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晚點財經》 管藝雯 龔方毅
上週,參加阿里巴巴年度投資者日活動的基金經理和分析師,聽阿里的高管們談了兩天公司的現狀和未來預期。
這家聘用二十五萬員工、業務覆蓋中國近十億人的大公司仍是中國經濟最佳觀測面之一。這次,他們展現出積極的一面。
阿里巴巴圍繞三個戰略 —— 以提升低線城市電商滲透率為主的內需戰略,以提高 Lazada、Trendyol 等海外電商滲透率為主的全球化戰略,和以發展阿里云為主的高科技戰略 —— 來實現增長,為此阿里將繼續投資。
“過去我們曾多次遇到並克服巨大的挑戰,” 阿里巴巴現副 CFO、即將成為 CFO 的徐宏說。“今天,我們同樣相信,透過著眼於長遠、並務實處理當前問題,我們將成功實現持續、持久的增長。”
今年對阿里巴巴來說極具挑戰。在最近一個公開資料的季度裡,阿里巴巴核心收入增速低至個位數、稅前利潤大跌六成、管理層還少見地調低了財政年度的收入預期。
最不被市場看好時,阿里巴巴市值跌到 3000 億美元出頭,已經回到 2017 年 6 月的水平 —— 那時阿里巴巴剛結束當年度的投資者日活動,集團 CEO 張勇說希望到 2036 年服務全球 20 億消費者。
四年後阿里要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它已經 22 歲,比同行遇到更多組織、戰略和監管方面的挑戰。為阻擋下降趨勢,它所做的不管以後成敗與否,都對行業具有參考價值。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徐宏說。以下是阿里的進攻策略:
以提升低線城市電商滲透率為主的內需戰略
國內電商業務是阿里的基本盤,最主要的現金流來源。面對投資者關於阿里今天如此大的使用者規模,未來增長引擎在哪的提問,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張勇給出了三個答案。
首先是從下沉市場獲得新使用者增長。阿里在一二線城市滲透率高達 99%,三線城市 81%,但四線及以下還有較大空間,滲透率僅 71%。
其次是擴大消費品類。今天人們越來越習慣在網路上購買服飾、消費電子等產品,但食品生鮮、旅遊、健康、家居等領域的數字化滲透率還很低。這一現狀在下圖有充分體現。
圖注:橫座標代表特定品類在阿里中國年度買家的滲透率;縱座標代表特定品類 GMV 在市場整體規模的比重;氣泡大小代表該品類中國零售市場規模
最後是幫助平臺上的商家服務消費者,包括消費者運營和商品運營的能力,今年以來,淘寶天貓平臺陸續推出生意參謀等商家運營工具免費等超過 30 項商家扶持舉措,阿里稱已至少為商家降低經營成本約 150 億元人民幣。
張勇說今年 9 月底阿里在中國的年度買家為 9.53 億、人均消費 8400 元 / 年,年度超過 7000 元 ARPU 的使用者留存率超過 98%,2000-7000 元的留存率 96%,小於 2000 元的留存率 66%。
他預計按現在的增長速度,明年三月底阿里的年度買家數量就能跨過 10 億。
面對中國零售市場面臨的壓力(疫情、宏觀、監管、競爭),張勇已經多次強調了阿里的獨特優勢是 “最完整豐富” 的消費者應用矩陣,滿足使用者的剛需和偶然性或者情感性消費。在剛剛過去的 11 月財報電話會上,張勇也說 “淘寶的優勢在於使用者心智,是一個純粹為消費而服務的陣地。今天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只能從某一個特定角度滿足消費者,但淘寶可以從所有角度滿足。”
今年 7 月新上任的阿里生活服務板塊分管大總裁俞永福在他的演講中指出,中國現在的本地生活仍處於發展的早期,上半場大家精力在規模(使用者和產業),下半場的重點將轉向以效率為核心,“我們認為本地生活的使用者規模,誰能達到 3 億 DAU(日活躍使用者數),上半場會結束轉入下半場。”
目前,不管是阿里的生活服務板塊還是美團,距離這個資料還有相當長的空間。
以提高 Lazada 等海外電商滲透率為主的全球化戰略
12 月 6 日,阿里宣佈升級多元化治理的組織戰略,形成 “中國數字商業板塊” 和 “海外數字商業板塊”,分別作為內需戰略和全球化戰略的組織保障。
海外商業板塊中,在截至 9 月的一年裡,該業務的支付 GMV 達到 441 億美元,支付訂單同比增長超過 60%。這些市場覆蓋了全球約 200 個國家和地區,目標人口總量約為 12 億,電商滲透率相對較低,線上使用者數量不持續增長,在阿里看來,該業務將成為其增長的關鍵引擎之一。
2022 財年上半年,包括 Lazada、速賣通、Trendyol、Daraz 和阿里巴巴國際站在內的海外商業收入同比增長 41%。截至 9 月,速賣通、Lazada、Trendyol、Daraz 的 MAU(月活躍使用者)已分別位列全球 TOP 20,它們加總後的 MAU 位居全球第四,加總後的 GMV 排在全球第六。
但無論是這些市場的整體規模還是阿里自身的滲透率,都仍處早期。阿里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東南亞市場的電商滲透率僅為 11%,Lazada 年度買家數量在當地網際網路使用者中的滲透率也只有 34%;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電商滲透率為 12%,阿里體系的年度買家滲透率僅 15%。
在 12 月初的組織調整中,大淘寶(淘寶、天貓、阿里媽媽)原總裁蔣凡被調任負責新成立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他在投資者大會上回答分析師其對新崗位的期待時說,自己剛加入阿里時,國內業務的 GMV 剛破 1 萬億,而現在達到了 8 萬多億的體量,他看到阿里目前在海外市場也正處於這樣一個初期階段。
“我希望能夠把過去這麼多年在國內的經驗、看到的一些成功或者說各種總結,可以未來在國際化戰場裡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需要整個集團集中資源、要統籌考慮的一件事情。我認為(全球化戰略)也是阿里整個未來十年、二十年增長最重要的一個戰略。”
以發展阿里云為主的高科技戰略
張勇關於高科技戰略的分享沒有太多資料和目標,更多是強調阿里雲和科技的豐富能力,用了很多專業術語。
大致意思是阿里一方面會持續突破關鍵底層技術,比如儲存、計算、安全、晶片等;另一方面會依託雲釘一體的戰略,為包括網際網路、零售、金融、交通、製造業等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在截至 9 月的過去一年,阿里雲的收入為 690 億元,同增 37%,其中非網際網路行業客戶的收入貢獻為 49%,已經接近一半;且在東南亞市場,阿里雲的收入增速超過 60%。
以這三種戰略為基礎,投資會繼續而不是收縮
阿里在今年第一自然季的財報電話上首次提出要將阿里所有的新增利潤全部進行再投資,量級在數百億元,這意味著阿里要像個創業公司一樣,在有潛力的業務領域加大投入,而非追求利潤增長。過去一年,阿里在社群團購、新零售、本地生活、淘特、Lazada、菜鳥等新興和增長業務上共計投資了 559 億元。
在對外併購和投資上,阿里依然聚焦兩個方向,即為現有業務創造價值和發現未來的機會。徐宏稱,在世界快速變化的背景下,投資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
從為現有業務創造價值的維度,阿里聚焦於三個方面,包括使用者獲取和增加新供給(比如投了怪獸充電、瑞士的旅行零售集團 Dufry Group)、提升使用者體驗(跨境物流履約平臺文鰩科技、小豬民宿、享道出行)和業務數字化(高鑫零售、樂言科技、專注外貿 CRM 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OKKI)。
阿里選擇從兩個維度發現未來機遇,一是圍繞其三大戰略(內需、全球化和高科技);二是把握未來趨勢,包括經濟增長、社會變遷和顛覆性創新。比如投資了智己汽車、送餐機器人公司擎朗智慧、醫療資料公司零氪科技等。
最後附上阿里巴巴最新的營業資料,截至 2021 年 9 月底的一年(以下均為該統計週期):
- 阿里集團在全球新增 2.3 億年度買家至 12.4 億,在中國市場新增 1.25 億年度買家至 9.53 億,接近阿里服務中國 10 億消費者的目標;在海外市場新增 7800 萬年度買家至 2.85 億。
- 阿里集團總營收 8150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9%,刨除高鑫零售並表影響的收入增速為 25%。海外商業和雲計算加起來對阿里的收入貢獻約 16%。
- 其中中國商業板塊(中國零售、中國批發、菜鳥、本地生活等)營收 6500 億元,同增 41%,刨除高鑫零售後為 24%;海外商業板塊營收 580 億元,同增 47%;雲計算營收 690 億元,同增 37%,其中非網際網路行業客戶的收入貢獻為 49%。
- 在不考慮利息、所得稅、攤銷等費用的情況下,阿里實現盈利 1536 億元,擁有自由現金流 138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