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秋收冬藏。秋冬季節,人體的毛孔是閉塞的,陽氣是向內向裡收藏的。再加上,有些朋友遵從”貼秋膘“、”冬天進補,春天打虎“的俚語進補,就很容易“上火”。因為冬天進補也要適度,過多的食用各種肉類,如牛肉、羊肉等,或者不辯證就擅自使用各種參類,甚至鹿茸、阿膠等,就會導致胃中積熱,出現煩熱。
相信我說的這種情況不少發生,尤其是現在,冬天室內都有暖氣,已經不太需要我們貼肥膘、進補來抵禦嚴寒了。所以,那些過度進補,過食肥膩的朋友們,就會胃中煩熱,出現口臭、口渴、牙齦出血、口腔潰瘍、大便秘結,於是保溫杯裡泡起了菊花茶。
這不,今天就有朋友問我,菊花怎麼選?他說,最近喉嚨有點幹,可能是吃火鍋吃上火了,沒辦法,冬天就好這一口,想著喝點菊花茶去去火吧,發現不太好選,藥店裡面有白菊、黃菊、貢菊、杭菊等,實在不好選,讓我給個建議。
菊花分類
其實,在中醫的眼裡,藥用的菊花,根據花的顏色不同,只分為白菊和黃菊。其他,根據產地不同和加工方法不同,細分的“毫菊”、“滁菊”、“貢菊”、“杭菊”、“懷菊”等,都可以歸到白菊和黃菊裡面。
黃菊和白菊各有偏性
菊花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可以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其中,黃菊花味苦,洩熱作用較強,偏疏散風熱;白菊花味甘,清熱之力稍弱,益陰之力較強,偏養肝肝明目。
黃菊花的主要產地在浙江嘉興、桐興,對於外感風熱初期的咳嗽、黃痰效果很好,比如,中成藥桑菊飲。白菊花的主要產地在安徽柔縣、語縣、渦陽和河南商丘,對於肝火上攻、肝腎陰虛、頭暈頭脹、煩躁、眼乾效果很好,比如,中成藥杞菊地黃丸。
但是,菊花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不要多喝。日常,黃菊花洩熱作用較強,入藥多見;而白菊花入茶更多見。所以,答案顯而易見,我讓我這朋友買白菊。
希望我的科普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也覺得不錯,不如轉發一下,讓更多的人看見。不管什麼問題,都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