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北部灣事件爆發,越南戰爭從特種戰爭升級為區域性戰爭。隨後,美軍出動兩個營的海軍陸戰隊在峴港登陸,空軍也出動數百架戰機轟炸越南北方,戰火一度燒到中越邊境。
1960年代初,中蘇關係逐漸惡化,雙方多次發生邊境爭端,蘇聯一度揚言對中國發動核打擊。面對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的軍事壓力,中國啟動了廣泛的備戰活動。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爆發,儘管中國取得了勝利,但是印度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援下,並不服氣,中印邊境的緊張形勢並沒有得到緩解。
此時,我國一度面臨險惡的周邊環境,在東南、北方和西部都存在戰爭的威脅。而全國人口、工業又過於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容易遭到超級大國的空襲破壞。
整個東北重工業區處於蘇聯轟炸機和導彈的攻擊範圍,華東的工業區又暴露在美國航空母艦的打擊範圍內,一旦戰爭爆發,整個國民經濟將陷入癱瘓,後果不堪設想。而西南、西北等內陸地區工業基礎薄弱,交通條件落後,整體工業佈局存在明顯的“東重西輕”。
根據對蘇聯衛國戰爭經驗教訓的總結,毛主席認為:“如果爆發戰爭,沒有強大的後方工業基地是不可想象的。”
“三線建設”就是希望改變這個局面,以備戰備荒為目的,把東南沿海的能源、航空、兵器等工業遷移到西南、西北地區,再建立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原來在鄧小平的主持下制定的第3個“五年計劃”,也把工作重點從“解決人民吃穿用”轉移到三線建設上。
1965年,“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成立。鄧小平在會議上專門強調:“從國防戰略佈局上考慮,要把國家的投資用到三線兵工建設上,用到研究導彈、原子彈上,還要做好超級大國使用原子彈把我們的沿海地區打爛的準備。”
作為國家總體戰略工程,三線建設主要集中於軍工業和重工業,貫穿整個三五計劃,最終經歷了3個五年計劃。
三線建設啟動後,鄧小平多次前往西北、西南考察三線建設部署,在重慶、攀枝花、昆明、蘭州等地都留下了足跡,深度參與了三線建設的規劃。
西南三省和西北四省是三線建設的主要範圍,但主要的大型專案還是位於秦嶺以南、青海西寧以南地區。其中鋼鐵工業以攀枝花和酒泉為兩個鋼鐵基地,煤炭工業以貴州六盤水為煤炭工業基地;成都為輕工業、電子工業和航空業基地,綿陽、廣元為核工業和電子工業基地;重慶為兵器工業基地,包括涪陵的816核工廠;貴陽則建設光電工業和一部分飛機工業。
成昆鐵路是三線建設的中心。成昆鐵路沿線輻射範圍廣袤,包括四川、雲南的7個城市、50餘個縣。鐵路支線和公路四通八達,企業星羅棋佈,形成了以攀枝花為中心的大西南經濟佈局。
據不完全統計,從1964年到1980年,中國在三線建設的中西部地區投入了人民幣2000億元,建設了1000多個工礦企業、基礎設施和科研機構。幾百萬工人、士兵、幹部和知識分子,建成了成昆鐵路、攀枝花鋼鐵基地、六盤水煤炭基地等大型專案,使一批沒有工業基礎的西部城市實現了工業化。
在加緊備戰的要求下,三線建設規模過大,超過了當時國家的承受能力。部分專案資金、裝置、原料難以到位,被迫多次中途停工停建,工期越來越長,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過於分散的佈局,也給管理和效率上帶來很多困難。一些新建專案沒有經過嚴格、充分的論證勘察就倉促上馬,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例如陝西漢中飛機工業基地,下屬20多個單位分散在7個縣,光是運輸零部件就需要汽車往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而且員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位於重慶涪陵山區的川東造船廠,原本投產後負責製造常規動力潛艇。但潛艇下水後無法在長江下潛,需要由拖船拖到2000多公里外的長江入海口才能下潛,對武器驗證極為不利。
進入1980年代後,與60、70年代相比,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已經大為好轉。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中國南方和沿海不再有大的戰爭威脅。1982年,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發表“塔什干講話”,被認為是改善對華關係的訊號。戈爾巴喬夫上臺後,蘇聯在全世界範圍內戰略收縮,中蘇關係逐漸緩和。
作為三線建設的重要決策者和規劃者,鄧小平開始重新考慮三線建設的問題。他認為:“三線建設的決策是根據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觀點出發的。而現在看來,在一段較長時間內不發生世界大戰是完全有可能的。”
1984年,隨著百萬大裁軍決策的公佈,三線建設在國家戰略上也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鄧小平叫停三線建設,並非對三線建設完全否定。而是要求三線企業服從國民經濟建設大局,進行關、停、並、轉、遷的多種調整。
比如重慶嘉陵機器廠,原來是製造坦克等軍用車輛,轉型為摩托車生產商。綿陽的一家軍用電子元件廠,從軍品改為生產電視機,發展成為後來的長虹集團。
儘管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三線建設決策和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從軍事角度來看,三線建設發揮了預期的效果。在外部超級大國的核威脅下,把軍工產業分散到大西南的崇山峻嶺,使任何企圖核訛詐的國家都必須三思而行,因為無法在第一波核打擊中就全部摧毀中國的軍工能力。
三線建設本身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不僅改變了西部地區落後的面貌,還有效的縮小了東西部差距。西南三省被高山峽谷、大江大河與世隔絕的地區,也開始步入工業化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線建設時期積累的工業設施和基礎設施,也為後來的西部大開發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