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節儉的人,他們不願意扔掉任何東西。一個凳子可以用十年二十年,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年。農村有很多這樣的人。但這些不願意“扔”任何東西的人,生活並不好,甚至有些人很窮,而那些花大量時間更新和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人卻越來越好。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越不情願的人越來越窮?
其實農村人的節儉是我們從小養成的習慣。小到一根針和一根線,大到一塊木頭,他們都捨不得扔掉。在我們的認知中,一塊木頭也可以當柴火。為什麼農村人這麼節儉?因為農村人生活資料少,60後70前吃了太多苦,有很多東西都是奢侈品,更別說扔掉了。正是因為缺衣少食,現在的父母才養成了省吃儉用的習慣。以前經常聽60後聊農村生活。沒有一件傢俱。有些人的家比外面的乾淨,所以有些人把外面的東西撿起來放在家裡作為財產。
這種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伴隨著六七十年代後農村人的生活。過去,人們可以透過節儉和節儉過得比別人更好,但時代變了,尤其是從社會發展太快的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種節儉和節儉的生活方式不符合潮流。邊肖村有一戶人家以省錢出名。上世紀90年代,電視機在村裡普及,很多人開始添置家電,但他說有一臺收音機就好了,你不浪費嗎?2000年以後,很多家庭都配備了彩電、冰箱、洗衣機、沙發、電動車,但這個家庭還是收音機,家裡幾乎沒有什麼現代化的東西。
這個村民勤快不好嗎?不過,在90年代,雖然生活剛剛好起來,但很多人並不富裕。那時,電視機還很貴。他在村裡相對富裕,因為他沒有配備“重資產”。然而,時代發展太快,貨幣貶值太快。現在,1月份村民的錢相當於10年前一年的錢。最後村民都沒買家電,現有的錢開始貶值。以前幾百塊錢可以買一臺彩電,現在一個供電商要兩三千塊錢,他已經不是村裡的有錢人了。村民們看到他生活如此貧困。他們都在背後說他不想放棄,說他不想放棄,說他一輩子節儉,最後一無所有。
其實在生活拮据的時代,勤儉節約確實是一件好事。在自然環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好。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變化太快,特別是最近20年,貨幣貶值太多,越早花錢越多,什麼都不捨得的人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