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真實的自我,獲得自在的人生?今天給大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法,今天內容需要點想象力,請耐心看完,會有啟發。《中庸》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我們的古人認為,大自然有一套完美的秩序和法則,順應它可以讓萬物和諧共生,它可以讓讓萬物和諧共生。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達到至誠的境界,人可以領悟天道,順應趨勢。“至誠”的狀態也是事物本真的樣子,我們經常說要活出真實的自我,這是一種很好的人生觀,這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要活出本真的狀態其實很難,雖然本真就是我們的天性良知。
哲學家阿多諾說,追求自由並不是人的天性,自由的唯一意義在於否定,自由是對壓抑的抵制和否定。換句話說,我們對自由的感知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我們在感知到壓抑、奴役之後才產生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追求真實的自我,是因為真實的自我常常被掩蓋了,被壓抑了,所以我們拼命想回去,“至誠”才是我們本來的樣子。
誠是一種事物本真的狀態,在儒家思想中,人性和天性在底層是相通的,回到人本真的狀態,我們就可以感悟天道,順應趨勢。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心,則知天也”,“盡心”就是一種“至誠”狀態,透過盡心,我就可以知性,透過知性,就可以知天,認識天道。盡心,知性和知天,這是儒家認識論哲學的核心,西方哲學追求真理,而東方哲學講認識天道。
為什麼“至誠”可以感悟天道,前面我們用一個認識水的本性的思想實驗,解釋了這種方法。在中庸的宇宙觀中,任何事物都有本性,人有人的本性,樹有樹的本性,水也有水的本性,那我們如何認識水的本性呢?不管我們是站在岸邊,還是站在水中,甚至把自己想象成為一條魚,我們都無法完全認識水的本性,因為,這不是一種至誠的狀態,至誠需要拋開主觀視角和價值預設,拋開個人的私心雜念,只有這樣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看清了事物本質,才能順應趨勢,我們常說“第一性原理”,就是回到事情的本質,做人做事都是這樣。
在老子的《道德經》裡面有一段類似的描述,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為什麼為道需要日損呢?其實老子意思是說,學習求知是一個日積月累,不斷增加的過程,這是“為學日益”,但為道則不一樣,它是一個相反的過程,需要去掉和減損人為的東西,這和剛才我們說的那個思想實驗是一樣的。
為道的目的是為了認識事物的本質,要認識事物的本質,就要去掉多餘的私心雜念,去掉人的視角和價值預設,以及人的經驗知識,才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為道追求的是認識事物的本質,而為學是透過研究事物來獲得更多的知識,為我所用。換句話說,為學的目的不是追求事物的本質,而是透過獲得關於事物的知識,來為我所用,就像我們研究各種物質的化學成分,是為了製造出各種對人類有用的東西,認識事物本質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這是為學和為道的區別。那為什麼“為道需要日損”呢?
我再來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眼前有一個杯子,如何認識杯子的本質呢?成年人肯定說,這是一個水杯,可以裝水或者咖啡飲料等等,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是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的。但是如果你把這個杯子給孩子,他們沒有什麼知識和經驗,他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玩具,一個筆筒,一件可以敲擊的樂器,甚至一個攻擊別人的武器,對杯子本身的認識是不是更具開放性,這其實也是小孩更有創造力的原因。
人的知識越多,經驗越豐富,對事物的認識就越容易受到侷限和誤導。甚至我們還可以再設想一下,拋離人的視角,在一個螞蟻或者一隻小鳥眼裡,杯子可能又變成了一個家或者一個巨大的遊樂場。認識事物的本質,我們需要拋棄經驗,知識和價值觀,甚至拋棄人的主觀視角的影響,這是老子“為道日損”的內涵。
為學和為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一個是從人的角度去認識事物,需要學習和求知;而為道是回到事物本身,去認識事物本質,這個過程需要棄知,需要無為,需要日損。在這個問題上《道德經》和《中庸》是一致的。認識萬物的本質,認識萬物的“道”,道家思想的方法是“無為”,中庸的方法是“至誠”,這兩種境界其實非常相似的,可以感受一下。
當然,要絕對做到至誠和無為是很難的,或許也是沒辦法做到的,它只是一種理念和心法。那要如何儘量做到“至誠”呢?檢查你的動機和審視你的信念。我們做一件事的動機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在事情之外,所以,審視你的動機很重要,做這件事的動機是私心、慾望還是真心。其次,審視你的信念是否正確,有偏見,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中,有很多固化的信念,這些信念是我們做出判斷和選擇最重要的原則和依據,很少去質疑它們,但很多信念常常帶有偏見。
關於如何迴歸初心,達到至誠,在西方哲學中,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了“向死而生”方法,用對死亡的恐懼,倒逼我們回到本真的自己,找回自己的初心,這是一種辦法。哲學家胡塞爾現象學提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採用了本質還原和先驗還原,用“懸置判斷”的方法,讓我們在純粹意識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質,其實他們的心法都是一致的,就是要拋棄到人的主觀動機、經驗、信念等影響,用“至誠至真”的狀態和這個世界相處,你才能與世界共舞。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懂得不夠多,而是我們想得的太多,離初心太遠。迴歸初心,你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中庸》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好了,今天就是這些,這是我分享《中庸》系列的最後一期內容,在這15期內容中,我們從不同的視角,結合了古今中外不同哲學家的思想來解讀《中庸》,當然可能有不恰當,不嚴謹和不正確的地方,希望大家批判性地吸收就好。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雖然在語言表達,思想體系,分析視角上各不相同,但底層的理念很多都是相通的,深刻地理解他們需要一點想象力和直覺,很多時候,邏輯上合理和直覺上對都很重要,因為那個“直覺”可能就是來自你內心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