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雅,歷代為最,宋朝國弱,也是公論。然而,自公元960年政權建立至公元1279年為蒙古騎兵所滅,大宋朝廷共存在了319年,而自“秦漢以後,統治時間超過兩百年的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只有五個,即漢、唐、宋、明、清”。羸弱如宋代竟能與漢、唐、明、清四個強盛的朝代並置,且“長期與遼、西夏、金、蒙古等少數民族政權對峙”,它到底是強還是弱呢?在《弱宋:造極之世》中,陳勝利評價道:“'弱宋'的看法並不全面,宋代的疆域遠不如漢、唐、明、清,且國家多難,兩遭傾覆,但文化繁盛,士人風骨凜然,站在精神層面、文化的立場,宋代堪稱'盛宋'。”即兩宋王朝是國弱與文盛的綜合體。
《弱宋:造極之世》是陳勝利宋朝歷史講述三部曲的第一部,評述了自公元960年趙匡胤被“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政權至公元1279年南宋覆滅的三百一十九年的兩宋王朝的歷史,為我們帶來了關於宋朝的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弱宋:造極之世》
講述宋代史事,本書並未以時間為序,而是以帝王、士大夫、將帥等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為依據分章節進行的,計四章,分別為“宋家天子”“文治巔峰”“戰鬥王朝”“士大夫精神”。作品既有史事陳述,又有客觀評論,既為我們展現了有宋一朝的歷史,也為我們呈現了宋朝國力的強韌和文化的蓬勃,是瞭解宋代史事,對宋代有一整體把握的歷史通俗作品。
本書目錄
從目錄標題所呈現的意蘊來看,第三章“戰鬥王朝”所帶來的感受似乎與我們對宋朝的印象有所矛盾。一直以來,宋朝予我們都是文雅有餘強硬不足,總體是以弱國的形象留存,然而作者卻稱其為“戰鬥王朝”,並說“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王朝像宋代一樣,從立國一開始便長期處於嚴重的外來威脅之下,與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纏鬥了三個世紀……宋朝誕生於抵禦契丹的中途陳橋驛,終結於抗元戰場的崖山海面,堪稱是一個興於戰、亡於戰的戰鬥王朝。”但有宋一朝時期上演的“檀淵之盟”和“靖康之恥”似乎並不能支援作者的論斷。為證宋朝無愧“戰鬥王朝”的稱謂,作者詳述了宋朝自建立之初的戰場局勢,對遼、西夏、交趾、金、蒙古的歷場戰爭,以及湧現出的數位抗戰名將,如楊家將、王韶、章惇、郭逵、岳飛等的事蹟與戰績。雖勝仗偏少,戰敗訂約偏多,但都沒有因此而亡國,可見宋朝的頑強。因此,與其說“與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纏鬥了三個世紀”的“戰鬥王朝”的宋朝國力強盛,足以抵禦蠻族入侵,不如說兩宋王朝的國力強韌生命力頑強,雖屢戰屢敗,卻又能屢敗屢戰。若真強盛如此,何以不像西漢和唐代那樣有對外界覬覦者斬草除根永絕後患的一段時期,而只能勉強抵禦不斷談和呢?
本書內頁
我們都知道,宋朝文雅,它的文雅不僅體現了士大夫及民眾對詩書禮樂等雅興的普遍追求和實踐,還在於這一時期文化的蓬勃發展。在第二章“文治巔峰”中,作者以11篇文章的內容,向我們展示了兩宋王朝在政治、文化、宗教方面所制訂的措施策略和取得的進展成績。如作為後世禮儀啟蒙文字的《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便是在這一時期成為普羅大眾的蒙學教材:“宋代蒙學的教學內容、方法、教材等都有改進,受到像朱熹這樣的大儒的重視,《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宋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宋代時,蒙學歸屬私學。私學在這一時期也呈“發達”之勢。“私學分兩級,即相當於中小學的蒙學教育和相當於大學的經師講學,以十五歲為界限,以下為蒙學,蒙學校有書館、私塾、義學、冬學、社學等;私人所辦大學有經館、書院等。”而與私學相對的則是朝廷推動的學校教育制度。兩宋時期僅北宋一朝,朝廷便有三次興學,分別為“由范仲淹主持推動”的“慶曆興學”,“由王安石主持推動”的“熙寧興學”,“由蔡京主持推動”的“崇寧興學”。“經過三次大規模興學,宋代學校教育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發展完善,官學大體沿用唐制,形成以國子監、太學為核心的中央官學和州縣學校為主體的地方官學兩大系統”,不斷“擴建大學,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與科舉的結合。”朝廷與民間興辦推動的學習儒家經典文字的學校制度的確立,形成了有宋一朝留給後世文雅印象的重要原因。
在客觀評述兩宋王朝的史事和帝王將相士之外,本書還在目錄前附帶“北宋時期形勢(1111)”和“南宋時期形勢(1142)”兩圖,在末尾附錄“宋朝皇帝年號”和“宋朝大事記”,有助於讀者對宋朝政權的對外形勢和有宋一朝的帝王和史事有客觀整體的瞭解。
兩宋時期形勢圖
“附錄一:宋朝皇帝年號”
“附錄二:宋朝大事記”
史事陳述,客觀評論,和局勢圖大事記的附錄,既為我們展現了有宋一朝的歷史,也為我們呈現了宋朝國力的強韌和文化的蓬勃,是瞭解宋代史事,對宋代有一整體把握的歷史通俗作品。
本書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