼呢?自然是因為三公手中的實權不夠。
那東漢的三公中誰比較重要呢?和西漢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總體而言,太尉比司徒重要,司徒又比司空重要。《後漢書》中,太尉的位置也的確排在司徒和司空的前面。也就是說,掌握軍權的太尉擠掉了負責政務的司徒的位置,躋身三公之首。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在東漢人眼裡,軍事和政治都是頭等大事,只不過軍事更加重要。至於監察,那是錦上添花。
上圖_ 東漢版圖
- 西漢和東漢三公的異同
由上,西漢和東漢雖然都設三公,但兩者由於實際情況內涵有所變化,不能完全等同。相同點方面,西漢和東漢的三公,都是分掌政務、軍務、監察事務的。雖然三公更名數次,但職務內容大致還是與這三方面有關的。
西漢和東漢三公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名號和權力變化上。
1、名號方面的變化
三公中主管政務的本叫“丞相”,然後更名為“大司徒”“司徒”;主管軍務的本叫“太尉”,然後更名為“大司馬”,最後又改為“太尉”;監察事務的本叫“御史大夫”,然後更名為“大司空”“司空”。
漢朝統治者先是追求三公名號上的規整,加入“大”字顯示三公的權勢。當“大”字被去掉,大司馬成了太尉,太尉、司徒、司空成為新三公,三公權力就開始受限,而名號最具辨識度的“太尉”也因得到額外重視成為三公之首。
從名號變化上看,不難窺見三公的權勢就如同曲線,在西漢時一度到達頂點,到東漢去掉名號中的“大”字時,其權勢下滑的趨勢似乎已經初露端倪。
上圖_ 西漢 匈奴版圖
2、權力職能方面的變化
首先是太尉。
西漢規定太尉的職能是“掌武事”,而東漢太尉的職能則是“掌四方兵事”。一“武”一“兵”,看起來也沒什麼區別。
實際上從史書的文字內容上看,東漢的太尉比西漢太尉的權力更大,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東漢太尉具有對二千石官吏吏及邊郡太守考核、遷除的權力。第二是負責郵轉運、糧草等後勤補給工作。以上是和軍事有關的職能,而東漢太尉還具有軍事以外的行政職能,例如管理祭祀、財政、糧倉等。這些行政職能,有很多本是司徒和司空具有的職能,可以說東漢太尉把司徒和司空的權力也收攬進來了。
不過東漢太尉要同時受皇帝、尚書檯、外戚、宦官的排擠,就算字面上獲得再多的權力,其權力實際上也是極大受到限制的。一些學者就質疑東漢太尉權力雖大,但政績不明顯,是實打實的庸才。畢竟西漢的太尉周勃、周亞夫都是千古名將,漢室功臣,名聲響噹噹,但東漢有哪個太尉是出名的?可結合東漢的情況,就算是最有才華的人登上東漢太尉這個位置,也未必能夠在各方勢力中周旋,創造應有的政績。
上圖_ 周勃(?—前169年),西漢開國將領
其次,司徒和司空在西漢時,一個負責處理政務,一個負責監察,和太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到了東漢,皇帝讓太尉借走了本屬司徒和司空的部分權力,致使司徒和司空地位明顯不如太尉了。但在商議國家大事時,司徒、司空和太尉還是會一起出現的。《後漢書》就記載,漢和帝時,竇憲想要北伐匈奴,太尉宋由、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就以匈奴不犯邊塞為由勸阻竇憲,最後竇憲終於沒有出兵。
上圖_ 竇憲(?~92年),字伯度,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咸陽市)人
最後,東漢三公比起西漢三公權力明顯受限。
東漢皇帝用尚書檯等措施制衡三公,以此集中帝權,這是符合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趨勢的。但在東漢,還存在一個扼制三公權力的藉口——災異之象。漢朝以天人感應學說為基礎,一旦有水旱、地震等災異就罷免三公。
一有災異就罷免三公是什麼回事呢?原來漢人認為三公和天子一樣,和“天”有關係,天降災難了,就有可能是三公犯錯惹怒蒼天,故有 “災變非常, 則責之司馬”的說法。漢帝自稱天子,和“天”的關係更緊密,為什麼天降災難一定是三公的錯呢?當然是因為漢帝尊貴,而三公只是臣子了,就算是天子有錯,錯誤由臣子承擔也並無不妥啊。並且一有災難不思考政治得失,反而以“陰陽不均”罷免“惹來災異”的高官,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糊弄一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
上圖_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漢獻帝
一些外戚、宦官看三公不順眼,就經常以災異為藉口讓三公下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就出現了一種尷尬的情況,那就是鐵打的皇帝,頻繁的災異,流水的三公。僅獻帝一朝,三公就至少換了七次,這些三公都還沒捂熱位子就下臺了,看起來真是悲催啊。
作者:夏禎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東漢太尉的若干變化述論》 溫樂平、黃今言 江漢論壇 2017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