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近期,《夢想改造家》第八季《二十個人的空巢之家》這一集,“132萬的紅磚毛坯房”頻上熱搜,話題不斷。
作為一名工程人,這個節目筆者是看過幾期的,但後來就放棄了。因為節目中的案例,情況都太特殊(可能是節目效果需要),對筆者的日常工作沒有多少借鑑意義。
這個綜藝節目的豆瓣評分,前幾季都是9.0分以上,即便是上一季第七季,依然保持在8.7分的水準,無懼“七年之癢”,算是國產原創綜藝中非常成功的。只是最近這期播出後,豆瓣評分功能被鎖死。這相當於關閉評論了吧?看來節目組也知道這次玩過了。
屋主杜老爺子,只是想要個“二層西式小洋樓”,還帶設計師去領居家實地考察。結果陶大設計師最終呈現的是頗有日式“侘寂”風的作品。
《夢想改造家》被罵上熱搜,主要是這次“暴力改造”用錯了物件——如果業主換作一個衣著清涼麵容姣好的“佛媛”小姐姐,在裡面作“青燈本是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狀,估計也就紅了。
至於有些網友質疑132萬的改造費中,是否有節目組和設計拿回扣的問題。估計是在說氣話,“紅磚毛坯房”成本並不見得低。在人工費高企的當下,找到這種可以做到“清水牆”標準的瓦工師傅並不容易,況且這個改造過程,斷斷續續地做了近一年的光景。
〓 該圖片來源網路 ↑
“西裝配人字拖”,在建專案的兩次爭吵
筆者關注到這個話題,不是想評判事件的是非曲直。前面說到了,這是個綜藝節目,你要是認真,那就是你贏。
筆者只是好奇,設計師(當然包括節目組策劃)最初與屋主杜老爺子是如何溝通的?如果屋主的想法與設計理念發生衝突,那最終聽誰的?這兩個疑問,恰好就發生在筆者所在單位一個在建廠房專案上。
第一次與設計方發生爭執,是因為廠房天窗的開啟扇問題。原設計方案,採用平開方式向上開啟,開啟扇尺寸是1400×2800㎜(效果圖見下圖)。
〓 平開天窗效果圖 ↑
在討論該方案時,作為開發方,我們跟設計方溝通說,這個開啟扇尺寸好像偏大。畢竟專案位於山頂,這樣大的開啟面積,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可否將開啟扇尺寸改小?
主創設計師當時回絕的很乾脆,理由是開啟扇尺寸並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現在開啟扇的分割和尺寸,都是綜合考慮建築設計整體“對線”的結果。稍加改動,整個體系就會凌亂不堪。
至於窗扇開啟安全性的問題,設計方跟某品牌門窗公司諮詢過,可以採購到滿足使用安全的開關電機,並把相關資料提供給了我們。
“體系會凌亂不堪”,我們這些肉眼凡胎的可能看不出,但經過諮詢,那個電機是真的貴還是有體會的。而且因為能夠生產的廠家屈指可數,難以形成比選採購優勢。
於是跟設計方商議,天窗分割風格不變,可否改開啟方式,比如推拉窗形式如何?這樣不會有那麼大的風阻力,開關窗電機可以選用常規電機。
結果依然被拒絕,又是一番你來我往的“拉鋸戰”,最終這個事情,還是吵到了要上會給老闆彙報的地步。
最後老闆一錘定音:改成固定窗(見下圖)。大家閉嘴。
〓 天窗改為固定窗效果圖 ↑
一波剛剛平息,一波又要湧起。
第二次爭論的焦點,變成了天然氣站圍欄的選型問題。下圖中的上半部分圖,是設計的原方案。但因為造價比較高,我們內部商議後,傾向於用下半部分圖的方案。
〓 天然氣站圍欄方案效果圖 ↑
但主創設計師認為,這種選用輕質圍欄的做法,與主體建築之間存在“邏輯”上的錯誤,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否則就相當於“穿西裝的人,腳上卻是人字拖”。
客觀地說,設計師的想法不無道理,這段圍欄似乎與主體一致會更協調。
但設計的理想再豐滿,奈何我方的預算很骨感。
合作的重要基石,不是理解,而是爭議解決機制
上面兩次與設計方的爭執,探究本質,就會讓人覺得比較滑稽,因為大家立論點並不是在同一個頻道上。
設計方說的是如何達到最好的設計效果呈現,我們則是在談不能突破成本預算。如果一定在這兩個頻道上取最大公約數,那恐怕結論就是在預算範圍內,實現最好的設計效果。
理想主義的紅杏,最終還是要向現實主義出牆。
也就是說,設計通常是無法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設計理念進行,達到所謂“最完美”的設計效果。只能是在成本可控的條件下,將設計理念實現最大化。
“螺螄殼裡做道場”,“帶著鐐銬舞蹈”,這個行業的生態就是如此,不見得合理,但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
筆者也在反思,我們跟設計方出現這樣的爭議,其實也反映了我們自身管理準備工作的不充分:
(一)我們沒有做到很好的成本預控
在專案肇始階段,應該明確給設計方我們的投資計劃,那樣設計方就會有比較準確地依據進行設計方案的取捨。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將設計的理念強化,哪些地方就不得不做些妥協或變通。
(二)沒有把爭議解決的機制建立起來
設計委託類的合同,甲乙方雙會約定方案的確定方式和流程,我們這個專案也不例外。只是在具體執行中,執行人並沒有將這些約定作為決策依據去執行。反而更像是老友般,稱兄道弟來推進工作。
這種處理方式,對解決一些與彼此利益關聯不是很密切的問題或許有著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彼此打個招呼就可能解決問題),但對於那種彼此都比較看重自身利益的分歧,作用就很有限,甚至會覺得“拉不下臉”。
這種“找平衡”式的工作方式,在中小企業中會比較多見。
而且一旦把合作關係和私人感情界線模糊掉,有時礙於情面,會向對方釋放一些有“彈性”的回應,讓對方覺得我方有他們更容易接近的人。於是遇到分歧,對方就是想繞過“難打交道”的人去解決問題,導致解決問題的效率更低。
總是被對方繞過“人牆”去找特定的人,只能說明我們自身的決策機制有缺欠:既沒有敢於擔責拍板定奪的人,也沒有集體決策給出結論的流程。
這是個制度性的短板,如果不及時補上,就會一直是個缺口留在那裡。以後每次遇到如上述情況的分歧,都免不了大費周章。
合作,不是強調對與錯,而是要學會換位思考
設計理念和成本控制之間的矛盾,在房地產建築行業歷來都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比較著名的例子如悉尼歌劇院,她是澳大利亞地標性建築,甚至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建築設計不能不說是成功的。
但如果考慮到這個工程,原定是4年工期、建造預算700萬澳元,最終卻用了14年才完工(工藝、材料選型都超出當時的規範標準)、花費1.02億澳元,比原來的預算高出1400%,那這還能說這是個完美的建築設計嗎?
當然也有比較積極的例子。比如貝聿銘先生主持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當時給到他的預算是1.3億美元,結果開工因故耽擱了五年之後,預算還是1.3億美元。而隔壁匯豐銀行當年建造的時候就花了10億美元,兩者相差了八倍多。
於是貝聿銘先生採用骨架外露的設計方案,在用鋼量上就節省了約30%。較好的地控制了成本,也完成了一個比較完美的設計作品。
扯得有點兒遠,還是回到我們的第二次爭議上來。
讓主創設計師“怒不可遏”的是,我們出於成本控制角度考慮,準備選用輕質欄杆的做法,從他的專業角度看,就是“西裝配人字拖”一樣可笑,簡直不可理喻。
其實,我們從來沒有否定他原方案的專業價值,我們只是因為成本制約,去尋求一個替代方案。如果這個替代方案,設計認為只能是“退而求此次”,那筆者不反駁。
還是那句話,“建築效果”這類帶有很強主觀因素差異的事情,不必去槓,你要槓,那你贏。
但我們也不妨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酒莊度假村的專案,客戶的目標群體,就是對紅酒感興趣來遊玩的遊客。恕筆者駑鈍,實在想不出會有多少遊客因為這段圍欄有“人字拖”的嫌疑,就來否定整個專案的價值?
如果有,我們自會對這個“嚴重的後果”負責,畢竟作為開發方,既然有最終定奪方案的權利,自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作為設計方,盡到提示、告知的義務即可。不能一意孤行,必須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
這一集的《夢想改造家》引起這樣大的爭議,就是設計師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如果在改造前,設計師將效果圖給屋主杜老爺子看並取得認可,杜老爺子表示他就是要這樣的效果,這個60多萬(節目組承擔另一半的費用)他高興出。那吃瓜群眾至多覺得大家的審美志趣有差異,“你大爺到底還是你大爺”,理念就是不一樣!斷不至於到了去罵設計師、節目組的無良吧!
〓 B站截圖 ↑
結 語
其實一個建築師眼裡“完美”的作品,未必是最適用的產品。
日本作家兼建築師中村好文有一本隨筆集叫《走進世界最美的家》,書中記錄了一棟讓安藤忠雄日後暴得大名的成名作:住吉的長屋。
〓 住吉的長屋剖面示意圖,圖片來自知乎 ↑
安騰在獲獎的時候說,這個大獎,應該頒給住在房子裡的佐二郎夫婦,“是他們的勇氣成就了這幢房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對勇敢的夫婦,住在獲得建築大獎的住宅裡,要時常忍受風吹雨打,冬冷夏熱。
作家在採訪佐二郎夫婦後,在書中寫道:“這個家,到了冬天就像冰窖一樣冷入骨髓,可是夏天又比冬天更難熬。有次到了晚上,實在酷熱難耐,佐二郎夫婦想,或許房頂有風,能稍微好過一點,便上了房頂。沒想到房頂的樓板曬了一天,晚上正像地暖一樣散發著熱氣,根本不是能睡覺的地方。夫婦二人當時就像‘熱鐵皮屋頂上的貓’一樣狼狽地下了房頂”。
但他們實在不想回到桑拿房一樣的室內,最後便在中庭的架空走廊上,“像兩節手電筒裡的電池一樣,前後躺著睡了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