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露寒,先生再見!轉身卻是淚水潸然,這似水流年,我們不虧不欠。”
這是後世為盧慕貞寫給孫中山的《再見先生》裡的一句,這段歌詞並非出自盧慕貞之手,可它卻無比準確地將她與孫中山離婚時的心境,描摹到了“入木三分”的境地。
孫中山派侍衛官鄭卓和孫科拿著擬好的離婚信找到盧慕貞,是在1915年3月,此時,她年已48歲。
盧慕貞看了信後,不假思索地叫兒子孫科取過筆,在信上寫了一個“可”字。這個字的最後一筆是一橫,寫那一橫時,她的手微微顫了顫,所以那最後的“封口”一橫,有些往下走,沒錯,那一橫“不平”。
這個“可”字,代表她同意離婚。一旁的孫科和侍衛官都有些驚訝,盧慕貞大約看出來了,於是,她抬起已經因為脫髮而格外光亮的額頭道:
“阿卓,我確實幫不了手,我學識唔夠,更唔識英文,我又纏腳,行走也不方便,我點樣(這樣)可以幫先生呢!”
鄭卓聽到這番話立即紅了眼,他一聲不吭地看著那份離婚理由書上的“可”字,他恍覺那個字在不斷變大……
簽下這個字後,一旦正式手續辦完,盧慕貞與孫中山便不再是夫妻。這一切,是盧慕貞早已預見的。對於這即將發生的一切,她心裡有隱痛,卻並不覺得悲哀。
是啊,“成全”本身便是一件好事。
可是,做好事的人,永遠不會是那個最快樂的人。可說到快樂,過往與孫中山長達31年的婚姻,她又是否真的快樂過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盧慕貞並不肯定。
與孫中山結婚時,她是個年僅17歲的少女。如當時的多數男女一樣,他們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結婚前,他們兩家雖有交往,但他們二人卻並不認識。
真正認識孫中山,乃是在1885年5月26日的洞房花燭夜。蓋頭被揭開時,她眼前的是一個外貌俊秀、氣宇不凡的男子,他正用大而有神的眼睛望向她,那一刻,她覺得全世界只有她和他。
盧慕貞的容貌算不得出眾,她額頭很寬,這讓她的臉顯得有些大,自然地,她原本還端正的五官也因此顯得不那麼出眾了。
盧慕貞並未從孫中山的眼裡看出什麼來,她甚至看不出他第一眼見她時究竟“是悲是喜”。盧慕貞並不知道,孫家人著急給孫中山娶親的背後原因,乃是想透過婚姻“拴住”孫中山那顆不安分的心。
婚前,孫中山是父母和長兄孫眉眼裡的“問題孩子”,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他對清政府那一套恨之入骨,他對所有傳統的東西也有很大的牴觸,為此,他曾帶人將村裡的佛像推倒並一腳踩碎,平日裡,他的言辭間,也滿滿都是對各種事物的不滿。
可以說:革命者的形象,已經在18歲的孫中山身上顯現。
盧慕貞自小受傳統思想影響,這注定:她和他將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段看似“門當戶對”的姻緣,其實恰是“命運牽錯的線”。
盧慕貞的理想人生是“平安順遂”,是“和和美美”。然而,當這樣的理想迎面撞上“將讓中國發生翻天覆地鉅變的革命者孫中山”時,這場結合,註定將是錯誤。
人生沒有提前預見,盧慕貞也並不能預見自己和丈夫以後的人生。她只隨著命運之線的牽引,繼續著她的人生。
婚後僅僅三月,孫中山便回到了香港中央書院復學。在學校裡,因為博學多才,孫中山一直被人稱作“通天曉”。婚後的那三個月的相處中,盧慕貞已經隱隱察覺到:她的丈夫,與普通男子不同。
這種不同,體現在談吐間,也體現在他的氣度上。她發現:丈夫似乎對凡塵的諸事都不甚在意,可一旦碰到和政治相關的事,他整個人便會變得特別亢奮。
此外,盧慕貞還發現,丈夫對於男女之事似乎也並不大在意。沒錯,他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這上面。她想:他是個幹大事的人!但這個大事,究竟多大,她並不知道。
幹大事的人,往往會很忙,她的丈夫比她想象中還忙。他幾乎很少回廣東香山縣翠亨村老家,偶有信來,也很少提及她。她於是想:“幹大事的,都不能太兒女情長。”
後來,孫中山進入了雅麗醫校,盧慕貞便傻傻地尋思:“他將來啊,會是個醫生,醫生就是給人看病的!”這樣想著,她心裡覺得踏實極了,她甚至開始憧憬起她做“醫生太太”的日子來了。
孫中山進入醫校後不久,他的父親孫達成得了重病。公公病倒後,盧慕貞寸步不離地陪在左右,她每天為他親奉湯藥,其孝心讓整個孫家人都感動不已。
孫中山和大哥孫眉回鄉探望父親時,因親眼見盧慕貞用心照顧父親,他不禁對她好感倍增。這段時日裡,夫妻倆感情漸生。而病榻上的父親見此情景,自然也欣慰不已。
孫達成病逝三年後的1891年,盧慕貞生下了她和孫中山的長子孫科。兒子出生後,她和丈夫的感情也越發好了。期間的盧慕貞一度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有時,半夜醒來,若能看到丈夫和兒子都在身旁,她竟會高興得失眠。
孫中山不在的日子裡,盧慕貞一心操持著小家,她不僅把婆婆照顧得妥妥當當,還將嬸母程氏的生活也打點好了。可以說,孫中山能在外頭一心忙事業,與她的付出息息相關。
可盧慕貞畢竟是女人,夜深人靜時,經常得不到丈夫陪伴的她也會有情緒。不過,她畢竟不是一個被嬌慣的女人,她的情感也總是收著的狀態,她天生就是一個大女人。
大女人和小女人的區別是,大女人的精神更加獨立,她們更多地想到為男人付出,而不是依賴或者索取。
孫中山在醫校的成績很喜人,1892年,他取得了雅麗醫校第一屆畢業生的第一名,因為成績優異,他得了醫學博士的學位。
得知訊息後,盧慕貞自然跟著歡喜:她的丈夫,果然是人中龍鳳。這樣想著時,她便也越發努力地操持著家事了。
丈夫不在家的日子裡,盧慕貞每年都會給他縫製新衣服和鞋襪,而婆婆楊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是出自她之手。一針一線裡,她把思念縫進了衣服裡。
盧慕貞並不知道,在她一針一線縫製時,他的丈夫已經離她越來越遠,他甚至將長出一雙巨大的翅膀:翱翔向九天。
孫中山在醫校期間,經常和同學一起討論政局。畢業後,開始行醫的他,甚至還上書李鴻章,而這次上書,也成為孫中山一生革命生涯的開端。
1894年,28歲的孫中山抱著“冀萬乘之尊或一垂聽,政府之或可奮起”的希望,帶著他閉門寫了幾天的國事陳情書北上,想見見清政府中堂大人李鴻章。
然而,因為此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正在督師練兵的李鴻章卻對著引薦孫中山的人,揮了揮手道:“打完仗以後再見吧!”
上書失敗後,孫中山認定:清政府積弊已深,無可救藥。
轉身,孫中山便創辦了興中會,併火速辦了出國護照,他的宏圖大志就此展開,而這一步就是:“赴檀島、美洲,糾合海外華僑以收臂助。”
到檀香山後,孫中山便開始組織革命黨舉行起義。他甚至還說服了自己的大哥孫眉,因為對弟弟的救國之心感動,他決心傾盡全力支援弟弟革命。
就在孫中山準備起義這年,盧慕貞生下了他們的長女孫娫。兒女雙全讓孫中山心裡很欣慰,但這並未絲毫阻礙他的革命步伐,他甚至沒有想過革命是否會影響到他的家人,他的心裡已經只有天下蒼生。
已經沒有任何能夠阻止孫中山起義了。
1895年,29歲的孫中山預備在廣州組織第一次起義。然而,由於廣州起義的計劃已被滿清當局獲悉,這第一次起義失敗了。
起義被清政府鎮壓後,他們開始瘋狂緝拿革命黨人。孫中山在10月27日深夜乘船逃出廣州,因為形勢危急,經香山唐家灣到澳門時,他竟然沒來得及向老母、妻兒道別。
這一路山高路遠,這一路,孫中山便輾轉去了日本。
而此時,因為孫中山領導起義失敗,他的家人受到了牽連。他成為清政府“要犯”後,其家人自然受到誅連。幸虧,清政府官署書吏特意將孫中山老家“翠亨村”寫成了“翠微村”。若非如此,等待盧慕貞的,將是一場大大的劫難。
藉著書吏特意寫錯地名爭取到的時間,已得到訊息的盧慕貞和楊太夫人趕緊借了數十金打點了官差。這時候的盧慕貞比任何時候都著急,她終於知道丈夫在做什麼了。她一邊擔心丈夫的安危,一邊忙著帶一家老小逃難。
在興中會會員陸燦的幫助下,盧慕貞終於得以帶著四歲的兒子孫科和襁褓中的長女孫蜒,與楊太夫人、嫂嫂譚氏一起逃到了香港。之後,他們又經幾輪輾轉後,逃往了檀香山,並投奔大哥孫眉。
逃難路上,盧慕貞吃盡了苦頭。她的小腳被磨破了,她接連生產未恢復的身體,也因勞碌奔波留下了病根。好在,他們總算逃過了這場劫難。得知丈夫是扮了女裝才逃過清政府緝拿時,她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
自此,盧慕貞的人生被徹底改寫。此後的無數年裡,她一直和孩子們寄居在了長兄家,丈夫只偶爾才能回來看他們一眼。
1896年6月,孫中山遠赴歐洲進行革命宣傳。臨走前,他曾回到檀香山與妻子兒女團聚。這次短暫相聚,後來成了盧慕貞經常回想的過往。
送走丈夫僅僅幾個月後,盧慕貞就收到了丈夫被囚禁的訊息。此時的她,已經再度懷孕。
歷經九死一生獲釋不久後的11月12日,是孫中山30歲生日。正是在這天,盧慕貞生下了他們的次女孫婉。
孩子出生後,盧慕貞著急忙慌地電告丈夫,遠在英國的孫中山得知訊息後,自然欣喜不已。可此時,他卻為了國家和民族,不得不放棄回家慶祝。
盧慕貞在檀香山一共住了12年,期間,孫中山僅僅回來與她團聚了三次,這三次的團聚時間,她掰著手指頭算過,算來算去,竟也湊不滿一年半。
孫中山的身邊總是有女人相伴,這些女人都是心甘情願為他付出的女子,這些,盧慕貞早已知情。若說她在得知這些訊息時心裡沒有失落,那肯定是假的。可無妨,畢竟她看不見她們。丈夫也並未因為她們,而和她發生過不愉快。
1906年,孫眉因傾力支援弟弟革命,致經營的農場宣告破產。無奈之下,他只得在次年率全家遷居香港九龍。因為孫科尚在求學,盧慕貞只得揮淚告別兒子。
離開檀香山時,一向堅強的盧慕貞流淚了。她想到了這些年的艱苦生涯,也經由與兒子的分別,她想到自己和丈夫的數次聚散,她的心裡湧出一絲悲涼。
離開時,她的腳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沉重,她有太多不捨,而對於即將前往的遠方,她也有太多的不確定。此時,她已經是一箇中年女人了,因為操勞太多的緣故,即便不笑的時候,她的眼角也已有了明顯的皺紋。
在最想安定的年月裡,等待盧慕貞的卻依舊是飄零。
1910年7月,盧慕貞得知丈夫在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因為太過想念丈夫,且婆婆也已經離世,她決定帶著兩個女兒由九龍赴南洋。路上,拎著大小包一路奔走的盧慕貞感慨萬千,不知不覺,她這雙小腳竟來去了無數國家,這,是她原來並不曾料到的。
遠赴南洋與丈夫團聚僅僅幾個月後,孫中山再次遭到通緝,孫中山因此被驅逐出境。可憐,一心追隨丈夫的盧慕貞竟就這樣變成了南洋的“流亡者”。
那段時日,盧慕貞母女三人的生活,完全靠當地華僑集資供應,她們的生活費用是每月一百元。這個錢數,僅能保證她們不被餓死。
即便是這點錢,盧慕貞也憂心忡忡,她總擔心一轉眼:這點救命錢,也沒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第二天,正在美國籌集革命經費的孫中山,在報紙上看到了武昌被革命軍佔領的訊息,他心裡異常興奮、激動。隨即,他決心回國親自指導革命、組建共和國。
這次回國,途徑南洋檳榔嶼時,孫中山特地與盧慕貞和女兒們團聚了。因為時間緊湊,這次相聚,僅僅持續了三天。
當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推選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
盧慕貞得知這個訊息後,又驚又喜。不知道為何,“驚”、“喜”之後,她的第一反應是下意識地看向自己的小腳。她不自在地喃喃道“大總統”、“大總統”……
一個月後,盧慕貞和女兒們抵達南京與孫中山團聚。再見丈夫時,他的身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妻子,她自然有些不適。
在南京與丈夫共同生活的20多天裡,她這位“國母”只悉心照顧丈夫的生活,一切拋頭露面的場合,她能避免便儘量避免。
也是那些天裡,盧慕貞感覺自己離丈夫那麼近又那麼遠。她終於知道丈夫的“大業”了,看著那些來找他的中外貴賓,看著他們和他商討國事,看著他們討論救國救民,備受感染的她忽然覺得:自己是不是也該做些什麼。
可她能做什麼呢?人最可悲的是:你明明一直和一個人並排立著,可有一天,你卻發現你已經完全夠不著他了。
孫中山每天都很忙碌,他的腳步甚至都不曾停下,盧慕貞見了想說什麼,卻又不知該說什麼。所有“貴要”都對她滿是尊崇,這反而讓她感覺到莫大的精神壓力。她註定只屬於平靜、淡泊……
一個月後的3月25日,盧慕貞將女兒留給孫中山,自己單獨離開南京回了廣東老家翠亨村。沒人知道她為何突然主動離開,就連丈夫孫中山也不知道緣由。
其實,盧慕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離開。明明,自己那麼盼望團聚,可真的團聚了,自己又逃開了。
幾天後,孫中山竟辭去了臨時大總統的職務。盧慕貞得知訊息後分外吃驚,當年5月,孫中山帶著兩個女兒和秘書宋靄齡回到了翠亨村。此時,距離他最後一次離開故鄉,已經整整過去了17年。
僅僅逗留三天後,孫中山便帶著盧慕貞母女前往各地考察了。他們這次考察的重點是鐵路,他告訴她:“自己的理想,是要在中國修建20萬里的鐵路。”
一路上,盧慕貞和丈夫、女兒暢遊了名勝及前清宮殿名園,他們度過了一段難得的美好時光。那些日子,後來曾被盧慕貞反覆回想。
然而,她和丈夫的聚散,終究如雲煙。
1913年,隨著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的被刺殺,孫中山開始從事反袁鬥爭。1913年7月,孫中山發動討袁的“二次革命”失敗,他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盧慕貞這次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冷靜,她迅速投靠了當時在澳門定居的長兄孫眉。再次來到長兄家後,她恍覺: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正是在這年,盧慕貞失去了年僅18歲的長女孫蜒:她因患腎疾,久醫不愈,告別人世。
孫蜒是最像丈夫的孩子,她學習成績優異,她還考上了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女兒的突然離世讓盧慕貞痛苦欲絕,都說“痛苦的背面是超脫”,也正是女兒的離去,讓她慢慢看透了一些東西。經由女兒的死,她甚至覺得人生的生死,或許也只是一種解脫而已。
1915年2月,長兄孫眉辭世。孫眉離世時,心裡一直惦念的依舊是國家和人民,這種種,深深觸動了盧慕貞。大哥的過世,讓她對人生有了新的觸動。她甚至開始意識到:他和丈夫傾注所有的革命,當是孫家最大的事。所以,身為孫家人,只要是為革命,她也願意付出所有。
也正是因為這些心理變化,盧慕貞才會在丈夫遞來離婚書時,不假思索便籤下了“可”字。她確信:放手,讓一個能幫助丈夫的女人來做他的妻子,對革命和丈夫都是最有利的選擇。她甚至覺得:如果大哥還在世,他也會支援自己這麼做。
簽字不到半年後的9月1日,盧慕貞抵達日本東京商談具體的離婚事宜。
當革命黨人胡漢明、朱執信等極力反對孫、盧離婚時,盧慕貞竟站出來說:
“這些年,為了他的革命,我奔波勞碌、提心吊膽,這樣的日子我早不想過了,我只希望在家鄉安度。既然現有人照料身邊的生活,且有助於政治,我當然願意成全其事,答應與孫先生離婚。”
胡漢明、朱執信聽了,當即便不再說什麼了,既然她都如此堅持,作為外人,他們又怎好再說什麼呢!後世有傳言說孫、盧離婚案是盧慕貞主動提出,便也來源於此。
孫中山聽了盧慕貞的這段話,心裡也分外感動。那日,盧慕貞提出要和丈夫在密室商談。隨後,兩人在密室談了很久很久。
至今為止,也無人知道兩人在密室究竟談了些什麼。世人只知道,這是一場極其體面的離婚。而離婚後,孫中山和盧慕貞竟然真的活成了“一別兩寬”的模樣。
出密室後,盧慕貞與孫中山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全程,盧慕貞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悲傷,她在做這些時,竟好像是在完成一件大事,而且,這件大事還極其神聖。
9月23日,孫中山將盧慕貞送到了東京。隨後,她輾轉經橫濱回澳門,開始了旅居澳門孫公館的後半生。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和宋慶齡結婚。
此後,一直到孫中山逝世的十年間,盧慕貞偶與孫中山有書信往來。現存於世的書信,便有六封。讓世人驚歎的是,離婚後的他們,往來書信竟全如親人一般。他們所談,經常是家用、身體健康等等。若單純看文字,沒人能猜出:這是曾經相愛過又離婚的夫妻往來信件。
以下是孫中山在1916年12月16日,回給盧慕貞的一封信,這封信之前,盧慕貞曾針對“入股永安公司的事情”詢問意見。孫中山回信全文如下:
“科母鑑:十二月一日來函已得收到。你欲作永安公司股份,自可由你定奪便是。家費由陽曆明年正月計起,當每月寄一、二百元或半年寄一次也。我現下身體更佳,諸病悉除,可勿為念。此到並問各人平安。 科父字 十二月十六日”
這封信,大抵將兩人離婚後的具體境況描摹出來了:孫中山每月或半月寄家費,並互相詢問身體情況。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與孫中山離婚,恰是盧慕貞真正開始追隨孫中山腳步的開始。此後餘生裡,她竟一直努力如丈夫和長兄那般,憑一己之力去“幫人、助人”。
根據史料記載,盧慕貞曾支援家鄉辦學,她也曾傾盡全力接濟窮親。偶遇到有才學之士,她還會將他們舉薦到丈夫那裡謀事。
1924年初,孫中山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盧慕貞聞訊,即把自己養女的丈夫送去,隨後又動員和支援村中10多位青年投奔黃埔軍校……
1925年,孫、盧離婚十年後,孫中山在北京逝世,身在澳門的盧慕貞聽到訊息後悲痛萬分。她請人代表自己,發表了悼念孫中山的文章,文章裡,她稱孫中山為“偉大的精神、偉大的人格”。
孫中山死後,她特別叮囑兒子孫科:一定要尊重繼母。宋慶齡和孫科之間一直關係和睦,這背後,自然有盧慕貞的功勞。
抗戰爆發後,已回到老家的盧慕貞親自參加了抗日救國群眾大會,會上,她還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以鼓舞士氣。
194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在五桂山開闢了抗日根據地,曾多次派人到澳門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盧慕貞每次都給予了積極的支援。
盧慕貞還和孫中山姐姐孫妙茜一起,幫助抗日遊擊隊在澳門購買槍支彈藥、藥品和醫療器械,為將傷員送到澳門治療提供方便……
到此時,這個曾直言自己“幫不上忙”的女子,真真切切地為國家、人民做了實事了。
1947年8月,孫科返回澳門,將盧慕貞接回翠亨村,併為她舉行了為期十天的八十壽辰慶典活動,盛況空前。能在老家,辦這樣一場壽宴,無疑讓她欣慰不已。這樣的老年,當真也曾讓無數人羨慕。
因為她一生對人慈愛友善,她雖早已與孫中山離婚,可人們還是會尊稱她為“孫太夫人”或“盧太夫人”。
1952年9月7日,盧慕貞在澳門病逝,享年86歲。離世時,她沒有叫喚任何人的名字,只是,閉眼時,有一滴淚,從她的眼角滑落……
回頭看,盧慕貞和孫中山羈絆的一生,大約可以用《先生再見》裡的歌詞概括:
“故事越長,越讓人懷念,良辰美景奈何天……我的名字,是命運牽錯了線,姻緣太短,聚散如雲煙。山長水遠,先生再見!”
一句“先生再見”,是決絕,更是成全。如盧慕貞對孫中山這般的大愛,註定將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