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生日,家長一般都會送上一份祝福,其中生日蛋糕必不可少。畢竟吹蠟燭許願也是過生日的一個重要流程。
今年9月15日,在河北保定,一位媽媽給孩子定製的生日蛋糕讓孩子大吃一驚。生日蛋糕除了生日快樂的祝福外,蛋糕表面還插滿了各類書籍的卡片作為裝飾。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蛋糕邊上還有一句留言,“地球一天不毀滅,你都得寫作業”。男孩捧著蛋糕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讓人捧腹。
媽媽大機率是出於玩笑,才定制了這麼一份特別的生日蛋糕,但也不能否認在家長心目中,對孩子作業的重視程度。
l 作業完成的質量要重於數量
即使在減負的背景下,很多學生的作業量依然很大,這其中不但有學校佈置的作業,更多的是來自家庭佈置的作業。
在很多家長心目中,有這麼一個概念,那就是熟能生巧,只要題目做多了,熟練度上去了,準確率自然也就相應提高了。
這個做法不能說錯,但至少不是很有效。事實上,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要保證的不是作業的數量,而是作業完成的質量。
無腦刷題從來就不是一個好辦法,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東西也很難被真正掌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作業的質量都遠比數量要重要得多。
l 作業效率必須得到保證
經常有家長在朋友圈抱怨,我家孩子天天作業做到很晚,有的學生甚至作業要做到12點以後。已經嚴重影響學生的睡眠了。
這個以時間作為標準來衡量孩子作業量的做法相當不科學,因為這種衡量方式已經完全忽略了學習效率的作用。
任何學校佈置的作業,一般都以中游學生作為標準,通常情況下,中游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不會超過晚上10點,畢業班的學生除外。
因此,那些作業做到很晚的學生,要不就是有不懂的地方,要不就是學習效率極低。而在學習這件事上,學校效率才是最重要的,這點必須得到保證。
l 養成先複習,後作業的習慣
在做作業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更是如此,一旦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勢必受用終身。
很多學生都是放學回家後,直接拿出作業就做。但任何一個有經驗的老師都告訴你,這樣做其實有相當大的弊端,因為學生無法確認完全掌握上課的知識點。
正確的做法是先複習,把老師上課的知識點先滾一遍,有不清楚的地方先弄懂,確認完全沒問題後,才開始做作業。
這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複習佔用了一定時間,但在牢固掌握知識點後,無論是做作業的速度還是準確率都會有明顯的上升。
l 良心訂正很重要
沒有一個學生可以保證自己的作業從來不錯,即使是學神也不可能做到這點,這很正常,也是學習中必然會發生的事。
對於錯誤的習題,很多同學會找出種種藉口,比如粗心了,審題不清楚,或者某個關鍵的點沒看到等等,然後草草訂正了事。
這種做法極端錯誤,事實上,任何錯誤都有其發生的必然性,即使是所謂的計算錯誤,也必然存在著計算方法是否合理的問題。
對於做錯的題,必須做到良心訂正。為什麼錯?當時是怎麼想的?以後如何保證不犯類似的錯誤?做到這3點,訂正的目的才真正被達到。
寫在最後:
作業只不過是讓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點的一種手段,其目的非常清楚,就是為了消化和掌握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作業的數量從來都不過是手段,即使再多的數量也不過是為了達成牢固掌握知識點這個目的,最終追求的必然是作業的質量。
任何人都不會喜歡簡單重複的勞動,學生自然也是一樣。學生和家長應該追求的不應該是作業完成數量和時間,而是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效率。
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學生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方式,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點融會貫通,那就更好,這也是教育本應該追求的方向。
正常情況下,孩子完成作業並不會帶來太大的負擔。那些對做作業極端恐懼的學生,要麼就是不會,要麼就是作業量遠超過正常水平。
因此,在讓孩子做作業這件事上,家長必須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才能明白自己孩子的問題在哪裡,才能對症下藥,最終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