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龍:原創
我剛入收藏,還是二十多年前,那時在於都搞收藏的人不多,我每天上午守在店裡,下午五點過後就在同行店裡向他們學習取經。
因入門不久,在與同行交流時,只有旁聽的資格,也插不上話語。有次在路過老易的店裡時,被他叫住了,“我今天收了一個蠻有味道的銅錢,在銅錢上少了筆畫。”我接過這枚不一樣的銅錢(其實當時也不懂),就是覺得和別的銅錢不一樣。
我問:“這枚錢幣幾多票子?”“30元,少一分不賣!”老易話說的異常堅決。要知道,當時市場上銀元才賣50元一枚,這銅錢30元夠買20個普通的康熙版銅錢了,
我又問:“冇少滴子哦?”
“冇少了!”於是,我一咬牙狠下心買下了這枚“蠻有味道”的銅錢。 買回家後,認真仔細把玩,當時沒有百度,也不會玩電腦,用的手機還是隻有拔號功能的摩托羅拉。從那以後,我天天把它帶在身上。下贛州時,我每次到各家古董店時,都會與店主提起這枚銅錢的來歷。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在一位老者的店裡,老人家說,我來告訴你它的來源吧。 於是,老人家娓娓道來,向我講出了它背後的三段故事…… 版本一:這是一枚羅漢錢。"羅漢錢"是專為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而鑄造的"萬壽錢"。清代康熙皇帝勤於國政,治國有方。康熙五十二年春三月,正值他六十壽辰,朝廷除隆重舉行壽儀外,還特命寶泉局精鑄一批小銅錢,稱為"萬壽錢",就是民間俗稱的"羅漢錢",以示紀念。老人家端著杯子,呷了口茶,又慢慢說道。
版本二:故事是這樣的,康熙年間有位書生張相進京趕考,同村姑娘春蓮含淚相送。春蓮送張相一枚"羅漢錢",說:"此去一年不得歸,為你守身,非你不嫁”。張相舉錢盟誓,"身在此錢在,錢在我心在,非你不娶,定要考取功名,轉回家把媒約,娶你過門。"二人以一枚羅漢錢為信物私定終身。張相將錢掛在腰間整日不離身,經久摩擦,金光閃閃,就像金錢一般。沒想到入宮殿試時,被主考發現,因其夾帶異物以為舞弊,欲治罪。這時張相如實稟告,感動了康熙皇帝。康熙准予其考試,並親賜茶水。後來張相中了探花,康熙又親賜金錢一枚,準其返家迎娶春蓮。一枚銅錢成就了一樁皇帝親賜的好姻緣。從那之後,"羅漢錢"遂成吉祥之物,寓意婚姻幸福、美滿。學子出門,有情姑娘以"羅漢錢"相贈便成了民間習俗。
老人家站起來,咳嗽了兩聲,眼神凝視遠方,像發生在久遠的事情。
版本三:傳說,清朝康熙皇帝派年羹堯元帥西征平叛,在進軍途中因軍餉不足(其實也是滿臣當時為了擠兌年羹堯故意不發放軍餉),無奈之下,年羹堯向當地佛寺徵借銅佛,熔化鑄成"康熙通寶"錢,並許下心願,待班師回朝,定將全數銅錢十倍收回,並加倍鑄還金身。為了有個識別,將原"康熙通寶"的"熙"字去掉左邊一豎,作為印記。不料回京後,年羹堯卻被革職入獄,於是這批銅錢就留在了民間。但是擁有這枚錢幣的人也懶得去官府兌換,一輩子一輩子傳承下來……
老人說得神彩飛揚,我也被錢幣背後的故事深深吸引和震撼。後來的五年,我每天扎入歷史中,查詢康熙銅錢的有關資料,如痴如醉,晚上就連做夢都在買康熙錢;睡覺的床前隨時都擺放了幾百枚,二十四局曾經也倒背如流。只是後來我收藏的興趣越來越廣泛,投入的資金跟不上,就不那麼專寵它了… 但在我心裡,一直深愛清代的銅錢,尤其深愛康熙錢。
長征源民俗博物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