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人會說,我當初不是由於什麼病,我都怎麼怎麼啦。這裡有年輕人、也有很多的老人。在言語中,可以看出帶有絲絲的懊悔,為什麼偏偏“我”有這個病。懊悔的是就是有這個病,長使得我沒有達到理想的生活。
因害怕哮喘的發作,不再去上班。
因為自己定義自己為乾眼,不再去工作。
將“疾病”如滅魂釘一樣釘住自己。內心悽悽,生活的每一步,便與之相關。是多麼沉重的人生。而對此,你如果拉近鏡頭去看,很可能哮喘並沒有如抽風般說來就來,而是確定在一些季節變化的發作,有高度的規律性。很可能幹眼的症狀也沒有說,痛、澀、糊到難以忍受,而且刷手機時間並不比其他人短哦。
其實,如果沒有這個病,這可能也發現會有一個其他什麼,也照樣會導致他/她還是有一個“病”,然後這個病導致沒能怎麼怎麼。
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健康?可能沒有吧。因為自出生以來,就是不停的有組織、細胞、分子代謝等的更替,包含死亡與新生。既然有更替,那麼就存在高潮和低谷,也就偏離絕對健康的這一劃線。只是說或多或少的問題,如果偏離這個大眾多數的範圍,則就是說的疾病。
而在這個過程中,多數的情況下並不是像一條明亮的河流劃分出河流這邊是健康,那邊就是疾病(基因突變型疾病除外)。而更像是沙灘逐漸的從堤岸經過泥沙沼澤延續到水流中。
絕對的健康狀態應該是沒有的。即使說按照醫學所說的健康來說,也是很稀罕的。看看WHO的健康的說說。
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適當的緊張,加速多巴胺分泌。疲勞不疲勞,由不得我啊)
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躺平算嗎?)
善於休息,睡眠好。(是個稀罕的技能)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能夠抵禦一般感冒和傳染病。
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位置協調。(996的壓力也能肥起來)
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
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宅肥水不僅增體重,還長蛀牙)
頭髮有光澤,無頭屑。(連頭髮都沒有,哪來的光澤? 學歷越高,頭髮越少;程式碼越長,頭上無毛)
肌肉豐滿,面板有彈性。(跑步還不行,得吃肉、練肉)
初步一看,其實這個要求還是挺高的。已經夠我們吃上一壺。
說這個形態吧。如果不是荷爾蒙天生有料,怎麼能確保肌肉豐滿呢。只得練啊,但是有幾人有時間拿出來搞幾下肌肉訓練。
頭髮如何保持光澤,保養頭皮得做啊。
牙齒,使用牙線的習慣。
體重,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以及肌肉訓練,吃上營養均衡的蛋白、膳食纖維等。
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能夠活下來。
但是,是不是這些就說明健康了呢?你看,這些不過是外在的一些表現啊,並沒有說內在已經在發生的變化呢。比如血壓已經上升、血糖已經有變化、血管已經有改變、或者有一些慢性的病毒的感染等。或者說任何一段時間的情緒的波動,都是會存在的。
在這個世界裡,幾乎不可能完全不疾,當你悲傷自己得了這個疾病的時候,你不曾知道還有多少人和你一樣呢,還有多少人是另外一種疾病呢,還有多少人比你更更嚴重呢。而發現自己“有病”,遲遲邁不開職業的步伐,由此導致的內心的焦灼,似乎又更加重了這個“病”的程度。
所以,遇到這種疾病時,如何能從悲天憫人,自暴自棄中走出來,本身的過程就是人生的精彩。這個生活的意義本身就是生命。還有什麼目的比這個更加奪目呢。
見過伴隨癌症一直生存的工作生活的。也見過在紅斑狼瘡能夠自律控制生產的。1型糖尿病堅持規律胰島素控制達標婚姻生育的。致敬這樣的人生。
其實,面對自己的病,做到直面,就已經贏了一半。
然後,找當下最新的進展、可循證的診療方式。求助有點兒酷酷的能夠把握最新、且有證據的醫生吧,不是一些老土的陳舊的、或者撿個隔壁老王就是他治好的那些。
再者,就是自己把自己把握(管理)起來,該按照幹嘛的幹嘛,比如規律吃藥這個事,如果變成一天一次、隔天一次、或者一天又整二次,那這個就咎由自取。因為成年人,最終的負責者都是自己。
當然,有一些沒得藥吃,或者說不需要吃藥。也不用遺憾。有一些合適的生活方式的干預,往往能夠很多的疾病有幫助。
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不帶點兒病,都是不正常的。
做好應該做的,交與自己一半,上天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