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40年代,攝影家莫里遜,在鐘樓上邊,拍過一張宏恩觀的俯瞰。遠處建築為宏恩觀,可以看到,大廟周邊是瓦屋連綿,院落比鄰。宏恩觀的大殿顯然要高出周圍的建築,莊嚴宏偉。道觀前面,是開闊的鐘樓後廣場。
從鐘樓北望,200米外,有一組非常齊整的古建築,寬大的歇山頂尤其醒目。這就是鐘鼓樓一帶,名氣不大,但很重要的建築——宏恩觀。
曾經,它是工廠,是菜市場,是文藝青年聚集地,變換著各種面目,灰頭土臉地混跡於豆腐池衚衕裡。這兩年,隨著中軸線申遺,有關宏恩觀騰退的建議一次次浮出水面。2020年,東城區“兩會”重點提及了宏恩觀騰退專案。如今,宏恩觀已完成了環境整治和展示利用方案編制,正逐漸變回一片清淨之地。
1930年代的宏恩觀山門。不同於別的廟宇,宏恩觀的山門坐落在高臺之上,高臺前還用矮牆圍出一個前院,氣勢不俗。
1930年代的宏恩觀垂花門(二門)。兩側的牆壁上用細膩的磚雕各刻出四個斗方,左側為“因果不昧”,右側是“萬古長青”。
這座名不見經傳的道觀能與中軸線申遺掛鉤,主要是因為它的位置好,東邊緊挨著中軸線,人稱是“龍尾之要”。在北京的城市規劃史上,這座道觀的前身,更是舉足輕重。
院內光緒年間的三通石碑,大致講出了宏恩觀的歷史:
宏恩觀的前身是始建於元朝元貞年間(1296年至1297年)的千佛寺,該寺建在元大都中軸線的最北端,意在護佑皇城。
據城市考古泰斗徐蘋芳研究,元大都中軸線南起南城門“麗正門”,向北穿過元大內,至城市最高點“齊政樓”,即今鼓樓的位置。元成宗年間,在齊政樓以北修建了“大天壽萬寧寺”,即今鐘樓所在地。
元朝的中軸線透過大天壽萬寧寺後,又繼續向北延伸,最終被千佛寺阻斷。有專家分析,這一前一後的兩座寺為同期修建,是同一規劃中的兩組建築。千佛寺作為元大都軸線上收尾的公共建築,用以阻斷王氣外洩。今日宏恩觀前、後的東西向衚衕,也屬於元大都原始規劃的城市肌理,為光熙門至平則門間22條衚衕中的一部分。
明朝沿用了元大都的中軸線,但軸線上的建築大多拆舊建新,千佛寺與政治無關,成了當年軸線上僅存的元代建築。明宣德皇帝曾對它進行了為期五年的大修,1438年改名吉祥寺。
在清乾隆年間的《京城全圖》中,這裡已經分成了三座廟宇,自西向東分別排列著天仙庵、清淨寺和地藏庵。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寺院香火慘淡,僧人準備把房產賣給洋人。幸虧被內務府官員厚安制止,他感慨說:“斯地當龍尾之要,為諸天佛菩薩所降光昭靈者,安得毀於外人哉!”於是自己出資,把廟產買了過來。
1887年,慈禧的掌印太監“印劉兒”見“廟貌傾頹,美材獨存”,遂出重金重修,更名“清淨宏恩觀”。太監“印劉兒”利用自己的權勢,在北京修建過二三十座大小道觀,這些廟宇很多都成了退休太監的養老院,可算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民國時,政府決定廢止一些道觀,許多道觀因此改成了學校、機關和軍營,但宏恩觀因為有太監居住而倖免。1936年,國民政府進行了產權登記,當時宏恩觀的住持是石善寶,觀裡還養著十多個老太監。
從登記文書可見,那時的宏恩觀家大業大,擁有房產88間,附屬房產104間,222尊神像,250件禮器、9件法器,是一處規模很大的宗教活動場所,為附近百姓燒香禮拜的地方,也是出宮太監的養老之地。跟隨溥儀的太監曾回憶說,因為溥儀秉性暴虐,很多太監跑回了北平,無處安身又沒有積蓄,經常聚集在宏恩觀內潦倒度日。
上世紀60年代,北京標準件二廠進駐宏恩觀,頂梁為金絲楠木的正殿被改造為熱處理車間。尚可慶幸的是,頂上的合璽彩繪如今仍依稀可見。
1930年代的宏恩觀帝君殿,木作和油飾的級別相當高,頗有點皇家氣派。
1990年代末,鐘樓前的大市場被拆除,新市場挪到建在觀內的廠房裡。上高臺階,走進宏恩觀的山門,就是熱鬧的鐘樓菜市場。2004年,汶萊華裔建築師還將宏恩觀的一部分改造為高檔會所,並在2010年時接待了時任英國首相的卡梅倫。
如今,命運變幻莫測的宏恩觀終於復歸平靜,但它所沉澱的,是這座城市的發展痕跡,就像老人的皺紋一般不可磨滅。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北平研究院廟宇調查所攝,引自《北平廟宇調查資料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