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1
努力工作,沒有退休。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他早年身體不好,患過肺結核,得過抑鬱症。前半生曲折坎坷。
有一段時間,他有點煩惱,準備去找朋友聊天,半路恰好碰到一個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寓言他壽命不會超過36歲。
其實,這完全是江湖套路,意思是讓周有光先生“破財消災”。他什麼也沒說,揚長而去。
多年以後,周有光先生竟然活到112歲高齡,堪稱奇蹟。
保持熱情,美麗人生。
100歲之後,他還在努力工作,完全是“開掛”模式:寫書出書,養花種草;唱歌彈琴,運動健身,完全是“青春線上”的狀態。
他眼不花,耳不聾,能吃能喝,身體倍棒。
2
管住嘴巴,健康源頭。
盤點周有光先生的經歷,太多可圈可點的部分,隨便拿出來,就可以擴充套件成一部養生經典。
有記者採訪他,詢問他健康長壽的秘訣。
他說的一番話,讓記者茅塞頓開。
周有光先生的第一句:人不是餓死,而是吃死的,我從來不吃補品!
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可是當我們面對美食,就會情不自禁大快朵頤,胡吃海喝。
周有光先生偏偏喜歡“反其道而行之”,他從不吃五花八門的補品。
親朋好友送來的補品,不好意思拒絕,放到了過期,也是“原封不動”。
周有光先生說,有個醫生朋友跟他講,大多數人不是餓死的,而是吃死的。
爽口之物刺激味蕾,激發食慾,很多卻不利於健康,與其吃掉,不如倒掉。
3
不吃太多,健康快樂。
生活當中,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哪個不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
不顧身體強烈抗議,肆無忌憚地吃喝,多餘的營養人體根本不需要,反而損害了健康。
周有光先生有這樣一個理念:沒有餓死的人,只有撐出來的病。
在飲食方面,他要求不高,簡單幹淨就好。大多數的葷菜,他不吃,油炸煎烤的肉類,他從不動一筷子。
嘴巴這東西,很小卻關乎我們的一生命運。
有的人才華滿腹,學富五車,卻因為守不住一張嘴,最後丟掉了卿卿性命。
《三國演義》裡,楊修就是因為沒有管住自己的嘴,被大老闆給收拾掉了。
4
心胸豁達,海納百川。
周有光先生養生的第二句話是:心寬壽長,遇到什麼事情我都不生氣!
不生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需要極高的修養,還有高超的預見能力。
人生剎那,彈指煙花;百年之後,一捧黃沙。
因為看透了一切,看開了所有,身外之物都看得雲淡風輕,因為他們知道,世界上唯有自己最珍貴。
被下放到農村,努力勞動,治好了失眠,也治好了他的抑鬱症。
他相信這樣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因為心態良好,所以四通八達。
5
簡單快樂,怡然自得。
周有光先生常跟身邊人聊天,說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不管遭遇怎樣的挫折不順,都要心存希望,不要生氣。
季羨林早年也有曲折經歷,他就把心裡話寫在日記裡:任何變故加身,都不生氣,不驚慌。要知道,這正是在磨礪我們的涵養和功夫。
愚蠢的人,才會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周有光先生說的第三句話:生活越簡單越好。
不論是睡覺、吃飯、看書、寫文章,一次只會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
飲食上簡單:青菜、豆腐、雞蛋、牛奶,是他的恆久最愛;
穿著上簡單:溫暖、舒適、乾淨、大方,是他的終極審美。
作為“資深宅男”,在家裡讀書,看報,寫作、喝茶,就是修身養性。
6
順應自然,保持規律。
周有光先生回憶起當年算命先生的話,很溫和地說,其實人家算得並不錯,我只不過用好習慣改變了那個結果。
他從不亂吃東西,煙酒不沾,凡事都看得透想得開,從來不自己跟自己較勁。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有規律的生活,才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
人生就是一連串困難的組合,我們的大腦負責千方百計;我們的雙手負責付出努力;我們的雙腳負責不遠萬里。
在大智慧面前,困難永遠都是紙老虎。
進入老年,周有光先生有一個“三不主義”: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
他讓生活裡的一切高度“簡單化”,省去了很多麻煩,增添了無盡的樂趣。
7
恩恩愛愛,舉杯齊眉。
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張允和,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知識女性,兩個人的愛情“勢均力敵”,兩個人的婚姻溫馨甜蜜。
夫妻二人每天都有“聊天時間”。
周有光先生愛喝咖啡,張允和則喜歡喝清茶。周有光先生說,夫婦生活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敬。古代夫婦“舉案齊眉”,我們今天沒有案了,就“舉杯齊眉”吧。
俗話說,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夫妻之間,互敬互愛,互諒互讓,就會把婚姻的圍城管理得“固若金湯”。
談及年齡,周有光先生的回答饒有趣味:“老不老我不管,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我從81歲開始,作為1歲,從頭算起。”
這樣愉快的家庭生活,大氣的精神境界,良好的心理狀態,恐怕想不長壽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