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惡性腫瘤,你是不是覺得它就是“生的快”“長的快”“變化的快”......總而言之什麼都快。其實,我們都錯了,惡性腫瘤的發生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腫瘤的發生、發展經歷了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等幾個階段,總的時間要經歷約十幾年到幾十年。而癌前階段、原位癌階段則是預防、干預、處理惡性腫瘤的最佳時機,如此獲得的益處遠遠超過腫瘤長大,具有了危害性再實施治療具有意義。換句話說,在癌前病變階段給予重視和干預,就相當於不給部分疾病由良性向惡性轉變的機會。而原位癌階段的發現與處理,則是將腫瘤扼殺於搖籃之中。
說起癌前病變,它只是一種良性疾病狀態而並不是癌。但是,隨著疾病的發展,任由其致病因素的繼續作用,疾病的持續發展,則是具有了癌變的可能,並逐漸轉變成為惡性腫瘤性病變。因此,在臨床上不能將癌前病變與癌等同起來。應該說,癌前病變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演變成癌,僅僅是這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轉變成癌症,或者說只有較少部分的癌前病變具有著這樣的機會。
以下就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癌前病變介紹一下:
胃癌與萎縮性胃炎。說起胃炎,你是不是沒覺得怎樣,可是胃炎發展到胃癌,一般只需要四步,即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胃癌。普通的慢性胃炎通常是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其發生癌變的機率極低,這裡幾乎可以不計。但是,隨著疾病的持續性進展,病情可以進一步發展,並演變成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其發生在慢性胃炎中佔比較高,達10%~30%。其組織學表現為固有腺體的萎縮、變性、減少或消失,這樣的變化距離胃癌可就是近多了,顯然它是屬於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狀態的,癌變的風險相對較高。當黏膜中出現了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的時候,則是癌前病變。動脈硬化、胃血流量不足、菸酒茶的嗜好者都是導致胃黏膜損害、屏障功能受損從而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腸癌與腺瘤性腸息肉。腸息肉作為一種腸黏膜區域性增生性疾病與腸癌的發生直接相關。但是,這其中炎性腸息肉、錯構瘤息肉、淋巴性息肉則與腸癌關係不大。相對應的是增生性腸息肉、腺瘤性腸息肉卻是跟腸癌關係極其密切的。其組織學上大部分是管狀腺瘤,少數為管狀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腺瘤和腺體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尤其是腺瘤性腸息肉則是典型的危險分子,也是臨床上需要實施手術干預價值最大的一種。
肺癌與肺結節。肺部結節是這些年來體檢中最為火爆的角色,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每年的單位體檢以後,幾乎都可以在體檢者中引發一個不小的震動。今天,可以明確的說:肺結節不是肺癌,肺結節也不一定就會轉變成為肺癌,肺結節嚴格意義上的說他也不應該位列在癌前病變的範圍之中,我們只能說是僅僅很少的一部分肺結節最終可能演進為肺癌。對於肺結節而言,籠統的來說,結節越大,判斷為惡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肺部孤立性的結節,如果其直徑小於0.5cm,其發生惡性的可能性很小,臨床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0.5~1cm範圍時,其惡性的可能性約為6%~28%。對於直徑>2cm的肺結節而言,其惡性的機率則可以達到64%~82%。直徑>3cm的時候其惡性的機率為90%~95%左右。當然了,肺結節是否發生了惡變並不是單純以結節的大小來決定的,在這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要由臨床醫生和影像科醫生透過讀片的方式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