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安宇飛 每經編輯:陳俊傑
12月20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周拉開序幕,論壇周以“科技創新 綠色發展”為主題。今日上午舉行的2021中國“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論壇,以“尋找隱形冠軍,擁抱時代機遇”為主題,探討“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路徑等話題。
論壇上,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表示,專精特新企業要“敢做”、“先做”、“快做”, 做任何創新的工作都要拿出“首戰即決戰”的理念。
“作為一個科技創新、科技引領的中小企業,還要深刻意識到‘場景比黃金更重要’。科技創新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類的工作、生活,只有深入到場景、沉澱到場景之中,才能發現使用者真正的需求。”陸川說。
據瞭解,國星宇航是一家AI衛星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入選了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已構建自身顛覆性技術
近年來,全球商業航天市場迅速發展。華泰證券一份研報指出,隨著火箭回收技術、一箭多星、衛星載荷工業化製造等關鍵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以 SpaceX、Blue Origin為代表的一批商業航天企業在衛星通訊、太空旅遊、自動駕駛,甚至火星移民等領域的不斷探索,全球商業航天市場有望在未來十年迎來快速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一批中國民營火箭、衛星及應用公司也在快速發展,其中就包括國星宇航。陸川表示,公司從2018年成立至今只有3年多的時間,但已經構建了自己的顛覆性技術,包括低成本、快響應的衛星研製技術體系,星際協同全棧AI技術體系,和麵向未來的空間網路技術體系。
“我們國星宇航的業務邏輯是造衛星,但不賣衛星,只使用衛星。我們希望用自己研製、研發的衛星構建一個網路,透過這樣的網路,為使用者提供低成本、零門檻衛星網際網路資料服務。”陸川說。
從具體業務領域來看,國星宇航主要有三大方向。陸川表示,第一個方向是碳中和,公司用衛星來服務碳排、碳匯的檢測和確權;第二個方向是數字孿生,透過衛星網際網路的衛星影像資料服務,為城市提供週期性的數字底座的實時更新;第三個方向是承擔社會責任,和媒體合作衛星融媒體的新視角服務。
據瞭解,國星宇航承擔了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重點任務”中AI衛星智慧網路的‘揭榜掛帥’任務,並在去年成功完成驗收。今年8月,國星宇航的“AI衛星網際網路園區運營服務平臺”專案還入選了工信部公佈的“2021年新型資訊消費示範專案公示名單”。
場景比黃金更重要
“專精特新”是國家為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而實施的重大工程。
“專精特新”企業如何發展?陸川認為,要做到“敢做、先做、快做”。如果不敢做,不敢為人先,就很難做到創新和特色。如果不先做,就很難佔據發展的首位優勢。如果不快做,就會喪失時間優勢。
“所以國星宇航經常說‘首戰即決戰’, 做任何創新的工作、業務的工作,都要拿出這樣的理念,敢做、先做、快做。”陸川說。
同時他還認為“特色是方向”,在做企業時要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差異化發展。
陸川稱,作為一家科技創新、科技引領的中小企業,要深刻認識到“場景比黃金更重要”。他認為,科技創新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類的工作、生活,假設公司的技術和產品不能直接觸達到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直接觸達使用者,那麼這種創新和業務的價值都要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我們需要深入到場景、沉澱到場景之中,才能發現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去解決問題。我們希望在更多的場景,在大家的各種密切的、高頻的工作生活場景中,使用到國星宇航的能力、技術、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持續、穩健的發展。”陸川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