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說能認識他人是智慧的表現,能認識自己是真正的聰明。無獨有偶,在古希臘阿波羅神殿的門上也刻著一行大字:“認識你自己!"這就是被人們奉為阿波羅神諭的格言。西方格言和東方古訓闡述著同一個真理:知己比知彼更可貴,也更困難。
從認識論上講,知己就是實事求是、客觀辯證地認識自己。知己長短方能揚長避短。如果既不知己之長,又不知己之短,或以短當長,或以長當短,不僅不能戰勝困難,奪取勝利,連本來可以獲取的成功也會化為泡影。知己也有利於知彼。朋友之間、夫妻之間,常常一方責怪另一方不理解自己,併為此感到痛苦,殊不知這正是不知己所致。比如夫妻爭吵,本來你自己心胸狹小,卻埋怨對方故意找茬。再比如提拔使用,本來你自己毛病很多,不夠條件,卻埋怨領導埋沒人才。可見,不知己,則無以知人,知己也是知彼的重要條件。
為什麼知己比知彼更難呢?原因主要有三條:
一是認識方面的。人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可以透過直接觀察、調查、實驗等手段獲得,而對自己的認識,要透過自己的思想、言論和行為作用於外部世界以後,才有資訊反饋回來,這就是知己比知彼要落後半拍。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包含著這個道理。
二是社會方面的。人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生活,對自己真實價值的認識容易產生偏見和錯覺。即使一些名人也不能免。所以魯迅說,往往社會上崇敬名人,也就常有名人被崇奉所誘惑,如果自己不保持警惕,是會被捧暈的。
三是感情方面的,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的勞動成果,無論物質產品還是精神產品,有點孤芳自賞,甚至敝帚自珍,大概也是人之常情。
人不知己,其害無窮。古今中外,這方面的教訓不勝列舉。《呂氏春秋》專有《自知》一篇,其中有一段說:“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茶、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可見,知己與否,簡直關係到邦國存亡、身家安危,豈能不慎!
知己,關鍵要謙虛謹慎,善於用客觀的、辯證的方法看問題。一個人不論多麼聰明、多麼能幹,但同集體的智慧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把自己放在集體中比較,才能對自己有個比較客觀的估計,才能正確看待自己;一個人的成績和進步往往是各種因素促成的,如果只看到個人的因素,便會被成績衝昏頭腦。
有句名言:“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這既是自謙之詞,也是客觀真理。當然,自高自大、自滿自足是不對的,但自卑自賤、妄自菲薄,也要不得,它同樣是缺乏知己的一種表現。只有心中有一把客觀的尺子,才能既不夜郎自大,又不妄自菲薄,真正使目已成為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