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車企之一,多年來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以及整車製造方面擁有眾多核心技術,可以說在燃油車領域擁有深厚的功底。不過新能源市場對於大眾來說卻是另一片天地。經歷市場的洗牌,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逐漸成熟。特斯拉早已確立了霸主地位,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則緊隨其後。大眾全面電動化戰略更像是一次決定未來的賭注,那麼看似姍姍來遲的大眾,還有機會嗎?
戰略:深耕中國市場的意義
大眾作為首批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國際汽車製造廠商,憑藉沉穩、可靠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眾多耳熟能詳的經典車型更是家喻戶曉,30餘年的發展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忠實擁躉,大眾可謂在中國迎來了屬於它的黃金時代。
據統計,2020年大眾品牌全球銷量為532.8萬輛,其中在華共售出285.11萬輛新車,雖然同比下跌了9.9%,但依然好於大眾在全球的整體表現,銷量佔比甚至超過了一半,達到了53.5%。很顯然中國已成為大眾品牌最大的單一市場,換言之中國汽車市場也決定了大眾未來的發展走向。
隨著電動化浪潮席捲而來,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傳統燃油車銷量日漸疲軟,新能源汽車卻在逐漸蠶食有限的市場份額。據悉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同比均增長約1.8倍,其中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9.7萬輛和38.3萬輛,環比增長12.5%和7.2%,同比增長均為1.3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約佔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深耕中國市場的大眾,顯然意識到新能源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必將成為後燃油時代的新風口。
轉型:傳統車企的造車態度
事實上,在2016年,大眾集團釋出了“TOGETHER–Strategy 2025”(攜手共進-2025)戰略,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30款電動車,其電動車全球銷量達到200-300萬輛,佔總銷量的20%-25%。大眾的電動化轉型之路異常堅決。不同於造車新勢力在電動化領域的野蠻生長,作為傳統車企大眾的電動化戰略顯得更加有條不紊。
大眾深厚的造車底蘊是“新勢力”所不具備的條件,這也體現在造車邏輯和態度上的差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眾看來具備完備的基礎設施才是打造高質量產品的必要條件。2018年10月大眾位於上海安亭的新能源汽車新工廠動工,該專案總投入約170億元,規模年產能30萬輛,這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車型生產建造的全新工廠。相較於傳統工廠,這座新能源工廠所使用的多項技術是大眾集團在國內首次投放,是上汽大眾目前最先進、智慧的工廠。工廠採用1400多臺工業機器人,具備高度自動化的作業能力,比如焊裝車間僅剩極少的工人,車身和電池車間基本實現無人化全自動生產。總裝線也在逐步走向智慧化,包括零部件被無人車送到裝配工位,機器人自動取料自動安裝,取代傳統人工運輸及安裝,提升生產穩定性,保障產品高質量。
眾所周知,電動車與燃油車有著本質的區別,尤其在車輛構造方面,燃油車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核心技術,被電機、電控、電池所組成的三電技術所取代。而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電動車已經逐漸向著智慧化的方向發展。在造車理念方面,相較於造車新勢力繁複的智慧化加持,大眾在智慧科技方面的應用顯得謹慎和剋制,基於傳統車企對於汽車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視,在大眾打造ID.純電系列時,便考慮到了電池包的設計以及電控系統的可靠性。
以上汽大眾ID .4 X為例,電池包採用呼吸式超高強度設計,透過3重密封上殼體、3重防護呼吸閥、鋁合金框架、鋁衝壓底部裝甲以及導熱膠覆蓋等,配合電池包高強度封裝工藝和360度無死角電池裝甲,經過338項品牌標準電池安全驗證,確保車輛在遇到極端惡劣環境或碰撞等突發情況時,儘可能減輕電池傷害,降低電池短路、漏電或自然的風險。
在電控系統方面,大眾ID.系列均搭載BMS電池管理系統。包括電量離線自主均衡系統、對流液冷系統、電池主動液冷系統和低溫加熱系統、過充過放保護和智慧低電量管理系統。BMS可以保護動力電池使用安全,實時監控電池實用狀況,並透過必要措施保證電池效能的一致性,為電動車的長效實用與安全提供保障。智慧全天候行程用電管理和真是續航動態反饋,可以結合使用者的駕駛習慣、車載電器使用情況,智慧計算車輛的實際行駛里程,精準的顯示剩餘電量,並智慧提醒使用者充電。此外,在異常情況處置功能、雙重冗餘設計,在安全性方面進一步防患於未然。
產品:大眾新能源產品佈局
在大眾的新能源戰略中,推出MEB智慧電動平臺無疑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MEB平臺是針對電氣化動力系統進行開發設計,有別於MQB平臺,由於排除了複雜的內燃機和油路,帶來更為寬敞靈活的空間佈局。電池組採用平鋪式設計,使車輛具備更長的軸距和更短的前後懸,尤其對比同級別燃油車軸距更具優勢。此外,由於電池組嵌入車底,顯著降低車身重心,更實現接近50:50的前後質量分配,使其兼顧舒適性和更為出眾的駕控體驗。此外,出色的拓展性也使得基於MEB平臺可以研發出不同級別的車型,包括轎車、SUV以及MPV等,同時不侷限於大眾品牌,支援包括奧迪、斯柯達等品牌純電車型的研發。
一年內,大眾在華接連推出ID.4 X、ID.6 X以及最新的ID.3,ID.家族也初步實現車型矩陣式覆蓋。當然三款車型都肩負著不同的使命。作為最先登陸中國市場的ID.4 X,無疑被寄予厚望。有別於造車新勢力繁複的配置堆砌,ID.4 X則展現著大眾在品質方面的執著。除了以上提到的對於電池組以及電控系統安全方面的舉措外,在智慧駕控方面,配備IQ.Drive L2+級自動駕駛輔助,支援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變道輔助系統等。並提供了智慧車聯絡統4.0,提供智慧導航、智慧語音等常用功能,滿足消費者對於電動車智慧化的用車需求。此外,在電機系統方面,ID.4 X提供三種動力版本+兩種驅動形式。後驅版搭載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NEDC續航里程為555km。四驅版則在前軸增加交流非同步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225kW,最大扭矩460Nm,NEDC續航里程為520km。
ID.6 X作為一款中大型SUV,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876/1848/1680mm,軸距為2965mm。相較於傳統燃油車型,ID.6 X在乘坐空間方面的優勢無疑更加明顯,提供了6座和7座版本。配備IQ.Drive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相較於ID.4 X在內飾豪華感和舒適性配置方面更加出色。動力系統方面,同樣提供後驅和四驅兩種驅動模式,支援包含自定義模式在內的5種駕駛模式。後驅電機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其長續航版本續航里程可達588km。雙電機版本綜合功率為225kW,最大扭矩460Nm,NEDC續航里程為510km。
作為剛剛推出不久的緊湊型純電車型ID.3,無疑是大眾搶佔國內新能源入門級市場的“殺手鐧”。看似小巧的外形,卻具備同級別極具競爭力的乘坐空間。配置方面同樣主流,智慧車聯絡統和L2級自動駕駛輔也沒有缺席。作為入門車型,ID.3在動力系統方面,搭載單電機,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官方提供的0-50km/h加速時間為3秒,配合容量為57.3kWh的三元鋰電池組,使其NEDC續航里程達到430km。雖然定位緊湊型車,但2765mm軸距帶來了同級別極具競爭力的空間表現,考慮到官方指導價為15.9888-17.3888萬元,以及大眾品牌的影響力,價效比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值得一提的是,ID.系列電機系統均採用“三合一”結構,即電機、電控器、減速器,同時使用6層Hair-Pin髮卡式繞組設計,進一步提高電機功率密度,同時減小驅動電機的體積,此外在散熱和噪音控制方面也有更好的表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225429098746946&wfr=spider&for=pc)
寫在最後:
不可否認,中國市場對大眾來說舉足輕重,但大眾在中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依然佔據優勢,但在新能源市場僅靠品牌光環還遠遠不夠,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被特斯拉“慣壞了”,尤其在科技智慧化、個性化方面大眾還需要與時俱進。不過相信藉助大眾深厚的造車底蘊、強大的資源優勢以及雄厚的資金支援,在全面電動化戰略的指引下,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