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人事調整一方面與重整的整體計劃有關,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海航基礎業務調整進入關鍵時期,有意淡化地產業務,強化機場業務。
高拯坤/發自北京
一則未引發市場太多關注的人事變動公告,透露出重整後的海航基礎(證券程式碼:600515 證券簡稱:*ST基礎)已經進入新舊業務(房地產與機場及免稅商業)轉換關鍵時期。
12月13日,海航基礎釋出公告,公司董事長魯曉明因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戰略委員會委員及主任委員職務,總裁陳德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同時,委任楊小濱為公司董事長,魯曉明為公司總裁,並擔任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注意到,魯曉明與楊小濱雖然年紀相仿,且多年來始終在海航體系內擔任管理職務,但就履歷而言,二者擅長領域卻大不相同。
魯曉明在房地產領域深耕多年,歷任海南海航恆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寶源建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海南海航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海航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以及中國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海航基礎董事長等職務。
楊小濱則始終在機場工作,歷任宜昌三峽機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海南美蘭國際空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一位接近海航的匿名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此番人事調整一方面與重整的整體計劃有關,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海航基礎業務調整進入關鍵時期,有意淡化地產業務,強化機場業務。
此前的9月13日,海航系重整企業海航基礎釋出《關於海航集團機場板塊戰略投資者招募進展的公告》,公告確定海航集團機場板塊戰略投資者為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若投資完成,戰略投資者可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隨後,時任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公開表示,如重整成功,海航基礎要逐步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緊緊圍繞機場發展及免稅商業發展兩大核心業務板塊謀篇佈局。
據記者瞭解,海航基礎與海航投資為海航集團主要開展地產業務的公司。前者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機場管理、免稅商業、物業管理等,其下海航地產(現名“海南海島臨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曾一度躋身於中國房地產百億軍團。
2017年底,海航地產經營範圍已遍及全國40餘個省市,擁有房地產專案逾百個,其中持有型專案近60個,總資產規模及銀行授信超千億元。
但由於房地產業務比重較大,業務型別需要投入大量的現金流予以支撐運營,近些年海航基礎一度深陷原控股股東危局中無法發展。
為了緩解資金問題,近幾年海航集團已經多次將地產業務拋售。2018年3月2日,海航地產以11.36億元價格將旗下海南高和地產出售於融創中國旗下的海南融創昌晟。同時,海航基礎也將旗下的海島物流轉讓於融創中國,轉讓價7.97億元。
除內地房產以外,海航集團香港及海外資產也在2018年遭到拋售,包括澳大利亞悉尼的OneYork寫字樓專案、美國希爾頓酒店的股權以及在香港的多幅地塊,一個月回籠資金超200億元。
2019年,海航集團繼續拋售了香港國際建投股權、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寫字樓等地產類資產。2020年年底,定位於中高階地產的海航投資將最後一個地產專案出售予百年人壽,徹底告別地產。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之前,海航基礎就已經提出要開始新一輪戰略轉型,逐步退出傳統房地產業務,聚焦轉型臨空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但是海航基礎2019年年報顯示,其超過75%的收入仍然源於地產。時任海航基礎董事長的魯曉明曾表示,地產算是夕陽行業,海航基礎核心資產是機場,希望在臨空經濟這一細分領域裡發揮特長。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海航基礎參股控股企業共129家,涉地產業務公司共57家(包括部分物業管理、租賃、建築公司,海航集團對外投資中涉地產業務公司約90家)。
另據海航基礎2020年年度報告,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14億元,同比減少45.23%,其中,地產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9.63億元,新開工面積0.55萬平方米,完工面積11.89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面積約11.96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額約20.87億元。物業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74億元,在管專案170個,管理面積近1500萬平方米。
針對人事調整及重整等問題,海航集團有關人士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公司地產業務及新業務調整由來已久,正在穩步推進,此次人事調整或有這方面考慮。重整方面,目前尚未接到相關通知,但是按照此前公佈計劃,預計將在明年年初取得實質進展。
截至12月14日收盤,海航基礎報9.01元/股,漲幅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