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分裂的罪魁禍首是希特勒,是他的狂妄,讓把德國帶進無底深淵,也讓德國分裂了將近半個世紀。
戰後的德國,被蘇聯和美英法等國分別佔領,德國從此分裂。
1990年,受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局勢影響,東德也發生劇變。
最明顯的標誌,是柏林牆倒塌、德人民議會舉行首次自由選、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
在此背景下,德國統一程序加快。
同年10月,東德統一社會黨領導人變更,新上臺的克侖茲宣佈進行“徹底改革”,正式與西德政府接觸。
1990年,兩德政府給美蘇等國的壓力越來越大。本來蘇聯表示,只要德國不加入北約,蘇聯就不會干涉德國的統一。但是兩德合併後,新德國勢必是北約成員國,隨後,德國總理科爾向戈爾巴喬夫許諾了大量好處,包括德國一次性向蘇聯提供200億馬克的無息貸款,並且還有大量的物資援助等等。這最終讓戈爾巴喬夫選擇了妥協。
1990年9月,英、美、法、蘇和兩德代表在莫斯科進行了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
1990年10月3日,東西兩德終於完成了統一。
眾所周知,德國統一不是對等談判,而是東德加入西德。
因為統一前,東德國家人民軍退出華沙條約以及相關若干組織;而西德依舊是北約成員。
雖然德國統一後,領導人由德國人民選舉產生,但統一後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而且統一後的德國,實行的是西德的社會制度;原東德的軍隊也全部解散,保留了西德軍隊。
所以事實上是東德併入西德,或者說是西德吃掉了東德。
既然如此,為什麼統一後的德國首都不是原西德的首都波恩,而是在東德首都柏林?
柏林並非東德獨佔,西德也有一份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當時的柏林,並非全部屬於東德。
因為德國發動二戰給人類帶來的教訓太慘痛了,同盟國心有餘悸。
為了防止德國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再給人類帶來災難;德國戰敗前夕,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提議下,同盟國決定肢解德國。
初步肢解方案是,將德國分為4個部分,由4國分別佔領,每個地區都是一個獨立國家。
德國投降後,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於1945年6月5日,在柏林正式宣告把德國分成 4個部分,東區歸蘇、西北區歸英、西南區歸美、西區歸法。"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佔領。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併為一部分,在該區域實行統一管理。
至此,柏林分為兩個部分,其中由英、法、美佔領的柏林西部叫西柏林,由蘇聯佔領的柏林東部的叫做東柏林。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控制區的制憲會議透過《基本法》,在美英法佔領區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同年10月7日,蘇聯宣佈在其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以東德為柏林首都;德國從此分裂為兩個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走上了不同道路。
當時的柏林被分為東西兩塊之後,西柏林處在東柏林的完全包圍下,成為一塊不折不扣的飛地;如果到時候蘇聯翻臉,西柏林將完全被封鎖。
假如蘇聯和在德國跟西方開戰,要不了幾個小時,蘇聯軍隊就會長驅直入佔領西柏林。
事實上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蘇聯真的就掐斷了西佔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
如果不是美國實施大規模的空運,西柏林真的就淪陷了。
在此背景下,將柏林作為西德首都,從安全形度講,顯然不太合適。
所以,西德當時並沒有定都柏林,而是將事實上的首都選在波恩。
和柏林相比,波恩的城市規模確實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從歷史底蘊上來說,波恩則毫不遜色。
波恩有著2000年悠久歷史,從13世紀到18世紀,一直是科隆公國首府。
作為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恩作為西德政治中心顯然非常合適。波恩位於德國的西部,與柏林之前有500公里左右的距離,有一段廣闊的戰略緩衝地帶。
萬一蘇聯翻臉,西德至少還有比較充足的反應時間。
1949年11月,聯邦議院進行投票,以200:176的結果,確定波恩為西德首都。
儘管如此,柏林的西部還屬於西德;既然柏林是東西德分開佔領,就無所謂誰對誰讓步。
那麼,為什麼統一後的德國,又重新選擇柏林作為首都了呢?
柏林面積大
柏林的面積880平方公里,波恩面積只有490萬平方公里。
波恩發展空間有限,柏林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德國作為歐盟的排頭兵,發展潛力巨大。
但如果沒有足夠的面積,就會限制德國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波恩作為西德首都已經存在40年左右,多多少少存在著基礎設施老化;土地資源短缺,人口與土地的矛盾越來越大;境問題也愈加突出,區域性空氣汙染也越來越嚴重。
當年哈薩克遷都,也是因為出現上述問題。
如果遷都柏林,上述問題就不復存在,不用重蹈哈薩克覆轍。
定都柏林是投票決定的
德國統一雖然是東德主動要求加入西德,但德國沒有經過戰爭而是和平統一的,兩德不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關係。
所以定都在什麼地方必須要充分考慮東德人民的意願,不能霸王硬上弓。
那樣的話,東德人就會有不滿情緒,覺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兩地人民之間的鴻溝只能越來越大,不利於德國經濟發展。
統一對德國人民來說,是件值得慶賀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大煞風景,影響社會和諧。
需要指出的是,新首都在什麼地方,兩地人民想不到一塊,雙方的爭論非常激烈。
柏林比波恩的歷史更輝煌:
從十八世紀初到十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它是普魯士王國的首都。
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它是德意志第一到第二帝國的首都。
在20世紀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
總而言之,柏林見證了德意志民族的成長。
因此,在東德人看來,柏林毫無疑問應該是德國的首都。
可是西德人並不這樣認為,一些西德人不支援將柏林作為德國首都。
由於美國的扶持,也由於東德制度有問題,西德的各個領域的發展遙遙領先於東德。是東德人哭著喊著要跟西德統一的。
如果把首都定在原來東德首都,似乎是西德要求統一的,西德人面子上也說不過去。
而且東柏林基礎設施落後,如果遷都的話,肯定要大興土木,往裡面砸錢。
本來東德併入西德,西德就要對其進行輸血,再定都柏林更要投入巨資。如此一來,顯然要大費周折,西德人的生活肯定要大受影響。
而且柏林曾經是希特勒第三帝國的首都,希特勒搞軍事獨裁。實行特務統治。迫害德國反戰人士都是在柏林進行的,容易勾起對往事的痛苦回憶。
繼續把柏林做首都嗎,不但會勾起德國人關於那場戰爭的痛苦回憶,也會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對德國產生誤解,覺得德國沒有決心跟納粹切割、告別。
不過,西德人並非鐵板一塊,也有不少西德人支援定都柏林。
柏林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得上是世界級頂級城市。
同時,柏林還是歐洲大陸的航空與鐵路交通樞紐,更是歐洲乃至世界的全球焦點城市之一
無論是從文化底蘊還是戰略角度來看,德國都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跟柏林相提並論,不能因為希特勒在這裡統治過德國就將它排除在外,那樣太不公平。
定都柏林,雖然大興土木,卻等帶動整個東德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促進就業,而且還顯示兩德平等,消除東德人的自卑感和不滿情緒。
反對和支援柏林作為首都的人固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既然爭執不下,民主投票程式就起作用了。
民主投票雖然不是最好的方式,卻是最不壞的方式,沒有比它再公平的方式了。
1991年6月,德國議會就新首都的問題,進行了一輪投票。最終,柏林以338票贊成,320反對的微弱優勢,正式成為了德國的新首都。
投票結果出來後,反對遷都柏林的人儘管心裡難過,但是也不再堅持,尊重投票結果。
在之後的十年中,聯邦政府的各個機構開始陸續從波恩遷往柏林,到1999年底德國政府的各主要機構都搬到了柏林,但是波恩依舊保留了有6個聯邦部門,包括國防部依舊留在波恩。
時至今日,波恩仍是德國的第二大政治中心。
不過畢竟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為了儘可能照顧這些人的情緒,在投票之後,兩德領導人簽訂《統一合約》裡面寫上了:“德意志蘭首都為柏林。議員及政府所在地問題將在德意志蘭統一確立之後決定。”
不管怎麼說,沒有一個城市天生就是首都,一個城市定都什麼地方也不見得就能左右國家興亡。
如果當時沒有選擇柏林做首都,德國一樣高速發展。
不過現在看來,定都柏林對德國來說確實是最佳選項,一可以消除東德人的自卑和不滿;二可以促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三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