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對於房地產行業明年的走勢,很多“專家”都開始出來表態了。
昨天,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的觀點在朋友圈刷屏了,其核心觀點從這個文章的標題裡可以體現出來,詳見《高善文最新發聲:房地產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未來10年A股創造回報的能力將顯著高於過去10年》一文。
對於高善文的上述觀點,以前在東海證券任職、目前正在創業的成曉清發表《與高善文先生商榷》一文,質疑高善文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觀點是否太樂觀了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不過,相對於兩位券商專業人士的分析,筆者更感興趣的,是房地產企業老闆對於行業的看法。世聯行老闆陳勁松,從香港到內地,多年來一直都在行業內打拼。他的觀點,和高善文對於行業的判斷是差別蠻大的。
前幾天,陳勁松在朋友圈釋出了一段文字,談及目前房地產行業正在處於深度調整階段,還很難說得上目前已經見底。
陳勁松的擔憂是不無道理的。
畢竟,“土地財政+銀行+房地產”的模式高歌猛進那麼多年,一下子剎車之後,集體撲街的房地產公司能夠那麼快就企穩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最近的一個案例,就是世茂集團。
作為一家1992年7月就成立的房地產公司,世茂股份於1994年2月4日便登陸A股市場。2006年7月5日,世茂集團在港股上市。成為又一家在上海、香港兩地上市的房地產企業。
隨著房地產行業龍頭恆大爆雷、許家印兜不攏喊救命外,房地產行業的連鎖反應還在延續。
港股上市的世茂集團,最近短短4個交易日,股價從8.46元一路下挫至今日收盤的5.53元,跌幅高到34.63%。
A股上市的世茂股份,最近4個交易日也是在連續下跌,但跌幅相對港股要緩和一些。
此前,上海灘因為有“房叔”一口氣賣出93套房子,引發輿論轟動。隨後,有業內人士分析,這個事情很可能是世茂股份操作的“短期借錢”把戲。
具體事件要點如下:
1、10月15日,“神秘房叔”拋售93套房子引發新聞熱議,由於房子總價較低、迅速被賣光。
2、這批房子已經在2020年1月21日抵押給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抵押期限為2年,在購房者購買前,世茂股份已經要求認購者簽訂知情書。
3、世茂股份遲遲不給購房者網簽過戶、買房者維權的訊息再次引發關注。
4、12月14日,上海世茂集團旗下的世茂房地產釋出公告,稱終止上述近百套房源銷售,啟動善後程式。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世茂股份玩的是一個“時間換空間”的遊戲,短期內透過“低價拋售”93套房子,遲遲不給認購者網籤,然後把這筆錢先去償還公司的其他債務,等過段時間公司資金沒那麼緊張了,再按照一定的利息把錢退給購房者。這樣一來,就完成了一個短期內,用最小的利息成本,融資了一大筆錢來週轉的經典案例。
就在上述房源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世茂股份又一個大手筆交易,引來了交易所的關注函。
12月13日晚間,世茂股份公告,打算將將所屬物業管理業務相關公司、資產、負債和業務全部出售給關聯方世茂服務,交易包括世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北京茂悅盛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29家公司涉及的物業管理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交易轉讓價格為16.54億元。
隨後,12月14日晚間,交易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就這筆交易的必要性、交易對價公允性、交易安排及潛在關聯交易等三大方面進行說明。交易所要求說明本次交易是否涉及透過轉移優質資產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世茂集團也僅僅只是房地產行業裡,正在處理各類麻煩的上市公司之一,而整個行業的寒冬,大機率一時半會是不會過去的。核心關鍵在於需求端,因為各行各業的大規模失業來臨,斷供潮陸續出現了,和供給端的關係不大。任何商品,沒有人買了之後,還能漲嗎?這個,並不是太複雜的問題。不需要經濟學家的頭銜就可以判斷的。
既然很多人都看明白房地產行業當下的困境短期難以解決,為何安信證券高善文會說出這種“房地產行業最壞的時候可能已經過去”的觀點呢?
有個讀者朋友認為,高善文之前在一些重要話題上有失言的時候,所以現在很多發言都會相對謹慎一些。顯然,在讀者眼裡,高善文對房地產的此番觀點,還是有難言之隱的。
人在江湖漂,難免有身不由己的時候,券商分析師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投資者來說,都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銀去做決策,觀點可以參考,但太當真了,就容易賠錢了。畢竟,市場上最不缺少的,其實就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