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物業大爆炸(wuyedabaozha)
曾經,物企靠房企輸出,風光上市,業績高增;如今,房企不是理財爆雷就是美元債違約,物企搭把手,又被質疑為房企紓困補血。
連物管一哥碧桂園服務都緊急官宣表示:
01.碧桂園服務和跟碧桂園沒有從屬關係,也沒有股權關係,資金,人力,管理,經營全部獨立。
02.未來半年內不會配股融資,也不會和碧桂園進行超出2個小目標的收併購交易。
碧桂園服務以上操作主要和世茂服務一宗併購有關。
12月13日,世茂服務16.5億收購世茂集團一宗商管物業,被市場放大,質疑其為世茂股份輸出了200cc,這讓物管圈草木皆兵。
而透過介紹方式上市的碧桂園服務,IPO時並沒有融資,只能透過不斷配股、發債融資來擴大規模。並且在上半年內收購了碧桂園旗下4家業績不怎麼好的商管公司,因為金額不大,加上當時房企看著還很景氣,並未引起較多關注。
前不久,彈藥打光的碧桂園服務又配股融資了約80個小目標,公告稱要收購補強商管賽道,但之後並沒有大的動作,在當下環境下,不免耐人尋味,昨日晚間公告有自證清白的內味。
雖然碧桂園沒有爆出不好的訊息,但下半年來,綠檔房企的佳兆業爆雷了,賬上有錢的花樣年躺平了,資料已然不靠譜,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會是誰。
或許在市場看來,除了萬科等幾個大佬,誰都有臥底的嫌疑。
其實,物企收購關聯公司商管物業早已有之,除了碧桂園服務、世茂服務外,還有正榮服務和融創服務。
5月20日,正榮服務8.91億收購正榮地產旗下正榮商業99%股權;
11月8日,融創服務18億收購融創商管運營板塊100%股權。
很明顯,和房企相比,輕資產的物企日子要滋潤很多,賬上是真的有錢,還能幫扶危機中的關聯方,是雙贏的局面。
但弊端就是,房企陷入風險也會拖累物企,物企業績再怎麼牛叉,股價也跌得找不到北。
何以解憂,唯有獨立。
所以,眾多物企上市前後都積極併購外拓,以此降低對母公司的依賴,增強自身造血能力。
事實上,除了個別物企不思進取外,大多物企上市後都在逐步降低對關聯方貢獻佔比,從業績報都會看到獨立第三方的比重越來越高,離獨立越來越近。
但這只是業務上的相對獨立,房企和物企大多還是同一個實控人,二者相當於左右手,手心手背,並不是絕對的獨立,一方有難另一方肯定難以袖手旁觀。
此前藍光有難賣嘉寶、富力有難賣物業等,都表明,物企獨立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吃瓜群眾聽聽就好。
在勿爺看來,目前54家上市物企中,真正獨立的就只有A股上市的南都物業、新大正、特發服務三家。
還有一家最大的獨立第三方物企長城物業還在港交所排隊聽宣。尷尬的是,6月16日遞表的長城物業,還有一天就面臨招股書失效的風險。
在此前《碧桂園服務為什麼沒有收購長城物業》一文中,勿爺就分析了長城物業的優劣勢:
非地產、國企背景,在管、營收規模顏值線上,但盈利能力和增速卻遠低於行業均值。
對比之前上市的京城佳業,和長城物業相同的是業績增速緩慢、和盈利能力個位數,唯一的區別便是前者有城建集團撐腰,後者不依賴任何開放商。
如果長城物業首次IPO折戟,原因會否是太獨立?
醬紫的話,勿爺覺得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物業大爆炸(wuyedabaoz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