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每每點開朋友圈,有關霸陵的訊息可謂是刷了一屏又一屏。
畢竟,一個可以稱之為“千古之謎”的秘密好不容易揭開,對所有文博從業人員來說都是個好訊息!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先不說教科書需要修改,對於剛剛把霸陵寫入論文的人來說,眼下可以說是有點尷尬了。
雖然眼下的陰差陽錯讓人有些忍俊不禁,但是,如果回顧百年來考古界的發展,就會發現,這樣的事情可不止發生了一次兩次。
可以說,自1921年現代考古誕生之後,各類的重大考古發現遍地開花,其中,有不少成果都顛覆了我們原有的認知。
01
項羽燒的阿房宮其實並未建成?
要說考古史上推翻的幾樁公案,項羽與阿房宮確實不得不提。
作為頗負盛名的“天下第一宮”,阿房宮究竟長什麼樣,一直是人們迫切想要知道的謎題。
先不論《史記》記載中可以坐萬人的大殿,光是《阿房宮賦》中,“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的記載,無不都讓人心生嚮往。
畢竟,作為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的“秦始皇四大工程”,其它三座都已經初露崢嶸,阿房宮又能差到哪裡去呢?
但是,《阿房宮賦》裡面的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更兼之史記中“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的記載,不少人都認為,阿房宮是被項羽一把火燒燬的。
但事實上,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開始挖掘阿房宮遺址時,勘查超過二十萬平方米,卻只發現數片燒過的土塊。
這也就意味著,阿房宮這片區域,根本沒有起過什麼火,更別說是能燒三個月的大火了。
而且,根據後續的考古勘察,阿房宮自始至終都沒有建成過。由於工程量浩大,即使在整體範圍內也有不同形式的建築、遊樂設施劃分,但主體建築阿房前殿還停留在夯土地基階段而無大型建築物的情況。
也就是說,項羽就算想燒都沒啥可燒的。
不過,項羽也說不上無辜,畢竟,即使他並沒有燒阿房宮,但是,咸陽宮遺址大片燒過的遺蹟都證明,項羽的那一場大火,可是確確實實點起來了。
02
曹操沒有七十二疑冢?
曹操是誰?這一點,可能大家都不會有疑問,但是我們對曹操的瞭解,其實基本上都是由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一系列小說而來。
不過,相比起“青梅煮酒”“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傳言,關於曹操最廣泛的傳說,莫過於他“七十二疑冢”的傳說了。
據說,為了貼補軍用,曹操曾經派人廣泛發掘前人陵墓,但是,當曹操面臨死亡的時候,卻害怕自己的陵墓也遭到同樣的下場,為此,他命人抬著72個疑冢從不同的方向出去,讓人不知道他的墓葬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
而隨著《三國演義》等小說的出世,曹操多疑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七十二疑冢”的說法更加深入人心了。
當然,這只不過是個傳說,在曹操《終令》中,就有寫到“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直接說明了自己的墓葬所在地。況且,他的兒子曹丕、曹植都有文字描述葬禮和入殮的情況,甚至,在司馬懿等人的傳記裡,也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
如曹操設疑冢的話,那他就是在留給後人的許多史料上都作了假,不僅在生前,改朝換代後還有人出力,且隨後的幾百年無人發現,這實在有些荒誕。
只不過,到了北宋,由於曹操的薄葬,他的墓在哪裡幾乎沒有人知道了。況且從北宋開始,曹操被定義為奸雄,七十二疑冢作為他奸詐的一個證明,即使說曹操不會這麼幹,估計也沒人相信了。
但是,古代人確認不了的,不代表我們不行。
自2008年開始,考古人員偶然發現了西高穴大墓,經發掘後,透過專家們的多方考證,這座墓的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曹操。
而且,曹操墓的情況也與史書記載的薄葬相符,只有大約200多件的陪葬品。而墓中出土的兩女一男三具骨架中的男性,也被查證大概在69歲左右,與曹操66歲去世的記載相符。
據此,我們可以回答,曹操墓真的只有一處。
03
造紙的不是蔡倫?
“小小的紙啊四四方方,東漢蔡倫造紙張。”
這一首名叫《十三香》的民間小調雖然不是為了賣紙,但也揭示了當時人們普遍的認知,即如今我們所使用的紙張,是由東漢宦官蔡倫造出來的。
這也不怪人們牽強附會,《後漢書·蔡倫傳》裡明明白白地寫著:“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不過,這一說法也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認為蔡倫發明了紙的人有,就像三國文字學家張揖、南朝史學家范曄等。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東漢蔡倫只是改良者,紙在漢初便已經開始代替竹簡。
事實證明,第二種是正確的。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於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遺址中發現了西漢麻紙。但是,此紙沒有經科學鑑定,便毀於戰火之中。
而到1957年,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經考證,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應是當時所見世界上最早的紙片。
也正是因此,如今我們看到的蔡倫造紙,已經被統一改成了蔡倫改進造紙法了。
除了造紙一說,這座漢墓推翻的認知可一點不少。其中出土的簡牘和紙筆,推翻了《史記》中關於蘇秦張儀的各種記載,推翻了蒙恬制筆的傳統說法,包括出土的《日書》,還推翻了人死後變鬼的觀念是從印度傳來的說法。
04
陳涉究竟為何起義?
“陳涉起義”這一段,可以說是考古顛覆認知最著名的一段公案了。
《陳涉世家》的原文,想必大家早已清楚,而其中的一句“失期,法皆斬。”更是讓秦法嚴苛一事深入人心。
但是,雲夢睡虎地一座小墓的發掘,讓這件事打上了一個問號。
在這座古墓裡,考古學者並沒有發現常見的玉器金銀等陪葬品,反而出土了一大批秦簡,詳細記載了當時秦代律法的真實模樣。而後世學者依據出土的秦簡,對陳勝起義的原因產生了懷疑。
比如有人認為,秦律里根本就沒有“失期皆斬”的規定。秦簡《法律問答》裡寫的是,徵發徭役時如不報到,處罰是笞打;一年內被捕獲,則以遊蕩罪再行笞打。
另一份秦簡《徭役》的規定是:服徭役遲到三五天者“誶”,也就是罵一頓;遲到六天至一旬的,要向朝廷繳納一面盾;遲到超過十天則要向朝廷繳納一副戰甲。如果遇上大雨,不但不會懲罰遲到者,徭役本身也會取消。
但是,這一說法並未得到廣泛的認同,比如說,“失期皆斬”這事,在軍中很普遍,很難說有沒有延續到徭役之中;而睡虎地秦簡中,只有關於《徭律》的記載,並沒有關於《戍律》的。
還有人說,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的法律已經與之前不同了,無論是規定還是實行,都要更為嚴苛……
總之,睡虎地秦簡雖然稱得上是顛覆,卻沒顛覆徹底。具體的情況,只能等待更深一步的考古發掘了。
05
烽火戲諸侯原來是假的?
《史記•周本記》記載,西周時周幽王為搏褒姒一笑,命人點燃烽火臺,各路諸侯前來救駕,到了之後卻發現根本沒有敵人,從此周幽王威望喪盡。當犬戎入侵時,再看到狼煙的諸侯沒有反應,最後鎬京城破,周幽王身死,西周滅亡。
作為“紅顏禍水”最經典的證據之一,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也稱得上是人盡皆知了,但是,一份漂洋過海的簡牘,卻讓這件事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這份簡牘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清華簡,這份簡牘原本是盜掘出土的,具體的出土時間和地點已經無從得知。只知道清華簡上的文字是楚文字,很可能來自戰國時期的楚國。
這份竹簡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全部是秦始皇焚書以前的寫本書籍。除了《尚書》和類似《系年》的編年體史書之外,近2500枚清華簡中,還有類似《國語》的國別體史書、類似《儀禮》的禮書、與《周易》有關的書……都是兩千多年來沒人見過的。
也就是說,這是一份司馬遷也沒有見過的史料。其中記載的內容,甚至與現有的歷史記載截然不同。李學勤主任曾笑言:“清華簡的內容讓人讀起來太激動,一天之內不能看太多,否則會讓人心臟受不了。”
那麼清華竹簡裡的“烽火戲諸侯”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簡而言之,周幽王娶了來自西申國的王后,生太子宜臼,又娶了褒姒,生了伯盤。周幽王寵愛褒姒,準備改立伯盤為太子。
為了躲避追殺,宜臼急忙出逃至申國 ,但是追殺並未撤銷。於是,申侯便透過曾國聯絡戎族,就此反擊,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
因此,烽火戲諸侯極大可能是編造的。
不過,僅有《清華簡》的證明也不夠,具體真相如何,還是要看之後有沒有更多的考古發現了。
06
新石器時期就能吃到臊子面?
關於中國的主食史,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以粟米為主,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粥飯一類。
至於麵食,有不少學者都認為要到中國漢代才較為普及,甚至有人認為,麵食技術是外域傳入的,不屬於本土原有的粒食傳統。
不過,青海喇家遺址一隻被不小心打翻的碗,推翻了這種想法。
在碗內的殘留物中,保留著清晰可見的團狀細條捲曲痕跡的黃色物質,即使風化很嚴重,只殘留表皮一點薄薄的物質,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確實是麵條。
透過考古學者的分析鑑定,這碗麵條裡包含的主要成分和粟、黍十分相似,而且裡面還包含了少量油脂和動物骨頭碎片。
也就是說,早在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吃上了小米麵條,甚至上面還有肉做的臊子!
於是,這碗吃到一半被不幸扣在地上的面,成為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麵條實物考古資料。和這碗麵條狀遺存鑑定研究的論文還刊登在了2005年10月13日的Nature上。
07
結 語
怎樣的考古發現算得上顛覆?這個問題,估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除了文章中提到的幾條,考古界能稱得上是顛覆的發現還有很多。
例如,敦煌文書的發現重新整理了民間結社史,郭店楚簡的出土將道家學派由“空想”上升到了“實幹”,而一直被認為如後世朝代一般既往更替的夏商周三代有可能共存,而蘇秉琦先生提出的滿天星斗說,更是將一直以來以中原為中心的一脈相承說淘汰……凡此種種,不勝列舉。
畢竟,對一個追求真實的學科來說,考古本身,就意味著顛覆。
為此,瞭解考古,便是去觸控最真實的歷史。
-END-
編輯丨藝旅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