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湖北隨縣某工地上,正要引爆炸藥。突然有人狂奔而來:“停!地下有寶!”縣裡專家來過三次,都說地下沒什麼。可是有人不信,第四次找了專家,這一次有了石破天驚、震驚世界的大發現!
一、驚世大墓的出現
施工地點是一個叫做擂鼓墩的小山包,某部隊雷達修理廠要在此地擴建廠房。山包上是堅硬的紅砂石,施工隊計劃用炸藥將土層炸松,這樣人工挖掘起來會輕鬆不少。
沒想到表面的紅砂石被炸開後,竟然露出了一大片來歷不明的褐色泥土。隨著工人們的清理,土層越來越薄,下面竟然隱隱出現深黑色的石頭。施工負責人心中覺得不對勁,他立即命令停止施工,向上級彙報,報告中寫明自己懷疑土層下可能有個古墓。
這個時期,隨縣的博物館、文物管理局還很不正規,縣文化館安排了專家來進行調查。初次的調查結論是,地下並未有特殊之處,可以繼續施工。
於是,工地上繼續進行開山炸石,可是深黑色的石頭面積越來越大,好像是一塊石板。負責人再次寫了報告向上級彙報。接著,縣文化館的專家又來了兩次,結論仍然是地下沒有古墓。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褐色土層和黑色石板的形狀不規則,而其他地方發現的古墓表面夯土層形狀都相當規則。因此地下不存在古墓。
可是,負責人堅持自己的判斷,第四次寫了報告。這次省裡的專家來了,經過詳細勘探,他們確定擂鼓墩的小山包下,有一座戰國早期的墓地。
二、挖掘過程中的驚嚇與驚喜
揭開厚厚的土層和青石板後,可以看到墓室被一片片結實的槨板覆蓋和保護著。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情況。
有人在墓穴偏北處發現了一個直徑約為1米的盜洞,足夠一個人帶著盜墓工具爬進去。估算了一下盜洞的深度大概有13米,大家的心都涼了半截。盜墓賊花費了大功夫挖洞,肯定會把墓地中的寶物都打包帶走,難道這個戰國墓地也已經空空如也了麼?
開啟厚實的槨板,專家們的心更涼了。槨板下面全部是積水,水面上飄著幾塊棺材蓋板,向下看去,一片混沌,什麼都看不到。
隨縣本來就是一個地下水豐富的地區,千百年來,外部的雨水透過盜洞不斷進入墓地,內外夾擊下,整個墓地灌滿了積水。
十多臺抽水機被調到現場,慢慢將地下水抽了出去。隨著水位的不斷下降,一件描繪著硃紅圖案的漆器浮出水面。大家將漆器打撈出來仔細審視,原來這是一個鴛鴦漆盒,做工精巧,圖案別緻。
最難得的是,經歷了2000多年,漆盒竟然還保持完好。這與墓室中充滿了積水有關,積水隔絕了空氣,減緩了墓室內器物腐化的速度。
這個漆盒的出現,極大地鼓舞了在場專家們計程車氣,讓他們對墓室中的寶物充滿了期待。
水位下降了一米後,幾個橫樑露出水面。當時專家並不知道這些橫樑是什麼,隨著積水一點點下降,一個個編鐘露出了水面。
最令人稱奇的是,這些編鐘竟然還完好地掛在木架上,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共有65個編鐘。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編鐘數目最多的一套。
當墓地中的積水被抽光時,四個巨大的墓室顯露了出來,無數的奇珍異寶灼灼耀眼。
雖然有個巨大而且深入的盜洞,可是盜墓賊在墓室外部的槨板上打個洞後,就鎩羽而歸。一方面因為墓室中積水較深,另一方面是因為槨板到墓室底部有3米多深,遠超過一般的墓室。沒有專業的潛水裝置,盜墓賊無法從槨板上的洞進入墓室中,不得不功虧一簣。
經過2000多年漫長歲月,戰國古墓中的稀世珍寶仍然全部存在,實在是非常幸運!
墓主人的主棺分為外棺和內棺兩部分,主棺全由青銅框架構成,重量達到9噸,僅棺蓋就有2噸,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重的棺材。最初沒有預料到棺材如此重,用8噸吊車拉抬,結果吊車尾部翹起,棺材竟然紋絲不動。
外棺外壁以黑漆為底,上施朱彩,雕刻出各樣紋飾。外棺一側的下方還留有一個方形小口,可能是為了方便墓主人的靈魂出入。
內棺由巨型木板榫接而成,遍塗朱漆,繪有神秘色彩的裝飾圖案,圖案中出現各種形態的龍、蛇、鳥、獸、神等。
棺蓋開啟後,一個詭異的情形驚呆了在場眾人。墓主人的口中竟然含著一堆玉器,這些玉器被雕琢成了牛、羊、鴨、豬、魚、狗六種動物的樣子,一共有21件。
玉器最大的只有2.4釐米長,雖然很小,卻雕刻得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是什麼動物。
那麼,墓主人為什麼要在嘴裡含有如此多的玉器呢?它們代表了什麼特殊含義?
這種喪葬習俗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死者口含器物的習俗。
商朝殷墟的墓葬遺址中,也有很多口含器物的墓主人。等級低的多含貝殼,等級高的則含著玉器,也叫做玉琀。
周朝時,《周禮》中曾經就有過“大喪共飯玉,含玉”這樣的記載。當時社會上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貴族,死後都會口中含玉,甚至根據等級對口中所含玉器的數量做了規定。
而在戰國時期,由於已經“禮崩樂壞”,墓主人所含玉器數量代表的意義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口中的玉器依然有著特別的寓意。
首先,古人信奉“事死如事生”,也就是死後要過著和生前一樣的日子。無論是在另一個世界,還是投胎轉世,都希望以後能夠“六畜興旺”,吃穿不愁。因此,口中含有動物形狀的玉器代表了豐衣足食。
其次,古人認為玉石有防腐的作用。將玉石放在口中能保持死者體內原有的精氣不外洩,能夠保持肉身不腐。
再次,古人對玉器有一種崇拜感,隨葬玉器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從編鐘、棺槨、玉琀都可以看出,墓地主人是個極有權勢和財富之人。那麼,他是誰呢?
三、墓地主人到底是誰?
墓地中出土了15404件珍貴文物,其中包含大量帶有銘文的青銅器。
銘文上多次反覆出現了三個名字,曾侯鉞,曾侯輿,曾侯乙,這就讓考古專家們產生了極大的迷惑。墓地主人到底是三者中的哪一個呢?
帶著疑問,專家們一遍又一遍審視青銅器上的銘文,終於在一件青銅器底部毫不起眼的細節上發現了些許端倪。
青銅器底部刻著“曾侯輿”“曾侯乙”兩個名字,而且是分兩次刻上去的。經查證,“曾侯輿”比“曾侯乙”鐫刻的時間更早。
專家推斷,“曾侯輿”應該是“曾侯乙”的祖輩,這件青銅器是“曾侯乙”為了紀念“曾侯輿”而制。擂鼓墩戰國大墓的墓主人應該是“曾侯乙”。
20多年後的2009年,專家的推斷得到了證實。這一年,曾侯輿的墓地被發現了,他的墓地年代早於擂鼓墩墓。雖然他的墓地已經被盜掘一空,可是僅存下來的幾個編鐘的銘文上,清楚表明墓地主人為“曾侯輿”。據此,擂鼓墩的墓地主人可以確定為“曾侯乙”。
墓主人確認後,專家們的疑惑更甚。曾侯應該是“曾國”的侯爵,曾侯乙墓地中隨葬品非常豐富,規格也極高,表明曾國一定是個國力強盛、富庶的國家。
可是,歷史文獻上從未出現過“曾國”這個國家。戰國時期的許多諸侯國中,也從未有過國號為“曾”的。曾侯乙墓地所在的這片區域,從周朝開始的幾千年來,都是以“隨”命名。這是怎麼回事?
直到2018年,這個謎題才找到答案。這一年,隨州棗樹林發現了“曾侯寶”及其夫人“羋加”合葬墓。羋加墓中的一件銅缶上,有七字銘文“楚王媵隨仲羋加”,大意為楚王嫁女入隨的陪嫁。楚國公主“羋加”是曾侯寶夫人,銘文中說羋加嫁到了隨國,這說明“曾國”就是史書中出現的“隨國”。
最終確定,擂鼓墩戰國大墓的墓主人為隨國國君曾侯乙。
四、3件無法複製的詭異隨葬品和22具隨葬棺材
作為一國國君,曾侯乙墓地中出土了很多讓人驚豔的稀世珍寶。其中的三件文物尤其詭異,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用現代人瞭解的古代技藝幾乎難以複製出來!
1、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是一件密集恐懼症患者看到就會直接窒息的青銅器,被譽為中國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
剛剛出土時,尊置於盤上,看上去渾然一體,拆開後卻是兩件器物。尊用來盛酒,盤用來盛水。尊和盤上雕滿了玲瓏剔透的透孔花紋,形似雲朵層層套疊。尊體上裝飾著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
整件器物沒有鍛打和焊接的痕跡,可稱鬼斧神工。透孔裝飾參差錯落,工藝之繁複讓人歎為觀止!
專家認為這件尊盤是用失蠟法鑄造的。即用蜂蠟做出成品的模型,然後用耐火耐熱的泥料填充在模型的每一個縫隙中,並在外圍層層包裹住蜂蠟。隨後對泥制模型進行加熱,蜂蠟遇熱熔化流失,泥制模型內部形成空心。將銅水注入泥制模型中,取出泥料,一個青銅器物就形成了。
失蠟法需要極高的工藝才能完成,實際複製起來難度極大。
2、曾侯乙建鼓底座
這座建鼓底座上原本放置著一面鼓,牛皮鼓面在漫長的歲月中歸於塵土,只留下了青銅鼓座。
鼓座上有八對大龍和無數條小龍糾結穿插而成,龍身互相纏繞,乍一看上去很是毛骨悚然。
最奇特的是,根本沒有人能夠數得清這個鼓座上到底有多少條小龍,從不同的角度去數,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因為造型太過奇特,這件物品至今無法複製出來。
3、曾侯乙冰鑑
曾侯乙冰鑑是中國最早的“冰箱”,內含黑科技,構思極為精巧。
2000多年前的炎炎夏日,吃上一口冰鎮水果該是何等的享受!為了這一絲清涼,數百工匠在地下挖出冰窖。滴水成冰的冬季,巨大的冰塊被運進冰窖儲存起來。
曾侯乙冰鑑是一個兩層的容器,外殼方形,內裡圓形。內裡可以盛放食物和飲料,冬季的時候,外殼和內裡的夾層中可以放置炭,為食物加熱。夏季的時候,夾層中可以放置冰,為食物製冷。
最為巧妙的是,冰鑑蓋子上是鏤空花紋,可以將冷氣釋放到屋內,冰箱和空調二合一。古代上層人士的奢侈生活,不輸當今。
4、22具隨葬棺材
曾侯乙的墓地中一共有23具棺材,除了40歲的曾侯乙自己所用的1具,還有1具棺材中裝著寵物狗,另外21具棺材中躺著21個女孩。這些女孩中最大的26歲,最小的只有13歲。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曾侯乙的人殉,應該都是曾侯乙生前喜愛的侍妾或者演奏樂器的藝人。
曾侯乙不但在生前享受榮華富貴,在死後也要繼續過著人上人的日子。這21個殉葬的女孩,讓這個墓地顯得殘酷而又血腥。
五、結束語
曾侯乙墓地中的隨葬品包括了樂器、炊具、殉人、各種古怪藝術品。表明曾侯乙是一個熱愛音樂、美食、藝術的人,還是個好色之徒。一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在冰冷的隨葬品中浮現出來。
回望2000年前群雄逐鹿、獵獵風雲的戰國時代,曾國這樣小國家的出現猶如曇花一現,又仿若歷史星河中的一顆隕落的小星。卻在2000年後花香嫋嫋,光華燦爛,讓億萬中華兒女為之驚歎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