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言: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冬季是各類根莖類食物大量上市的時節,那麼,冬至有哪些“根”值得吃呢?
白蘿蔔
冬季氣候很燥,每個人的火氣都很大、情緒也容易激動。尤其是老人的血管很脆弱,在這種氣候下,著點急血壓更容易升高,若是適當喝點白蘿蔔汁也可以清理內火,不讓情緒產生太多波動。
山藥
山藥是藥食同源的食材,《神農本草悟》就將它列為上品,稱其“主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現代營養學認為,山藥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而且,山藥鉀含量非常豐富,特別適合高鉀低鈉的膳食人群食用。
芋頭
芋頭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經,具有補益脾土,養胃補虛、除煩止渴等效果。
芋頭還含有鈣、磷、煙酸、皂角甙及特殊的黏液蛋白,不僅有利於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還能增強機體抵抗力。
蓮藕
藕生食能清熱潤肺,涼血行瘀;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補腦。
冬天吃藕,不僅能清熱潤燥,還能“上下通氣”,是順氣佳品。
冬筍
冬筍一向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
比起春筍和夏筍,冬筍營養更甚一籌,富含多種蛋白質、氨基酸、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能夠消食解膩、清熱通便。
並且,冬筍肉質尤其鮮嫩,用來紅燒、煲湯、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烹飪冬筍前,建議先放淡鹽水中煮5~10分鐘,可除去大部分草酸和澀味。
牛蒡
中醫認為,牛蒡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風利咽、消腫的功效。
另外,牛蒡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牛蒡甙、牛蒡酚等成分,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對於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有良好作用。
這些食物冬至也不能錯過
01
生薑
俗話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
姜味辛辣,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的寒氣,所以受凍的病人,就可以常喝薑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常見疾病。
注意,一是冬季吃薑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薑。
02
松子
冬季面板乾燥,老人易面板瘙癢,進食松子仁,能養液息風,滋潤肌膚,預防和輔助治療面板乾燥症。
同時,松子仁每百克含熱量681千卡,常食能給機體提供較高的熱量,對體虛者頗有裨益。
03
大豆
蛋白質是提升人體免疫力的基礎,在眾多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中,特別推薦每天吃一把大豆,即30~50克黃豆、黑豆或青豆等,輕輕鬆鬆就能攝入豐富的蛋白質,且不會額外攝入膽固醇。
04
肉類
在傳統觀念裡,雞肉、牛肉、羊肉都有較好的補益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群來說,冬至時節適當攝入肉類,可以改善機體不適,增強抗病能力。
冬至食譜
芝麻葉粉漿面
材料:麵條、芝麻葉、白扁豆、香蔥。
做法:
1.將芝麻葉用涼水泡製2小時後,下鍋焯煮撈出,湯汁備用;
2.蔥薑蒜下鍋,放入芝麻葉小火煸炒,再加入焯芝麻葉的水,燒製入味;
3.另起鍋,將發芽的白扁豆打製的粉漿下鍋煮至濃稠,下入麵條、芝麻葉,再在出鍋前放入鹽、香油、香蔥即可。
四喜餃子
材料:豬肉、豇豆、乾貝、玉米粒、青豆、木耳、胡蘿蔔丁、麵粉。
做法:
1.在絞好的豬肉餡裡面放入乾貝和豇豆,攪拌均勻,放在擀好的餃子皮兒上;
2.用餃子皮包住餡料,並在餃子裡面依次放入玉米粒、青豆、木耳和胡蘿蔔丁。
參歸羊肉湯
材料:羊肉150克,黨參、枸杞子各15克,當歸、生薑各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
做法:
1.羊肉洗淨,斬成小塊。其餘用料洗淨,生薑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吃法:吃肉喝湯。
功效:健脾養胃和中、溫中益氣止痛。
適用人群:適用於普通人群冬至或冬季進補。同時也適用於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者食用。
香濃雞湯粳米粥
材料:老母雞1只,粳米50克,蔥1根、姜1塊,鹽少許。
做法:
1.將老母雞去毛和內臟,切碎,洗淨,氽燙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爛取汁;
2.粳米淘洗乾淨,蔥洗淨切段;
3.姜洗淨切片,備用。取適量雞湯汁與粳米一同放入雞湯鍋中,再加入蔥、姜、鹽煮成粥。
功效:溫陽散寒、滋陰補腎。
適用人群:畏寒肢冷,腰膝痠軟,以及虛勞不足等人群。
紫蘇生薑紅棗湯
材料:鮮紫蘇葉10克、生薑3塊、紅棗15克。
做法:
1.將紅棗洗淨後去核備用;
2.生薑去皮切片備用;
3.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薑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中煮沸,再改用文火燉30分鐘,之後將鍋中的紫蘇葉和薑片撈出,剩下的湯繼續再煮15分鐘後即可。
功效:溫胃散寒、健脾消食。
適用人群:畏寒腹脹、食慾欠佳、神疲乏力人群。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