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有很多外資企業陸續搬離中國,然後將生產線搬離到東南亞以及南亞等一些地方去,甚至有些中國本土企業也紛紛到南亞以及東南亞設廠,特別是對那些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來說更是如此。
看到這些企業遷移到東南亞以及南亞之後,很多人都覺得中國的全球製造業地位會受到挑戰,甚至將全球製造業中心拱手讓人。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幾乎全球所有商品中國都可以生產,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品銷往全球各地。
利用這種製造業優勢,不僅可以帶動中國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帶動出口增長,創造外匯。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以及其他生產要素成本的不斷提升,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以及國內企業將生產線搬離到東南亞以及南亞,為此,很多人都覺得東南亞或者南亞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
但這種擔心短期內其實是沒必要的。
美國智庫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近期釋出了全球供應鏈報告,報告指出,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中國,仍是企業最愛呆的國家。該報告承認,未來10年中國仍將是全球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就算部分企業想把生產或採購轉移到東南亞,但是由於這些地區的能力有限,根本沒辦法替代中國。
該報告還提到了另外一點,那就是一旦企業將生產線轉移,那麼將會失去中國這個製造業中心給他們帶來的優勢,包括較低的勞動力和運輸成本等,出於這一系列因素的考量,該研究會認為未來10年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將很難動搖。
其實美國智庫這個研究並沒有什麼新鮮的地方,瞭解中國製造業的人都知道,按照目前全球的製造業格局來看,短期內中國的製造業是沒法替代的。
雖然最近幾年有部分企業因為成本的上升或者其他原因將生產線搬離中國,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仍然有很多外資在中國投資,而且這些投資很多都是製造業,這說明中國製造業仍然有很大的競爭力,短期內難以撼動。
而中國的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之所以沒法動搖,這裡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力成本仍然有一定的優勢。
雖然過去幾十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目前東部一些地方勞動力成本相對比較高,一個普通工人月薪就可能達到五六千塊錢,但是對於中西部地區來說,很多地方工人工資仍然只有三四千塊錢,這個成本仍然要比歐美日有更大的優勢。
第二、有成熟的產業工人。
全球有龐大勞動力人口的國家不在少數,有成熟產業工人的的國家也不在少數,但同時擁有龐大勞動力,又有成熟產業工人的國家並不多,中國就是其中的一個。
而在全球商品不斷升級換代的背景下,龐大的成熟產業工人將是我國製造業最具有競爭力的優勢之一。
第三、完善的產業鏈。
作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是全球產業鏈最完善的國家,特別是在珠三角、長三角等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很多產品生產所需的零部件都可以隨時採購到,這可以大大提高商品的生產效率以及降低生產成本,這種優勢是東南亞以及南亞國家短期內沒法替代的。
第四、良好的基礎設施。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之後,中國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無論是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都越來越完善,物流效率越來越高,這種良好的基礎設施,其實也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第五、技術的不斷進步。
全球的製造業一直在不斷升級換代,而且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之下,製造業也會出現很大變化,比如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2次工業革命,再到第3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的發生,新的商品會逐漸取代舊的商品。
而在新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技術將成為決定一個國家能否在製造業當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對我國來說,我們一直非常重視科技的建設,這幾年我國科技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有很多領域的科技水平已經逐漸縮小跟歐美國家的差距,個別領域科技水平甚至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都是中國保持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的重要優勢之一,這種技術優勢是東南亞以及南亞等一些國家短期內沒法相比的。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之後,至少未來10年之內,中國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製造業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