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國首都天京陷落,這場被稱為“中國古代農民戰爭最高峰”的起義運動最終以清王朝的勝利告終。
長達14年的戰爭中,太平軍一度佔據了半壁江山,帶甲者近乎百萬;北伐西征並舉,接連攻破江南、江北大營,更是一度讓清政府感受到了被推翻的危險。清政府能同太平軍鏖戰14年,屢敗屢戰,直至平息起義運動。可為什麼不敵2萬英法聯軍呢?以至於落得個圓明園被毀,被迫簽約賠款的下場。
第二次鴉片戰爭恰恰是清王朝最虛弱的時候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率領2萬名教眾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有別於此前的起義運動,這次的起義軍有著自己的組織綱領,發展速度極快,一路勢如破竹,沿途清軍望風皆靡。短短兩年時間就攻佔了南方重鎮、六朝古都南京,聲勢浩大。
定都南京後的太平軍顯然不滿於南方一隅,旋即積蓄力量同時開展北伐和西征,西征軍進展十分順利,在湖南地區全殲了湘軍水師,重創清軍,控制了大片地區;北伐軍雖然在孤軍奮戰兩年後遭到多路清軍聯合剿殺,但也是一度打到天津近郊,震驚朝野。
1856年,這恐怕是咸豐皇帝一生中足以刻骨銘心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清軍江南和江北兩座大營接連被太平軍攻陷,籌劃了數年的征討方略如今毀於一旦。太平天國的發展事態似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巨大的軍事壓力,不得不讓清政府重新審視一下這個新生政權。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清王朝此時的境遇,“屋漏偏逢連夜雨”再合適不過了。清王朝的虛弱,西方列強也看在眼裡,1856年10月,英國故技重施藉口“亞羅號事件”聯合法國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截止到12月底,兩國軍隊已經集結了將近6千人。由於清軍主力大多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無暇顧及廣州和天津的戰火,清政府被迫同侵略者簽訂了《天津條約》以緩解軍事壓力。
但朝中大臣們顯然低估了西方列強的胃口,因為不滿於條約內容,英法兩國決定給清王朝來個大大的驚喜。英法調集25000餘名士兵和105艘艦艇陳兵渤海水面,這次他們的目標不再僅僅是天津了,而是要直撲京師。從太平軍北伐的戰果來看,清政府在北方實際上是很空虛的,更何況現在不單單是兵力過於分散的問題了,而是國家主要軍事力量都留在長江南北平定叛亂去了,根本抽不出身來。
1858年清軍再度集結兵力重建了江南和江北大營,意圖再度合圍天京。可大營還沒捂熱乎,1860年初江南大營又再度被攻陷,外圍的湘軍也盡數退回湖南湖北,形勢再度急轉直下,太平軍甚至將下一步的作戰目標鎖定在了湖北地區。
即便此時清軍能抽調出幾支勁旅馳援京師,數量上也遠遠不夠,只能勉強同聯軍接戰,根本不具備持久作戰的實力。2萬北伐軍就讓清政府焦頭爛額,用了兩年時間才肅清,更何況是裝備精良的英法聯軍。
士兵素質和武器裝備差距太大
英法聯軍除了基礎裝備外,還有部分士兵列裝了剛剛問世的線膛步槍和線膛火炮,本身在精確度和射程上就優於清軍火器,如今更是如虎添翼。在歷經了拿破崙戰爭和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的淬鍊後,英法兩國無論是在武器裝備還是作戰戰術方面都做了革新,使其更適用於實戰。
可見聯軍不是紙老虎,他們不光武器裝備先進,作戰經驗也遠遠多於清軍,而且歐洲戰場的戰爭含金量還更高。在大兵團的作戰中,清軍恐怕根本不是英法聯軍的對手,我想八里橋之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在人們的印象中,如果上萬騎兵一起衝殺,無論敵軍火槍準確度再高、射程再遠,但由於射速限制,終究不會像後世的馬克沁那般兇猛。肯定能有騎兵衝到敵人跟前,只要騎兵衝過去了,剩下的就是一邊倒的廝殺,因為火槍的距離優勢不再明顯了。
但八里橋之戰,1萬名蒙古騎兵衝殺了一天也未能突破聯軍陣線,僅僅殺傷幾十人。為何?是蒙古騎兵不夠勇猛?非也,僧格林沁的蒙古馬隊可是說是大清能調集的最精銳的部隊了,被當做王牌部署在八里橋使用,那既然是精銳,戰果為何如此不堪。
因為我們遠遠高估了士兵和馬匹的作戰意志。抗戰期間軍隊曾有個規定,當部隊傷亡達到三分之一時,部隊必須撤下來重整,因為此時軍隊已經面臨著嚴重計程車氣問題,基本上喪失戰鬥力了。清軍不是高達,他們不像後世的志願軍那般有著鐵一樣信仰,在民族意識尚未覺醒的時候,他們僅僅是拿餉計程車兵,缺乏保家衛國的意識。
英法聯軍百餘門火炮的持續轟擊下,陣型早就被打亂,連戰馬都受驚四散奔逃,何況人了。好不容易熬過了火炮,接下來面對的是西方的步兵線列方陣,一排排的持續射擊,周圍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捱得越近,倒下的人越多。
看過李連杰的《投名狀》嗎?電影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為了破太平軍的火槍陣,龐青雲募集了400士兵冒死衝鋒,為弓手贏來足夠的射程距離。但實際上,面對英法聯軍的火力打擊,清軍只有四散而逃的份,剛開始還能勉強衝鋒,等到距離接近,巨大的傷亡數字會迫使清軍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