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選上方關注“峽谷有聲”,為你寫溫暖文字,陪你看世事繁華。
1. 勤儉節約
今天刷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了一篇文章:《月薪3千還能存20萬!怎麼做到的?》
文章大意,是你可能會在許多公眾號或自媒體看見過的勵志故事:三線城市,月薪3千,節衣縮食8年的時間,存款20萬。
我原本以為主人公是用每月節省的錢,參與了基金定投或理財投資,透過時間複利而獲得資金的大幅增長,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
他取得這樣的成果,其方法不外乎這幾個字:
強制儲蓄,省吃儉用,錙銖必較,從不享受!
對於只有工資收入的年輕上班族,付完房租和生活開銷之後所剩無幾的情況下,看到這樣的標題,多少都想拜讀取經。
評論區裡,很多讀者熱烈談論著月薪3千的開銷明細。
結論都是:3000的工資,不管怎麼節省,都很難存到這些錢;像主人公這樣分金掰兩過日子,一天都撐不下去。
當然,評論區也充斥著無數的抱怨:抱怨工資太低,抱怨老闆太精,抱怨錢不夠花......
2. 窮人公式
看完這篇文章,我迅速地在財富社群做了一個關於“投資是人生最後一份職業”的語音分享,因為我真心覺得:
勤儉節約充其量只是個優點,它早已不再是美德,創造財富才是!
在我看來,限制自己只能成為上班族,遵循著普通人的攢錢公式:收入 - 支出 = 儲蓄,並非致富的途徑;
把預算精確到每一餐,強迫自己過著每天吃個雞蛋都要計較的生活,並非愛自己與愛他人的好方法…...
8年存款20萬又如何?我寧願每天自由選擇做內心喜歡的事情,自由消費在自己真心向往的事物,然後存款一樣這麼多,甚至更多。
努力打工掙錢,本無可非議;“迫於生計”工作,也不可否認,是許多上班族的心聲;
而我卻更相信,我們都擁有跳脫出“工資才是唯一收入來源”條框的潛能…...
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都被教育:要勤奮讀書,找份好工作賺錢,讓生活有保障。
我們通常不太喜歡那些做直銷、講師、或金融及地產行業的經紀人等等。
同時,我們看見那些願意跳脫出“只能上班領工資”的限制性想法的人,比如,做抖音、做淘寶、微型創業、投資人......
都會反射性地告訴自己:“哎呀,他們有那個條件,有那個本金,我肯定做不到!”
但是,我們卻允許自己活在連自己都不滿意的現狀中,苟延殘喘…...
3. 富人公式
評論區也有一條高贊點評,是這樣寫的:“月薪3千的你,難道不應該先想想怎麼提高收入嗎?”
的確,與普通人完全不同,富人的攢錢公式是:收入 - 投資本金 = 支出。
在很多人都以為,只有拼命節省才能存到錢時,我卻看到:我的周圍,有的人沒有上班,又很會花錢:
有人去年趁著疫情房市低迷,低價買了兩棟房子做投資,幾個月就漲了20萬;
在很多人都以為,投資必須要學會複雜的技術分析時,我卻看到:我的周圍,有的人不懂技術,又很會賺錢:
有人參與了金融理財投資,什麼資料都不用分析,每月幾萬以上的被動收入;
李嘉誠說:“30歲以前人要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之後要靠錢賺錢。”
真正獲得高品質財富生活的人,初期透過主動收入積累原始資本;然後透過理財創造被動收入,讓資本保值增值。
當別人還在早出晚歸,用時間換錢的時候;他們已經時間自由,派錢去為自己工作了。
他們在生活中,豐盛喜悅,鮮少抱怨,擁有選擇說“不”的權利......
當然,我並不鼓勵你鋪張浪費,不去儲蓄;事實上,我崇尚簡單,通常只買必需品,或者真正讓我怦然心動的東西。
我只是覺得,你我都能夠從過去頭腦中的條框中跳脫出來,充分發揮自己的心靈潛能,讓人生過得更有創意,將夢想照進現實。
你,願意放開過往陳舊的限制性信念,敞開懷抱,去接收更多新的可能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