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翁傑 通訊員 唐豪
日前,記者從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浙江育成省級審(認)定的農業新品種47個,獲國家登記品種9個,推廣育成品種76個,推廣面積700多萬畝。
今年8月,浙江啟動農業“雙強”行動。打好種業“攻堅戰”,浙江啟動了新一輪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水稻、旱糧兩大戰略產業和蔬菜、果品等十大主導產業有望迎來一批新品種,育種攻關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
“種業好比是‘晶片’,有了自己的品種,發展才有底氣。”浙江宏野海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元明告訴記者,公司聯合高校每年投入500多萬元,開展南美白對蝦育種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應用研究工作,填補了浙江白對蝦“從親本到苗種”繁育領域的空白。今年,該專案入選台州市農業“雙強”揭榜掛帥名單,最高能獲得200萬元的經費補助。
近日,浙江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再結碩果。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寧波市奉化區奧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市農機畜牧中心等單位聯合發現並培育的奉化水鴨,被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鑑定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並被錄入名錄加以保護,成為繼2006年紹興鴨、2011年縉雲麻鴨後浙江的第三個“國字號”鴨遺傳資源。
此外,浙江還全面推進農作物、畜禽和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摸清家底,累計調查收集種質資源3233份,完成鑑定評價併入庫3233份,入庫率100%。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透過省級審(認)定農作物新品種69個,良種覆蓋率達98%,比全國平均高3個百分點。
除了浙江更多好種走向田間,一大批農民最期盼、最急需的農業科技也惠及更多百姓。
在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內的東鬱國際植物新品種研究院,一個集裝箱加一套智慧裝置,就能搭建起一家蔬菜工廠,精準計算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光線、肥料、水,甚至二氧化碳濃度。這套蔬菜種植系統還能透過改變光線的顏色來控制酸度、甜度,可以比傳統種植方式節約95%以上的水量。
“透過物聯網智慧控制系統,我們可以對大棚水肥、捲簾通風、溫溼度、殺菌消毒等實現遠端操控。”衢州市衢江炫宇家庭農場物負責人陳偉霞介紹,農場已擁有聯網智慧環境控制系統、壓力補償式滴灌帶、遙控電動單軌運輸機等先進設施裝置,耕作、施肥、打藥、運輸等生產環節均已實現機械化。如今,用先進技術裝備武裝農業,已成為農業領域的時尚。
新技術、新裝備的推陳出新,得益於多部門間的多跨協同和聯合攻關。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建“三農九方”科技聯盟單位,徵集種業、土壤、綠色種養、保鮮、冷鏈等關鍵技術需求400餘項,揭榜掛帥科技協作攻關專案83項。與浙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學科協同發展和科研協作攻關。聚焦糧油、蔬菜、畜牧等主導產業,實施省產業技術專案238個、部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專案88個。
為有效保障農業“雙強”行動順利推進,浙江還在用地、人才、金融、財稅等多方面給予支援,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專門增設農業“雙強”資金,主動佈局農業“雙強”專案。
截至目前,已組織各地申報專案936個,其中重點突破試點專案114個,計劃總投資107.2億元。新組建的金融服務農業農村共同富裕聯合體,與5家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批6個農業重大投資專案獲得授信簽約,授信總額達76.5億元。創新建立與用地指標、涉農資金安排“雙掛鉤”的“賽馬”激勵機制,鼓勵各地創先爭優,為推進農業“雙強”行動、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