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追風少年,如今不少人會覺得這是貶義詞。但其實這是一個嚮往自由,享受人生的詞。還記得,吳奇隆在1992年釋出的首張個人國語專輯《追風少年》,發行短短一個月銷量就突破100萬張。
而“追風少年”這個詞也是因為吳奇隆而來的,因為其當年騎著摩托機車,御風而行的樣子,確實很帥。
而今天,我們試駕的這款車型,便是來自星途的追風(文中簡稱追風),是由此前LX更名而來。
追風定位為緊湊級SUV,主要目標也是以25-34歲的青年為主,他們更看中車輛的設計、舒適、配置和空間,而追風在這些部分的優勢也非常不錯。
#動態:動力輸出是優勢
我們此次試駕的車型,配備1.5TCI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56Ps,峰值扭矩為230N·m,傳動系統部分,則匹配可模擬9速的CVT變速器,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7s。
這套動力系統給我的主觀感受還是不錯的,動力儲備比較充沛,搭配CVT變速器,照顧到了日常駕駛的平順性,並且急加速、超車也不會太拖沓。
日常行駛部分,追風油門踏板初段調校順滑不少,初段並沒有那種賊的感覺。對於日常駕駛,特別是在擁堵路段,對於車內乘員相對友好。
同時,發動機對於油門踏板的響應表現不錯,動力輸出對駕駛者腳部動作的理解很好,有著很強的溝通感。
而在需要動力急加速時,雖然CVT變速器的反應會稍有延遲,但轉速上來之後,依然有著不錯的加速力道。首次駕駛追風需要適應,伺候把握好距離,超車等動作還是非常流暢的。
底盤懸架部分,追風有著不錯的溝通感,整個懸架系統對於路感的傳遞還是比較直接的。細小振動基本以化解為主,但在粗糙路面或者減速帶等路況下,還是能夠有著比較明顯的感受。
這樣做的好處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在彎道中懸架系統能夠為車輛提供足夠的支撐,相較於以舒適為主的車型,追風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樂趣。
當面對一些較大起伏的路面時,懸架韌勁十足,能夠很好的緩衝高速度下車身的起伏,並且不會造成車內成員的不適。
此外,追風的方向盤盤輻稍微有些大,日常駕駛還好,需要頻繁轉彎或挪車時,駕駛者的動作幅度還是挺大的。而在車內隔音部分,正常城市道路行駛,追風的車內隔音表現不錯。
但當路面相對粗糙,或高速路況下時,底盤部分的聲音就會傳入車內,稍微影響舒適性。
#外觀:個性、獨立
整車設計上,追風有著非常高的原創度,整體採用最新的家族式設計。整體在智感美學設計之上,融合年輕人對新車的期待,對前臉進行升級。
追風在外觀部分,傳達給我的理念就是個性、獨立、立體、時尚。首先前臉淡化我們對傳統前中網的理解,採用黑色飾板鑲嵌品牌LOGO,並使之與兩側大燈相連,將視覺重心提高。
同時,將傳統下格柵面積增大,透過三條橫置格柵佈局,進一步拉寬前臉視覺寬度,並貫通至霧燈區域,就整個造型而言,有著非常強的原創度和立體感。
車輛側面則以突出力量感為主,透過前後輪拱部分的隆起,彰顯車側的飽滿度,搭配輪拱處的黑色護板設計,讓車側在視覺上更加強壯。
而腰線相對低調不少,但隨著曲面的變化,在車尾處收緊,提升車側的運動感。
我們此次試駕車型顏色為新增花木藍配色,並保留了司馬灰、顏真青、李太白。陽光橙、幻夜黑、地中海藍三款配色取消。
隨著視線來到車尾,整個車尾與前臉的設計風格相對統一,整體雖使用多線條勾勒層次感和立體感,且對於曲面的運用非常剋制,觀感上整體飽滿不少。
同時,後保險處的銀色護板為車輛增加了一絲野性。底部兩側的排氣設計,則是用於提升車輛運動感,只不過均為裝飾,真正的排氣在底部左側。
燈組部分,追風前後均採用貫穿式大燈設計。首先是前大燈組部分,整體為全LED光源,燈組設計非常扁平化,內部整體排列的4顆LED組成的矩陣式大燈。日行燈則位於燈組底部,並且從品牌LOGO飾板底部延伸並與兩側燈組相連。
後尾燈組部分,同樣採用貫穿式設計,且整個燈組採用燻黑手法,點亮後顯示效果更加精緻。
#內飾:精緻、豪華
內飾設計部分,追風依舊保留了雙12.3英寸的雙聯屏設計思路,新車擁有黑色內飾和橙色內飾,我們試駕體驗車型為黑內版本。整體配色為上淺下黑,可能不少使用者會覺得有些沉悶,但其實黑色內飾是非常經典的,即便是使用多年也要比其它顏色內飾顯得更加乾淨整潔。
或許官方也想到了同樣的問題,所以在車內使用大量紅色縫線進行點綴,並在貫穿中控的飾板部分,採用了拉絲膜片材質,具有金屬質感和不錯的觸感,使得整個車內不再單調。
而在智慧互聯部分,追風搭載Lion 4.0雄獅智雲系統,具備優秀的智慧語音互動、遠端控制、FOTA和ADAS功能。在使用部分,這套系統UI功能介面劃分清晰,整體以簡潔為主。
只不過主介面整體顯示功能模組主要分為導航、廣播、電話等三大塊,顯示資訊相對較少。同時,整個UI配色過於暗沉,導致多媒體部分視覺效果上並不出色,其實後續還可以推出顏色更加活躍的主題,畢竟年輕人還是喜歡活躍一點的色彩搭配。
多媒體功能性部分毋庸置疑,日常大多數功能均可透過語音來控制。其餘部分,QQ音樂、百度地圖、愛奇藝影片等均有搭載,同時還內建行車記錄儀,可設定緊急拍攝等。
此外,追風也是國內少有配備蘋果CarPlay手機互聯功能的車型,雖然僅支援有線連線,但這已經比其餘品牌強不少,值得點贊。
如果您還對聽歌品質有著不錯的需求,那麼追風配備的SONY 8揚聲器系統,絕對值得點贊,特別是聽流行音樂,效果非常不錯。而且,SOYN 8揚聲器系統是全系標配。
而車內乘坐部分,全系標配主駕6向電動調節和副駕駛4向電動調節,就這一項來說,合資品牌大多副駕駛都是手動調節,追風表現不錯。同時,前排座椅舒適性和包裹性有所提升,能適應更多不同的身材。
相比之下,後排座椅坐墊稍硬,好在靠背提供了不錯的包裹感,搭配頭頂的全景天窗,並不會給人壓抑的感覺。此外,追風后排的腿部空間表現不錯,且中央地臺接近純平,對於後排乘客要友好很多。
後備廂儲物能力部分,後排座椅支援分割放倒,且放倒後接近純平。加上後備廂空間相對規整,並採用絨布包覆,日常使用表現不錯。並且,在後排地板下方,還隱藏有4個深度不錯的儲物空間,放置不常用或易滾動物品不錯。
燈光部分,僅在左側牆壁部分提供,燈光稍暗,如果放置較多物品以及大的行李箱很容易被遮擋,建議後期右側增加照明燈光。掛鉤部分,兩個各有一個隱藏掛鉤,表現不錯。
總結:
從整體表現來看,追分整體還是比較均衡的,設計原創度高,整體配置豐富,空間寬敞,動力儲備充足。
追風的整體表現,完全滿足作為年輕人第一輛車的潛質,11.19-13.99萬元的售價,也使其擁有不錯的價效比。
當然,如果對動力有更高的要求,那建議可以去4S店內試駕體驗一下1.6T+7速溼式雙離合的版本,或許會超過你對國產動力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