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型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尋常型銀屑病的面板損害有典型的三大特徵。
其一:紫紅色的斑片,邊界清楚,皮損周圍有一圈紅暈。
在皮損的表面,覆蓋有多層乾燥的銀白色鱗屑,鱗屑比較鬆弛。
其二:刮除表面鱗屑後,漸漸露出皮損下淡紅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該薄膜即為人體表皮的“棘細胞層”:

銀屑病面板損害的這種現象,稱為“薄膜現象”。
其三:刮除薄膜,皮損表面會出現散在的小出血點,出血點呈露珠狀,此現象是由於真皮乳頭頂部擴張的毛細血管被刮破所致,這稱為“點狀出血現象”:

據此,醫學上把銀屑病面板損害,有“銀白色鬆弛性鱗屑、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看作是銀屑病面板損害的三大特徵。
銀屑病的面板損害:
n
尋菜型銀屑病不但有上述突特的皮損特點,而且還有病程長、反覆發作的特點,還有部分銀屑病患者病情還有冬重夏輕的特點。
除此之外,銀屑病還有治療效果差、不能徹底治癒的特點。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人們不要把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二期梅毒“銀屑病樣疹”,誤認為銀屑病。
二期梅毒銀屑病樣疹:
其斑片的顏色也是如銀屑病那樣紅色斑疹,斑疹形態如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斑疹上也附有白色鱗屑,鱗屑成片狀,也比較厚。但是刮除鱗屑後,沒有如銀屑病皮損那樣有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現象。

發生二期梅毒銀屑病樣疹者,往往病程很短,一般起病一週內就伴有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高熱、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周身肌肉、關節疼痛等全身不舒症狀,然而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不但病程長,而且沒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從病史方面,二期梅毒“銀屑病樣疹”患者,其早期都有一期梅毒硬下疳發生。
一期梅毒硬下疳,一般發生在受梅毒螺旋體感染後三週左右。
由於硬下疳初起時在生殖器黏膜上是一個不易引人注意的小紅點,迅速發展成紅色丘疹,以後有淺表潰瘍,患處既無自發痛也無接觸痛,而且一般經過四周左右此類淺表潰瘍會自行癒合,因而在梅毒一期梅毒,既硬下疳,往往被患者忽視,未到醫院性病科就診。
然而,硬下疳所發生的潰瘍癒合四周以後,患者手掌、足底會發出圓形或者橢圓形火腿色斑疹,在此類斑疹上黏附有灰白色片狀鱗屑。
然而銀屑病患者在病程中,其手掌和足底不會發出上述形態的皮疹。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早期梅毒患者,其面板損害只發生在手掌足底部位,面板損害形態很具特異性,需引起患者注意。面板損害形態如黃豆大,圓形或橢圓形的火腿色樣紅色斑疹,邊界清楚,斑疹上覆蓋片狀白色鱗屑,鱗屑邊緣翹起,中間黏著在斑疹上。
此類面板損害,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對稱分佈於患者的兩手掌和足底,患處既無疼痛,也無瘙癢。
一般手掌、足底發生上述皮疹1——2個月以後,就會發生二期梅毒疹,其皮疹形態可以表現為扁皮溼疣、枚瑰糠疹樣疹、丘疹鱗屑性梅毒疹、銀屑病疹樣、多形紅斑樣、礪殼狀疹、毛囊疹、膿皰疹。紅斑、丘疹。
對銀屑病樣疹患者,作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例如,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PHA)、熒光螺旋體抗體血清吸附試驗(FTA—ABS)、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TPI)。
此類試驗是用活的或死的梅毒螺旋體作為抗原性物質,來檢測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梅毒螺旋體抗體,具有診斷梅毒的特異性。
銀屑病樣疹患者上述梅毒血清試驗往往呈陽性。
治療方面,尋常型銀屑病使用有效調節銀屑病角朊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藥物,例如內服維A酸膠囊、雷公藤多甙片 、複方青黛丸,外用卡泊三醇乳膏、0 .1 %維A酸乳膏、類固醇皮質激素乳膏,照射紫外線,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使用上述治療有效。
然而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銀屑病樣疹患者,使用上述藥物無效。
但是,對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銀屑病樣疹患者,使用足量的青黴素有特效,一般規範使用一療程青黴素,就能使“銀屑病樣疹”消退,發熱等全身症狀也消退而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