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大便顏色,對胃腸道、肝膽等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意義。即便是健康人,大便顏色並非固定不變。
大便顏色深淺主要是由其中尿膽原含量決定,色素含量高則顏色深,反之則淺;也和食物種類有關,多肉食時顏色深,素食為主時顏色淺。而疾病時,大便更是“五顏六色”,為醫生辨認疾病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訊。但同時也有不少“山寨版”會擾亂我們的判斷,不可不加註意。
鮮紅色便
常見於痔瘡、痢疾、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缺血性腸病等,提示病變位於結腸下部。肝硬化、潰瘍病發生大出血時,也可排出鮮紅色甚至全血便。出血量少而水分較多時,可排出洗肉水樣便。
提示
食入較大量西瓜、西紅柿、紅辣椒時,大便也可呈淡粉紅色,莧菜可使大便呈黑紅色。
黑色便
多見於潰瘍病、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破裂、胃癌、小腸腫瘤等病變導致的出血。有些黑便外觀看起來有光澤發亮,有如瀝青(柏油),又稱柏油樣便。
提示
服用某些藥物,如治療胃病的鉍劑(胃必治、果膠鉍等),治療貧血的各種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鐵等,大便也都可發黑,但少有發亮。進食較多黑莓、桑葚,吃了動物血做的菜餚,如毛血旺、羊血湯等,可出現油光鋥亮的黑便,造成臨床診斷上的困難。
醬色便
是阿米巴痢疾、壞死性小腸炎大便的特徵。
提示
食入大量巧克力、咖啡、可可等,甚至豆瓣醬,也可出現醬色便。
綠色便
應該考慮胃腸道記憶體在膽瘻,即指膽汁從異常通路進入了腸道,綠色是膽汁染成的。
提示
食用多量綠葉蔬菜可以出現大便發綠。
陶土(白色)便
提示膽道系統發生了梗阻,膽汁完全不能或只能少量進入腸道,常見病因為結石、腫瘤或炎症。
提示
行X線鋇餐造影或灌腸時,白色造影劑硫酸鋇可使大便發白,但為一過性的。治療胃病的氫氧化鋁、硫糖鋁等白色藥物,也可使大便發白。
渾濁洗米水樣便
是由於大便中含有大量黏液和脫落的腸道上皮組織而致,為霍亂、副霍亂特徵性大便,有重要診斷價值。
透明膠凍樣便
因結腸黏膜受刺激或病變,排出大量黏液所致,常見於炎症初期、腸易激綜合徵(IBS)、結腸腫瘤等。其中單純黏液便呈無色透明,黏液膿性便則色黃不透明。小腸病變時,黏液多和大便混合均勻,結腸病變時,黏液常附著在糞便表面,應該細緻觀察以辨別之。
混合色便
例如鮮血-醬色、綠色-黏液便、鮮血-黏液便、鮮血-黑色便等組合,其臨床意義可參考相關情況,這裡不再贅述。
文/李增烈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