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一邊是擁兵40萬,得到了美國的堅定支援。一邊是手無寸鐵,支持者基本是普通民眾。兩者狹路相逢,誰可獲勝?大家都會覺得,肯定是前者啊,飛龍騎臉怎麼輸?

可“飛龍”的一方還真就輸了。70年代末,面對國內層出不窮的罷工、遊行,伊朗的末代國王巴列維,丟下了癱瘓的伊朗,流亡海外。十幾天後,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到伊朗,在數百萬伊朗人的夾道歡迎下進入了首都德黑蘭。

沒錯,“飛龍”就是指巴列維王朝,“被騎臉”的就是霍梅尼。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1979年,霍梅尼領導什葉派穆斯林,透過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並延續至今。

這場以霍梅尼為中心的,推翻一個王朝的革命,基本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可以總結為,“老夫只需一席話語,管教皇家軍隊拱手而降,國王不戰自退”。

巴列維在位期間,伊朗是中東的扛把子,“大哥級”人物,是這裡最富有的國家。霍梅尼上臺後,國家經濟發展勢頭便開始下滑,漸漸被沙特等國甩開。但伊朗的民眾依舊支援霍梅尼,很少有人想念國王,這又是為何?

本期,為大家解讀伊朗的伊斯蘭革命、以及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革命的“傳檄可定”。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親美”的巴列維王朝

伊朗史稱波斯,是一個具有四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波斯在這裡創造了燦爛的文明。19世紀,伊朗開始成為英國和俄國的半殖民地,直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

在此之前,伊朗被卡扎爾王朝統治,20世紀初,由於英國和蘇聯的入侵,卡扎爾王朝變得十分虛弱。巴列維家族順勢崛起,於1921年推翻了卡扎王朝。1925年,伊朗召開制憲議會,對外宣佈波斯帝國改名為伊朗,並推舉巴列維家族的禮薩·汗為統治者(第一任國王)。同年,禮薩·汗的兒子巴列維被立為皇儲。

很快,老國王就犯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錯了隊。可能是出於對英國、蘇聯的仇恨,禮薩·汗竟跑去勾結德國。二戰爆發之初,伊朗宣佈中立。可隨著戰爭的進行,禮薩·汗沒有采納國內有遠見官僚的看法,加入反法西斯同盟,而是暗中與德國結交,不限制德國在伊朗的活動,對反法西斯同盟的警告也無動於衷。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1941年8月25日,蘇軍開入伊朗,兩天後,英軍也從南部進入伊朗,伊朗內閣垮臺。即便如此,老國王還是不願執行,驅逐德國大使和特務的決議,拒絕與法西斯斷交,可謂是“鐵桿德粉”了,彼得三世都直呼內行。

於是,在英美的逼迫下,老國王退位,將政權交給了兒子巴列維。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是禮薩·汗的長子,早年曾留學於英美,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教育。即位後巴列維在英美的支援下,將蘇聯勢力趕出了伊朗,還攻佔了蘇聯的亞塞拜然省。

二戰結束後,伊朗首相穆罕默德·薩摩臺逐步掌握了實權。薩摩臺將巴列維軟禁在皇宮,開始著手實行自己的政策,其中包括將英美控制下的伊朗石油工業收歸國有。

英國人從1913年起就在伊朗採油,薩摩臺的政策引起了英政府的不滿,於是,英國軍情六處與美國中情局,一同策劃了一場政變,推翻了薩摩臺,將權力重新交到了巴列維手中,當然,伊朗的石油產業也再次回到了英美手中。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權力失而復得的巴列維,對英美的“勤王”行為感恩戴德,很快就當起了美國的附庸。

二代皇帝的改革

60年代初,巴列維在伊朗國內推行了學習西方的“白色革命”,意在讓伊朗“脫離中世紀,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

巴列維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實行土改,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規定全部森林、水利歸國家所有;對政府經營的工業企業進行私有化改革,所出售企業獲得的利潤,由政府和承包者共享;修改選舉法,解放婦女,保障婦女權利;改組政府機關,權力下放;制定城鄉建設的新規劃,全面普及醫療,改進教育體系等。

70年代,巴列維還照搬美國的社會模式,在國內推行世俗化和去宗教化改革。他向全國推廣西方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文化,旨在推進伊朗的城市化,改變伊朗的社會面貌。同時,巴列維還組建強大的軍隊,消除了伊朗的地方割據勢力,並把權力收歸中央,大力修建公路鐵路、興辦鋼鐵、冶金、紡織、農產品加工等企業。

巴列維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的石油開發加上世界油價大漲,讓伊朗成為了中東最富有的的國家。1968~1978年的十年間,伊朗的經濟年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17%,人均GDP也從不到200美元,漲到了2000多美元,達到了富有國家的標準,伊朗的城市化率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首都德黑蘭的人口一下從十萬漲到了千萬。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同時,伊朗的社會文化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和如今被黑袍包裹的伊朗婦女不同,70年代的伊朗,開放程度令人驚訝。各式各樣的新潮服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女人們生活富足,身著短裙短褲,十分具有現代化氣息,令人彷彿置身歐洲小鎮。

國家的富裕讓國王受到了鼓舞,巴列維立志要把伊朗建設成發達國家。在經濟上,他提出了20%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以及迅速超越歐洲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在文化上,他繼續推行“全盤西化”的開放型文化政策,和“政教分離”的世俗化政策;在軍事上,他開始用手中充裕的資金,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包括大量的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力爭要讓伊朗進入世界軍事前五。

然而,巴列維國王不知道,改革要一步一步來,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巴列維國王也沒有意識到,伊朗一片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伊朗的危機

放在其他國家,巴列維改革的過失最多也就是“操之過急”。但這裡是伊朗,伊朗95%的人信仰什葉派伊斯蘭教,政府過於西方化的改革無疑會刺激到宗教群體,引發一系列社會矛盾。

土地改革在伊朗獲得了95%以上的支援,但農民們很快發現,國王的土改實行的是“農商一體”的形式,他們必須把領到的土地地契換成股票,然後成為農業企業中領薪水的職工。農民們很失望,他們覺得:一樣是當打工人,我何必在你這農村合作社裡幹。於是,大批農民離開村莊,湧入城市尋找工作機會。城市的工業生產很快受到衝擊,人們對工作崗位的需求激增。

結果就是,國王振興農業的計劃遇到了很大麻煩,伊朗的農業產量,沒有像國王預料的那樣直線上升。工人階級也開始陷入內卷,壓力陡增,生活質量下降。只有為數不多的,充當國家門面的資本家得到了切實的好處。

社會的發展不該只著眼於經濟的繁榮。巴列維按照美國模式塑造現代化的伊朗,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脫節。比如,只追求發展的高速度,而忽略了國力的承受範圍,結果就是造成經濟嚴重失調。

以國王為首的特權階級在掌握財富後,學習起了西方紙醉金迷的生活方式,一時間,奢侈之風盛行,貪汙腐敗層出不窮。首都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社會矛盾、階級矛盾也在不斷激化。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國家強大隻造福了“高層精英”,並沒有惠及人民,底層民眾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由於經濟失調引發的通貨膨脹,甚至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相較於關注國家強盛,民眾更在意自己的生活質量,一味追求高速發展,犧牲底層人民的幸福,只會使民眾對政府日益不滿。

巴列維開放型的文化政策,引入了許多西方文化的糟粕,類似淫穢、色情、兇殺的報刊和影視作品開始盛行,酒吧、妓院、賭場、KTV遍地開花,衝擊著伊朗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引起了穆斯林的反感。

此外,巴列維還在宗教領域推行“政教分離”,限制或者取締宗教領袖的特權,將清真寺、宗教學校等收歸國有,然後推行西方的世俗教育。這便直接觸犯了什葉派阿訇(教師,學者)的利益。傳統的宗教信仰,斷然不會因為國王的一紙法令,就可以隨意更改,國王的改革陸續收到了社會各界的反對聲音。

為了維護統治,打壓異己,巴列維在美國的幫助下成立了秘密警察機構薩瓦克,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伊朗版的中情局。“中情局”活動猖獗,伊朗國內特務橫行,對國王改革不滿的政黨人員、宗教領袖,不是被關押就是被流放。

不知道國王為什麼敢這麼搞,在這個國家的國民中,穆斯林可是佔了95%的。國王這一手操作,幾乎把官僚階級以外的各個階層都得罪了一遍。成功地將自己推向了民眾的對立面。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人民對國王積怨已久,整個社會像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而將這個火藥桶點燃的,便是霍梅尼。

“神棍”霍梅尼

霍梅尼,全名阿亞圖拉·魯霍拉·穆斯塔法·艾哈邁德·穆薩維·霍梅尼。在登上政治舞臺前,他是一名神學院的講師,同時也是一名伊斯蘭教的頂級學者,主要負責在神學院教授哲學和伊斯蘭倫理,穆斯林都很尊敬伊斯蘭教阿訇和聖職者。

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佈實行“白色革命”。霍梅尼公開表示反對,面對國王的施壓,霍梅尼毫不畏懼,他帶著一幫伊朗的資深學者,批評國王違憲,指責他是“美國和以色列的走狗”。

後來,在伊斯蘭教的阿舒拉節上,霍梅尼又發表演講,將國王比作暴君耶齊德一世,聲稱如果國王一意孤行,國民終有一天會離開他。

兩天後,霍梅尼遭到拘捕。由於霍梅尼極強的宗教影響力,這次拘捕招來了全國為期三天的暴動。國王心悸,對霍梅尼由拘捕改為了軟禁。

1964年,巴列維給予了美國在伊朗軍事人員外交豁免權,引起了民眾不滿。霍梅尼再次開噴,抨擊國王“賣國”,與美國簽署的是“投降協議”,霍梅尼不出意外地再次被捕。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霍梅尼的做法受到了全國穆斯林的擁戴,如果處決霍梅尼,穆斯林必然會打擊報復,伊朗將陷入內亂,巴列維的政策也就無法繼續實行。伊朗總理曼蘇爾,試圖說服霍梅尼改變立場,被霍梅尼一頓痛斥。臉上無光的曼蘇爾扇了霍梅尼的耳光,可他不知道,這一掌下去,相當於在打全國穆斯林的臉。僅僅兩週後,曼蘇爾就遇刺身亡,疑似宗教勢力所為。

國王也怕了,招安招不來,殺又不敢殺,留又不能留,那就只能流放了。於是,巴列維派軍機將霍梅尼送到了土耳其,想讓他這個六十多歲的老同志自生自滅。

土耳其也是美國的小弟,不可能讓霍梅尼長期逗留。霍梅尼又來到了伊拉克的什葉派聚居地,受到了當地人的尊崇。這回,遜尼派領袖、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又坐不住了,要求霍梅尼離開。無奈,霍梅尼輾轉來到了法國,法國總統就此事與巴列維商議,巴列維的意思是:霍梅尼回到中東肯定會繼續搗亂,你們不要驅逐他,就讓他在那待著吧。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霍梅尼

於是霍梅尼就在法國住了下來,他對自己十多年的流亡經歷,和各國現狀進行了反思,整理出了一套全新的宗教治國理念。他將這些理念寫入了《伊斯蘭政府》一書,並出版發行。該書的傳播非常廣,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很多人伊朗人認為,因反抗國王而流亡在外的霍梅尼,是“能夠拯救伊朗的人”。小資階級把霍梅尼當作是傳統價值和商業的保護者,因為他反對獨裁。伊朗知識界把他當作具有戰鬥精神的民族主義者,城市工人也把霍梅尼,當作是實現社會公平、財富重新分配的希望。霍梅尼符合了伊朗各階級對一個領袖人物的期許。

崇高的威望,加上信徒的不斷造勢,又使得霍梅尼在伊朗宗教階層的地位,變得無法撼動。流亡期間,他不斷改進,昇華自己的理論,指導國內的教派人員,與倒行逆施的國王勢力做鬥爭,一切的一切,為霍梅尼回國掌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霍梅尼

伊斯蘭革命

1977年10月,霍梅尼的兒子逝世,支援霍梅尼的激進派分子發動了反國王的遊行示威。由於人們對巴列維國王的不滿,數月後示威者的規模就達到了上千人。

1978年1月,數百名學生和伊斯蘭領袖不滿政府操縱言論,也加入到了遊行示威的隊伍。政府出動軍隊進行驅逐,數名學生喪生。很多穆斯林團體紀念遇難學生,再次與政府警察發生衝突,造成了幾百人死亡(政府表示僅有10人喪生),於是,新一輪的示威活動在全國上演。到了1978年夏季,示威者已經以上萬人的規模,示威活動維持了4個月。

8月,國王為了抑制通貨膨脹,選擇了緊縮開支,工廠開始大面積裁員。再加上疑似薩瓦克所為的雷克斯劇院火災,抗議的力度突然加速,示威者的規模發展到數十萬人。10月,很多伊朗人開始認為,推翻國王是“可行”的,於是便發生了大規模的罷工行動,國家經濟陷入停滯,各個產業全面停工,癱瘓的經濟成為了壓死國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此背景下,宗教人士、自由黨派人士、民族主義者和激進派游擊隊,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結成了反抗國王的統一戰線,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12月,200萬人聚集在德黑蘭廣場,要求罷免國王,迎回霍梅尼。算上全國各地的遊行示威活動,示威者的規模已達到了600至900萬人,超過了全國人口的10%,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國王先後向示威人群請求,“留在伊朗”和“暫時離開伊朗”,都不被允許。

1979年1月16日,國王離開伊朗,舉國歡騰。兩週後,霍梅尼返回德黑蘭,受到了上百萬人的夾道歡迎。此時的霍梅尼不單是革命領袖,還是民眾心中“半神”一樣的人物。

國王已經逃走,士兵們也逐漸倒戈,加入了霍梅尼的隊伍。很快,游擊隊和倒戈軍在巷戰中,擊敗了忠於王室的部隊,皇權崩塌。在舉行了全民公投後,伊朗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成為了最高領袖,這場反對巴列維王朝西方化,推行伊斯蘭復興的革命,被稱為伊朗的伊斯蘭革命。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霍梅尼

巴列維的後臺,美國又在做什麼呢。原來,當時的美國剛剛退出越戰,美國民眾對戰爭很是反感,軍隊也不願再次陷入戰爭泥潭。恰逢70年代蘇攻美守,面對得到蘇聯支援的伊斯蘭革命,美國也不好直接出兵干涉。

再者,伊斯蘭革命進展過快。短短一年的時間,國王就眾叛親離,軍隊基本倒戈。巴列維時期發展的強大軍隊,一下成為了王朝的敵人,他們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不敢貿然出兵伊朗。

符合國情的才是好的

巴列維國王堅信他的“白色革命”能帶領伊朗走向富強,但他沒有意識到,過快的發展計劃已經超出了國家的現實,破壞了國家的經濟平衡。忽視穆斯林傳統思想的西方化改革,又將他推向了伊朗人民的對立面。“白色革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發展,但並未惠及普通民眾,也使得巴列維王朝難以避免的走向垮臺。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霍梅尼

霍梅尼上臺後,伊朗又成為了宗教國家,逐漸與西方走向了對立。1980年,伊朗與伊拉克爆發了兩伊戰爭,八年的持久戰嚴重消耗了伊朗的國力,伊朗逐漸從發達國家的行列消失。加上遭受美國製裁,伊朗的經濟陷入低谷。

令人意外的是,伊朗的民眾普遍擁護目前的政權。伊朗也發生過遊行示威,但與巴列維王朝時期的示威活動比,規模相當的小,伊朗政教合一的神權體制也沒有受到威脅。

擁兵數十萬的伊朗國王,為何被“手無寸鐵”的霍梅尼趕下了臺?

巴列維王朝的富有,掩蓋了很多伊朗民眾的貧窮。現在的伊朗沒有過大的貧富差距,民眾雖不富裕,但也不像巴列維時期那樣窮。大部分伊朗國民的伊斯蘭教信仰,讓他們對現在的國家體制,還是比較滿意的。

不是說西方的就一定是好的,國家發展也不能單單隻看經濟指標。至少對伊朗而言,霍梅尼創立的治國體系,更符合民眾的思想和意願。

分類: 國際
時間: 2021-08-18

相關文章

看到大街上睡著數十萬的解放軍,宋慶齡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

看到大街上睡著數十萬的解放軍,宋慶齡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
什麼是軍魂? 抗日戰爭中,我中華好兒郎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奔赴前線.面對敵寇,英勇無畏,前仆後繼.鐵骨錚錚,以血為祭,是為軍魂! 新中國成立後,從抗洪救災到地震救助,各種天災人禍,這些人民子弟兵永遠擋 ...

號稱“擁兵百萬”割據新疆的阿古柏,是如何被左宗棠輕易擊敗的?

號稱“擁兵百萬”割據新疆的阿古柏,是如何被左宗棠輕易擊敗的?
晚清百年曆史,割地賠款是主旋律,對外戰爭屢戰屢敗少有勝績,屈辱的歷史中,只有左宗棠收復新疆堪稱是一場完美的戰爭,是近代史上唯一的亮點,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 其實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遠道征 ...

政策利好不斷釋放 數十萬億級電商市場加速拓展
近期支援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利好不斷釋放.<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包括<"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電商行業管理系列標準規範以及支援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發展 ...

鄭芝龍擁兵20萬富可敵國,降清卻落得被斬首的下場,他錯在了哪裡

鄭芝龍擁兵20萬富可敵國,降清卻落得被斬首的下場,他錯在了哪裡
22歲的鄭芝龍可謂少年得志,他不僅繼承了顏思齊在臺灣開創的拓墾大業,勢力也不斷壯大:又繼承了華商領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業,成為當時海上最大的武裝集團的頭領,領導數萬人開始了亦商亦盜的海上生涯.但鄭芝龍對 ...

聶榮臻向毛主席狀告奸商,52年中央開始徹查,數十萬人被處分

聶榮臻向毛主席狀告奸商,52年中央開始徹查,數十萬人被處分
1951年12月,全國上下浩浩蕩蕩展開了一場運動,在這場運動中,我國不少黨政機關幹部得到了大範圍的清理,幾乎將僅四十萬人被得到了應有的懲治. 全國百姓歡呼雀躍,為這場運動的勝利紛紛拍手稱讚,他們大多揮 ...

太原會戰,林彪、劉伯承聯手伏擊日軍精銳師團,拯救了數十萬友軍
1937年10月底,太原會戰進入尾聲,日軍從山西省東面的娘子關沿著正太鐵路向省城太原挺進.駐守在太原北部忻口.大戰日軍板垣師團的衛立煌所部擔心腹背受敵,於11月2日退守太原. 從正太路推進的日軍以第2 ...

南京大屠殺時,數十萬被俘將士為何不反抗?一位老兵道出緣由

南京大屠殺時,數十萬被俘將士為何不反抗?一位老兵道出緣由
1937年12月13日,這注定會是一個令世世代代的中國人無法忘懷的日子.這一天,侵華日軍聲勢浩大地攻入南京城,在這座美麗的歷史古城開始了泯滅人性的大屠殺.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有多達三十萬的軍民死在 ...

“我爸媽是收廢品的!”女孩這句話為什麼獲數十萬怒贊?

“我爸媽是收廢品的!”女孩這句話為什麼獲數十萬怒贊?
最近,一個女孩的自我介紹火了. "我叫蔡暢,我性格非常好." "我一直有個外號,叫蔡胖,可以看出來我的體型......" 這是她的開場白,幽默又自信,下面的同學 ...

中東版的“重耳”如何成為伊朗的領導人

中東版的“重耳”如何成為伊朗的領導人
歷史中建功立業的人數不勝數,但是往往人到暮年都會缺乏鬥志了.不過今天這位主角62歲就在國外流亡,沒兵.沒錢.沒糧,但是十多年後卻當上了領導人,他就是伊朗最高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 霍梅尼 思 ...

兩伊戰爭:用最先進的武器打最原始的戰爭,8年時間打了個寂寞

兩伊戰爭:用最先進的武器打最原始的戰爭,8年時間打了個寂寞
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地區伊字開頭的國家,打了一場持續8年時間的"現代化"戰爭--兩伊戰爭. 當然,"現代化"單單是指武器的現代化.在戰略戰術的運 ...

厚黑學第七,韓信心不黑
韓信,性別:男,公元前231年人,幫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生前受封淮陰侯. 年少無名 韓信,年少時,家境貧寒,而且品行不端,既不能被推選去做官,又不會經營,只好常常跟著別人吃閒飯,人們因此大都厭惡他. ...

像死老鼠一樣被美國拋棄: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的流亡歲月

像死老鼠一樣被美國拋棄: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的流亡歲月
1979年1月16日清晨,伊朗國王巴列維緊急拜謁了老爸-巴列維王朝的建立者禮薩·汗的陵墓,隨後帶著王后和兒女們,匆匆登上了一架波音飛機,在德黑蘭上空依依不捨的盤旋了一圈,轉頭向西離開了伊朗領空. 巴列 ...

伊朗為什麼一定要反對美國?

伊朗為什麼一定要反對美國?
伊朗是美國在中東的死敵,為了核計劃, 這些年美國沒少制裁它.2015年,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大國好不容易達成協議,伊朗放棄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三年後,川寶宣佈退群,伊朗繼續搞濃縮鈾.睡王上臺,兩 ...

波斯帝國的前世今生——行走伊朗

波斯帝國的前世今生——行走伊朗
反思總結的進度跟不上旅行的腳步,自駕中國系列的文章剛開了個篇,整個五月.六月又跑去了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七月初,在伊朗旅遊局和當地機構的邀請下,前往伊朗考察.剛回來兩天,伊朗的國際局勢還 ...

伊朗首任總統 在巴黎去世
伊朗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的首任總統阿布·哈桑·巴尼薩德爾9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8歲. 巴尼薩德爾的家人在當天發表的一份宣告中說,巴尼薩德爾因長期患病,在巴黎東南部的薩爾珀蒂耶慈善醫院去世. 19 ...

錢多人不傻?1988年沙特高價買36顆東風-3導彈,到底是賠還是賺?

錢多人不傻?1988年沙特高價買36顆東風-3導彈,到底是賠還是賺?
中東,一片永不平靜的熱土. 由於"兩洋三洲五海"的特殊區位,中東自古以來就是孕育地跨亞非歐三洲大帝國的搖籃,各方勢力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讓中東成為世界上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而由於民 ...

土默特志(上卷)第二章第三節(三)土默特部眾的遷徙
1.西遷 阿勒坦汗曾率右翼諸部用兵西海(即甘肅.青海)地區.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阿勒坦汗第三次征伐衛剌特,徹底征服卜爾孩及其部眾,同時戰勝撒拉衛郭爾部,將ト爾孩之部眾賜於其侄岱青諾延(即永邵ト ...

衛紹王完顏永濟:昏庸到這種地步的皇帝,在大金王朝還是頭一回見

衛紹王完顏永濟:昏庸到這種地步的皇帝,在大金王朝還是頭一回見
(金章宗 完顏璟 ) 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 十一月,北方草原之上,草木蕭瑟,秋風凜冽. 在這一派肅殺之中,屹立在草原之上的大金王朝有大事發生--金王朝的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完顏璟駕崩了. 雖然這位 ...

劉邦是如何攻入關中的?

劉邦是如何攻入關中的?
劉邦能夠先入為主攻滅秦朝,受益於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項羽主導的鉅鹿戰役對秦軍主力的牽制.酈食其遊說陳留的成功和趙高引致的統治階層分裂.鉅鹿戰役為劉邦西進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酈食其的助益加快了西進的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