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又稱“冬節”。
冬至這一天白晝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冬至之後,白天時間逐漸變長,夜晚時間逐漸變短。
“冬至三侯”
一候蚯蚓結
傳說中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雖然是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水為天一之陽所生,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冬至 · 傳統飲食
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喝羊湯:山東滕州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吃湯圓:潮汕、閩南地區吃湯圓。海峽兩岸的同胞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江南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冬至養生——“來春不生病”
溫水洗臉
很多人認為冬天應該用冷水洗臉,以增強免疫,縮小毛孔,緊緻肌膚,令肌膚摸起來緊繃細滑。認為冷水洗臉能提神醒腦,有助一天工作的開始,還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也有些人認為天冷就應該用熱水,必須尊重身體的需要,熱水也能讓毛孔開啟,清潔也會更徹底吧。而冷水洗臉會讓面板過敏,並且加速細胞的老化。
但其實,冷水和熱水都對面板有刺激性。水溫過冷(20℃以下)對面板有收斂作用,可鍛鍊肌膚,使人精神振奮,但長期使用過冷的水潔膚會引起面板血管收縮,使面板變得蒼白、枯萎,皮脂腺、汗腺分泌減少,彈性喪失,出現早衰,對面板滋養不利。
水溫過熱(38℃以上)對面板有鎮痛和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但經常使用會使面板脫脂,血管壁活力減弱,導致面板毛孔擴張,面板容易變得鬆弛無力、出現皺紋。
溫水最適宜:選擇溫水30°c對面板最健康,這種溫水,既能潔膚,又對面板有鎮靜作用,有利於面板的休息和解除疲勞,對面板無傷害。
睡前泡腳
睡前用40攝氏度左右的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迴圈,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
早睡晚起
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冬季適當地增加睡眠時間有利於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所以說,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對於冬季養生很重要。
對於現代醫學來說,早睡晚起的意義在於提醒大家,早晨不要太早出門鍛鍊身體,晚上也不要很晚了還在戶外活動。
冬季的清晨往往寒氣過重,且空氣陰霾、汙濁,並不像人們一貫認為的清晨空氣最清新。這時外出鍛鍊容易遭受寒氣、霧氣和濁氣的傷害,都可能誘發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等方面的疾病,老年人本身抵抗力較弱,如果太早外出鍛鍊,很容易引發疾病。因此,冬季應早睡晚起,使人們在第二天精力充沛地去進行工作和學習。
當然啦,雖說提倡“早睡晚起”,但也不是讓大家就睡懶覺了哈!睡眠時間過長和睡眠不足,都會導致精神疲勞和身體疲倦,致使代謝功能下降而危害身心健康。如果有條件,在冬季只需要比平時早1-2個小時起床,晚1-2個小時起床就可以。
另外,睡覺時不要蓋厚棉被,過厚的棉被人會有壓迫感,不能放鬆全身;厚棉被壓在胸上,會造成輕微的缺氧。
不能矇頭睡覺,會使空氣不流通,被窩陽氣不充足而使體內各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易誘發噩夢,醒來後會感到頭暈、胸悶、乏力、精神不振等。
穿衣適溫
天冷了,大家都開始添衣服了。
可是有時候我們穿多了就覺得熱,穿少了又冷,究竟怎麼穿才好呢?
冬季穿衣法則:
“內薄軟、中保暖、外防風”
內衣應以薄、軟棉織布為主。中層衣服不和面板接觸,屬於強保暖層,吸溼性要,羊毛、羊絨、棉布面料最合適。上衣可以穿羊毛衫、羊絨衫、棉線針織衫,下身可以穿羊毛絨褲;外衣要以防風為主,迎面要緻密,不買毛線編織的衣服。
“顧兩頭腿要厚,腰別露”
兩頭指的是頭和腳。人體熱量大部分從頭部散發,所以出門一定要戴上帽子,最好能遮住額頭,風大可以選擇防風的皮帽。
頸部受寒可能引發血管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所以一定要戴圍巾或穿件高領衫,尤其不要讓脖頸後面暴露在外。
棉鞋鞋底要厚,鞋頭尖,鞋幫低,鞋底薄都不利於足部保暖。腿部是冬季保暖的重中之重,下肢保暖好,全身暖和,這也是建議老人穿衣“上裝要薄下裝要厚”的原因。
定時開窗
天氣寒冷,很多人不願意開門開窗,加之現在家庭安裝的空調越來越多。在空調房間內,往往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空氣流通不良。同時,室內外溫差較大,還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內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
因此,需定期開啟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細菌的滋生。
快把這份養生指南
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
冬季養生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