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劉備駕崩,蜀漢違背禮制,當年就改元建興,這件事讓曹魏和東吳笑話了很久:只有“篡位”才當年改元,劉備雖然沒了,章武年號要一直用到年底,第二年才能算劉禪的建安元年,結果蜀漢的這一年前五個月章武,後七個月建興——是劉禪猴急,還是諸葛亮和李嚴不懂禮貌?
其實這也不能怪諸葛亮和李嚴,起碼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他這麼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當時夷陵新敗,蜀漢軍心動搖民心不穩,必須進行必要的封賞以鼓舞士氣。改元、大赦、封官加祿是有先後順序的,要是不改元,大家就得再等七個月,而這七個月之間,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么蛾子呢。
劉備駕崩的時候,蜀漢五虎大將已去其四,僅剩下翊軍將軍趙雲尚在,而按照年齡推算,應該也有六十多歲了 ——諸葛亮初出祁山是建興六年,那時候趙雲已經快七十歲了,從這點推算,趙雲要比諸葛亮大二十歲左右,這可能也是劉備託孤選諸葛亮李嚴而不選趙雲的主要原因,趙雲在建興七年辭世,比鞠躬盡瘁耗盡心血的諸葛亮還早走了五六年。
諸葛亮伐魏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五虎大將辭世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那個不太聽話的魏延,也不得不承擔起前線參謀長的職責:“建興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很管用,但不太好用,諸葛亮卻不能不用,這就是當時蜀漢人才匱乏造成的窘境:荊襄之戰、夷陵之戰,把劉備的起家班底基本打光了,如果我們要評選劉禪繼位時的“蜀漢新五虎大將”,那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劉備駕崩之後,已經很少有人能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相提並論,能競爭五虎大將名額的,也就是趙雲魏延等四大將和另外四個領軍都督。
趙雲在劉禪繼位後,馬上火箭式提升,其地位甚至超過了魏延。
很多人都認為趙雲的軍銜不如魏延高,那是因為趙雲先走了,魏延又堅持了五六年,晉升的機會比趙雲多。
建興元年,趙雲的軍銜和權力,都比魏延大:“建興元年,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趙雲晉升軍銜並受封永昌亭侯,魏延的鎮北將軍沒變,只是加封了都亭侯。永昌亭侯屬於“名號亭侯”,按照《華陽國志》記載,蜀漢爵位自縣侯之下分別是鄉侯、都鄉侯、亭侯、都亭侯,都亭侯略低於名號亭侯。
都亭侯比永昌亭侯低半格,四徵四鎮將軍平級,但趙雲還多了一個“中護軍”職務,能坐上這個位置,就比四方將軍還高一頭,在三國時期,中護軍就等於顧命大臣:當年孫策薨逝,“周瑜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司馬師之所以在曹魏說一不二,也起源於他當中護軍時“作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
三國時期的中護軍,不但是禁衛軍司令,而且還掌管全部軍官的考核升遷,即使是囂張跋扈的魏延,敢拿著小刀子在丞相長史楊儀的臉上比劃,可是見了趙雲,也得規規矩矩客客氣氣——他還等著趙雲在年終評語中說幾句好話呢。
如果要評選劉禪繼位時的蜀漢五虎大將,趙雲和魏延各佔一席之地,應該是沒有爭議的。而那個跟諸葛亮一起接受劉備重託的李嚴,雖然在武將中的地位最高,但是有諸葛亮制衡,他一開始就被排擠出了核心決策圈:“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建興元年,封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四年,轉為前將軍。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
都鄉侯比武鄉侯低半格,而且是直到建安四年才受封前將軍,他屬於高職低配,難怪他跟諸葛亮打官司,沒有人支援他。
諸葛亮在成都,李嚴就窩在永安回不來,諸葛亮出師伐魏,李嚴還是回不了成都,他只是接管了原江州都督趙雲的防區,旁邊還有一個陳到看著,名義上是歸李嚴管,但陳到會不會把李嚴放在眼裡,讀者諸君清楚,李嚴也明白。
不管怎麼說,李嚴是名義上的蜀漢軍方第一人,所以要評選劉禪繼位時的蜀漢五虎大將,李嚴應該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可能還是名義上的五虎上將之首,排在他後面的,就是精神有點問題的劉琰:“先主定益州,以琰為固陵太守。後主立,封都鄉侯,班位每亞李嚴,為衛尉、中軍師、後將軍,遷車騎將軍。”
劉琰精神有點問題,可能是長期受壓抑,家庭也不太和睦導致的抑鬱症,他自己和別人都知道這症狀不輕:“稟性空虛,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間者迷醉,言有違錯……琰失志慌惚。”
即使這樣一個精神不太正常的劉琰,卻坐上了蜀漢武將第二把交椅,趙雲和魏延都得往後排,但不知諸葛亮環顧朝堂,是不是哭的心都有了?
李嚴和劉琰地位高,趙雲和魏延權力大,要是按照當時的情況來分析,趙雲和魏延一個掌管禁軍和官員考核,魏延鎮守漢中獨霸一方,別說是李嚴,就是諸葛亮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諸葛亮對劉備劉禪忠心耿耿,自然會得到趙雲和魏延的尊重與支援,而李嚴資歷較淺,他要想搞小動作,趙雲和魏延那兩關就過不去——從這個安排上,我們能看出劉備這位當世梟雄,在安排後事的時候,果然是做了不止一手準備。
建興元年的五虎大將,已經選出了四位:李嚴居首,劉琰次之,趙雲魏延未必甘居人下。
趙雲深沉穩重,很少與人正面衝突,他只跟劉備有話直說(兩次犯顏直諫),卻和諸葛亮、李嚴、魏延都沒有什麼明顯的矛盾。
趙雲謙虛謹慎,“小關羽”魏延就不同了,他除了嚇哭楊儀,還經常跟劉琰掐架,諸葛亮明顯是幫魏延而不幫劉琰:“劉琰車服飲食,號為侈靡,建興十年,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言語虛誕,亮責讓之……於是亮遣琰還成都,官位如故。”
趙雲和魏延沒必要給李嚴劉琰面子,是因為他們都是劉備心腹宿將,也是看著劉禪長大的,如果有人欺負劉禪,這二位肯定會聯起手來“清君側”。
除了李嚴、劉琰、趙雲、魏延,還有哪幾位蜀漢重量級將領能入選五虎大將呢?筆者絞盡腦汁,想出了四個都督:護軍(不是中護軍)、關中都督吳懿(劉禪剛繼位時的官職,後三人亦然),牙門將軍、中部督向寵,右車騎將軍、廣武都督軍廖化,徵西將軍、永安都督陳到。
這四大都督誰能成為建興元年蜀漢五虎大將的第五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讓誰入選,都會引起爭議,所以這最後的決定權只能交給讀者諸君:在您看來,關羽、黃忠、張飛、馬超辭世後,在劉備劉禪皇位交替之際,哪五位蜀漢大將可以位列五虎?五虎之中第一人應該是誰?諸葛亮手上只有這十幾個人馬七八條槍,北上伐魏,又有幾分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