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玄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朱高旭是朱棣的兒子,朱棣也是明玄宗朱瞻基的叔叔。
朱瞻基卻把舅舅放在銅缸裡活生生地煮。
雖說千百年來,血肉之軀為皇位而破,卻屢見不鮮。
但是,根據史書記載,朱瞻基並不是暴君。
他為什麼要如此殘忍,將自己的舅舅朱高旭處死?
朱高旭不幸出身於皇族,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熾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
為什麼說他不幸,因為他不會轉世。
在長子繼承製的封建社會,長子沒有皇位的繼承權,這意味著一個人的生死命運必須任人擺佈,顫慄地活著。
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像李世民那樣發動一場血腥政變。
但因為名字不對,類似政變的成功率太低了。
所以我們說朱高旭不會轉世,如果早兩年多的話,因為他只比他弟弟朱高熾小兩歲。
據說,大多數沒有資格獲得成功的王子都會接受他們的命運,過著平凡的生活。
但朱高旭不肯認命,想當皇帝。
這倒不是他異想天開,而是他具備當帝的條件,當帝的理由也很好。
能力出眾
據《明史·朱高旭傳》記載:(朱高旭)兇猛。
猛是一個貶義詞,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猛也可以理解為勇敢;像唐僧這樣的人,不可能是合格的皇帝,也不是合格的軍人。
不過,兇是他的本性,並不代表他有本事。
那麼,朱高旭的實際能力如何呢?
建文元年(1399年),燕朱帝舉兵渡難,長老朱高熾留京。
二兒子朱高旭隨軍出征,經常擔任前鋒,可見他不是將軍。
建文二年(1400年),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表現出色。
他親自率領精騎騎兵衝鋒,將都督曲能父子斬在馬下。
荊南之戰,朱棣東昌戰敗,張玉湛將軍陣亡。
朱高旭來的那一刻,朱棣化險為夷。
——《城祖起兵,仁宗留守,高旭從,嘗軍鋒。白溝河之戰,城祖幾乎在曲能的範圍之內。隨著城祖東昌的失敗,張禹戰死,程祖獨行,師高旭率師擊退南軍。”
朱高旭想當皇帝,不僅是因為他能力出眾,還因為他的父親朱棣曾表示要繼承他的位子。
那是建文四年荊南之戰的關鍵階段。
朱棣在蒲子口再次遇險,朱高旭率軍前來營救。
朱棣非常欣賞二兒子。
”朱棣激動地脫口而出:“去吧,你弟弟身體不好!”——“綿枝!我兒子病得很重。”
什麼意思,你弟弟身體不好,我不管他,王位遲早是你的。
可朱棣即位後,卻把自己的諾言拋之腦後。
朱棣在議論立太子時,極力立朱高熾為太子。
當時朝廷正在討論設立太子的問題,邱福、王寧等大臣都認為朱高旭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但是,祖上朱棣還是以朱高熾“仁慈賢德”為由,立他為太子。
——“元子仁慈賢德,為太祖所立,而高旭則有諸多過失。”
永樂二年,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 煦為漢王,朱高遂為趙王。
這時候,朱高旭感覺自己上當受騙了,他大怒,道:“我有什麼罪過?我要被趕到千里之外。” 他拒絕前往封建王國任職。
據說朱高旭的舉動是違紀的,應該嚴懲。
然而,朱棣卻不知所措,同意朱高旭父子留在南京。
永樂十三年(1415年),設立保護區十年,但朱高煦仍不淡定。
朱棣給他改名青州,但他還是沒有去。
不過,還是沒有出手,默許留在南京。
朱高旭此時已經沾沾自喜,父親欠了他一筆債,可他自己也控制不住。
但他忘記了,父親的耐心是有限的。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朱棣終於出手,剝奪了他的冠衣,將他囚禁在西華門。
就在朱棣要進一步懲罰他的時候,朱高熾太子上前為朱高旭求情
——“十四年十月回南京,幹了幾十件不法的事,我要負責,犯人在西華門,當妓女,仁宗淚流滿面救他,但砍掉兩個衛兵,懲治〈牟尼〉左右兩邊的所有人。”
一方面顯示出朱高熾太子仁慈,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成熟。
如果他陷入困境,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可朱高旭不懂政治,一直鬧著鬧,以為哭鬧的孩子有糖吃。
你知不知道,哭久了不僅沒糖吃,還得了一根棍子。
永樂十五年(1417年)三月,朱高煦終戰敗,被貶遷至樂安府(今山東惠民)。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駕崩,明仁宗太子朱高熾繼位。
大局已定。就算朱高旭不滿,他也應該接受殘酷的現實。
雖然世界並不孤單,但政變也可以成功;但他的處境,與當年的李世民和朱棣完全不同。
也就是他們都有軍權,而朱高旭連守衛的資格都沒有,手上沒有軍隊,更沒有奪權的資本。
那時的朱高煦只是一隻螻蟻,命運掌握在仁宗皇帝的手中。
叛逆的朱高旭一直是大明的不穩定因素,也是心腹問題,應該儘快剷除。
可惜仁宗在位僅一年就去世了,他沒有時間去處理。
宋仁宗之死突然發生 ,朱高旭在京城的耳目情報工作並不順利,第一時間不知道仁宗逝世的訊息,錯失了奪取政權的最佳機會。
“玄宗從南京去參加葬禮,高旭謀伏擊邀請玉露,草草失敗。”
如果記錄屬實,朱高旭的智商真的太低了。
條條大路通北京,你知道你侄子要走哪條路嗎?
因為時間倉促,就算朱高旭在侄子朱瞻基身邊有臥底,也來不及通知。
也就是說,如果朱高旭真的在路上伏擊了自己的侄子,成功率為零。
這樣做會暴露自己並殺死自己。
不管有沒有埋伏,仁宗死後朱高旭的造反應該是真的。
據明史記載,公元1426年8月(宣德元年),朱高煦叛亂。 ——
”宣德元年八月,他反目成仇,派心腹梅青等人潛入京城。
朱高旭選擇了一個好時機,但他的資源有限:
第一,沒有軍隊可以與政府軍抗衡;第二,沒有像樣的團隊;第三,沒有智囊團給他建議。
所以,他的反叛沒有勝算,註定要失敗。
政變是一個大賭注,如果成功將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如果失敗了,它就會被毀掉。
朱高旭的政變失敗了,結局自然很悲慘,他的黨內2000多人被處決,700多人被分配。
作為政變的罪魁禍首,朱高旭父子必須被處死。
那麼朱高旭是怎麼死的呢?
《漢王朱高煦傳》記載:“高煦子孫相繼死去。”
官方史書上沒有說朱高旭是怎麼死的,但他一定是被處死的。
據《郭兆賢錄·韓樹人傳》記載,朱高旭被活活燒死。
書上說:“我勸壯士蓋銅筒,筒重三百斤,百姓力大,頸負動,諸位同死。”
有人說朱瞻基不是要殺他叔叔,而是在探望他的時候被他絆倒了。
朱瞻基大怒,將他活活燒死。
也就是說,如果朱高旭不來這麼多,就不會有殺戮。
但是,根據常識分析,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
對於造反的人,任何一個王朝的國王都會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以效仿你;因為皇帝的寬大待人容易被人誤解。
所有人都會覺得本王軟弱,容易上當受騙,天下人都會爭相效仿,叛亂之後,永遠不會有和平。
所以,朱高旭反叛之後,他的命運就註定了,死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