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道邊上的非洲中西部,有一個非洲國家叫赤道幾內亞,50年來,有一支醫療隊始終默默在那裡堅守著。儘管一批又一批醫療隊員輪換著,但醫療服務卻從來沒有間斷過。中國和赤道幾內亞建交以來,在赤道幾內亞當地經營中資企業的華人華僑數量多達8萬餘人。
疫情期間,赤道幾內亞最大的城市巴塔生活著500多位華人華僑。在赤道幾內亞,當地醫療條件相對落後,而中國同胞在當地醫院就診時存在語言障礙。不少華人華僑一旦有診療需求及醫療問題諮詢需求,會第一時間想到中國醫療隊。
因為,遠在異國他鄉,中國醫療隊永遠是海外華人、華僑的港灣。哪裡有病人和就診需求,哪裡就有中國醫療隊的身影!
在駐地救治“突如其來”的患者
一位華人患者陳芳(化名),在某天晚上7時突發心悸、胸悶、呼吸困難、抽搐。家人在慌忙無措中,選擇送他到中國醫療隊的駐地求救。在赤道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在駐地常常會面對突然而來的患者。面對危急患者,全體醫療隊員並沒有退縮。
在做好疫情防護的情況下,在巴塔點的全體醫療組成員開展分工合作,立即把患者接進醫療隊診室,迅速有條不紊地為患者進行一系列診療措施。
即便來自不同科室,專科醫生們卻能相互配合,為患者找出病因。外科醫生立即予吸氧、心電監護、監測生命體徵提示,患者血壓128/65mmHg,心率128次/分,呼吸20次/分,血氧飽和度SaO296%,體溫T36.5℃。這時,患者出現煩躁、多語等表現。內科醫生迅速接手,對患者進行心、肺、腹部物理檢查。他發現患者心率較快,其它無異常。
見狀,兒科醫生立即給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建立靜脈通道。婦科醫生為患者開展心電圖檢查,並透過網路遠端傳送心電圖報告到馬拉博,請心血管專業醫療隊員協助分析診斷。經過醫療組全體成員的綜合診斷,我們考慮患者心肌缺血,患有失眠症、低鈣血癥、焦慮症,並給患者靜脈推注葡萄糖酸鈣、抗凝、降脂、鎮靜進行治療。
經治療,患者心悸好轉,情緒恢復平靜,抽搐、胸悶、呼吸困難緩解。複查心電圖提示,患者心肌缺血情況也明顯好轉。但在赤道幾內亞,仍然沒有冠脈造影等專業檢查條件,我們最終建議患者回國開展進一步檢查,明確心肌缺血原因。
在患者回國前,為了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我們為他制定了鞏固治療方案,並定期隨訪。透過中醫師辨證施治,採用中醫按摩內關、太沖穴位養心、安神等輔助治療,患者病情維持穩定。在長期隨訪中,醫療隊的精心治療得到了患者、家屬的感謝及中國駐赤道幾內亞巴塔總領館的讚許。
搭建網路QQ診療平臺,成為華人“抗疫”主陣地
疫情期間,為了預防疫情蔓延及繼續提供診療服務,今年3月起,中國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增設了網路QQ診療平臺。期間,透過這個網路診療平臺,醫療隊為中資企業員工、華人華僑提供了大量一對一的專科醫療服務,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今年11月,僑團華人李敏(化名)發熱伴全身痠痛五天,自行口服藥物後未見好轉,緊急聯絡了中國醫療隊。經診斷後,醫療隊考慮他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及時給他口服了抗病毒藥物,服用中藥配方顆粒,幫助他退熱。
第二天,李敏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但由於個人原因,患者希望在家自我隔離、治療。
當天下午,醫療隊員在遠端影片診療時,發現患者再次出現高熱,呼吸不暢,吸氧後無明顯緩解。中國醫療隊立即彙報,考慮該患者存在呼吸困難的情況,病情隨時有加重可能。在醫療隊員為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病情,並積極勸說患者住院治療,患者最終在新冠病毒感染定點醫院住院治療。患者在醫療隊每天線上病情評估和中醫中藥協助治療下,病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已康復出院。
我們是“白衣外交官”
在我看來,醫療隊不僅擔負著企業員工、華人華僑的診療服務,在當地巴塔醫院從事醫療活動,同時也要負責為當地政府高層人員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11月25日,赤道幾內亞國家一高層政府人員因發熱、關節疼痛3天,口服藥物治療無好轉,向中國醫療隊員求助。
我們立即組織醫療隊員前往診治,醫療隊員、醫生呂智貴、梁森全對其病情進行全面分析。醫療隊員、副主任檢驗師張傑良在現場開展瘧疾、傷寒、新冠等病原學檢查,患者確診為瘧疾。
醫療隊對症治療,為其制定了診療方案。患者靜脈注射青蒿琥酯及口服藥物後不到24小時,就完全退熱,關節疼痛也消退了。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儘管50年來,在海外開展醫療服務面對各種困難,但一批批援非醫療隊員們始終克服艱難險阻,以實際行動踐行援外醫療隊精神,默默地守護著非洲大陸這片熱土。
【整理】南方日報記者曾豔春
【作者】中國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 陳壯浩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