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節作為中國古代的歲時節日,影響深遠,流轉千年,有著深刻的歷史與文化淵源。在古代一度盛行,而今卻人氣漸消,受眾狹限。隨著近年來傳承與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呼籲聲漸高,作為歲時八節之一,且寓意美景佳事的花朝節便在不少學者的不斷推動中重回了大眾視野。
但因花朝節不若端午、中秋等節日曆代一脈順承,受眾廣泛,雖有至今仍保留此節日的地區,觀其風貌,査其民俗,也己與史上的節俗相去甚遠,我們只能自文獻典籍中窺測一二。
推斷花朝節在唐代已經出現雛形,到宋代時花朝節才正式形成。花朝節的節俗的萌生與發展受到二十四節氣中“春分”的影響,春分時陰陽二氣的轉變與流轉促進了物候的變化,是花朝節賞花風俗興起的根本性背景。
花朝節起源與形成
一 花朝節的起源
1.花朝節之文化起源
節日便是這文化創造中最具代表的時間節點與文化現象。春分之時,陰陽相半,互為中和。節氣的流轉促發了物候的變化,萬物生髮,花期紛至。先民便依據節氣、物候的變化來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以及娛樂活動。而這一點,也成為古時賞花之風俗的興起與發展的根本依據。與之同時,春分為二月中氣,時值二月半,花期正盛之時,與花朝節的節期高度一致。
所以,推斷花朝節應是起源於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只因春分時間不固定,所以在後世春分與花朝節時間往往不同,出現分離的情況。
2 花朝節之歷史起始
花朝節在唐朝末年己初見雛形,至晚到宋代正式成為節日並逐漸發展,至明清時期達到興盛。然也些其他有關花朝節的起源時間的說法,如春秋起始說,唐代太宗及武則天時期起始說等多種說法。但這些學說多少存在不合理之處,學者根據現有的文獻典籍記載,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
宋代皇帝有舉辦“挑菜御宴”的習俗,且是在二月二日。筆者推測上述唐太宗“挑菜御宴”的傳說或是此處之誤傳。因此,花朝節形成於太宗時期的說法並不準確,無獨有偶,學者葛磊認為花朝節始於武則天時期,同樣引用了一則傳說。
唐時武則天在花朝節當日遊園,並令宮女採集百花,將其和搗碎的米一起做成百花糕,賜予群臣。此傳說在明代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和明代王路的《花史左編》中均有記載,然而這兩處記載均未提及依據,無從考證其真偽,存疑。我們不妨將討論轉向“花糕”。
最後,揆諸唐代史料,更是沒有發現花朝日食“花糕”的記載。因此,武則天於花朝日賜百花糕與群臣一說應屬附會,並無史實依據。花朝節出現於武則天時期的說法不能令人信服。
綜上,認為花朝節起源於春秋時期的說法猶存疑,花朝節的雛形應是形成於唐代,但不是在太宗時期或武則天時期,應是集中在唐代末年。
二 花朝節的形成與演變
1.唐代:花朝節雛形漸現
中國古代節日的產生都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節日的節期、各種節俗活動等的產生與形成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那如何來證明某一節日的形成呢?是官方的正式頒佈法律的認定,還是民間大量民眾自發地無意識地參與呢?
有關花朝節明確的記載己是在南宋時期,出自吳自牧的《夢梁錄》。認為早在唐末時期,花朝節雛形己經出現,只是並未正式命名而己。對此,有以下幾個依據。
首先,花朝節作為遊春賞花的嘉事性節日,其興起自然與古時賞花之俗的流行有著密切聯絡。而恰在唐代社會上正盛行這賞花遊春之風,為花朝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社會背景。每當春時花開,長安到處是園林樹木,盛於遊賞,園林日無空閒之地。長安都人皆群從出遊,賞花遊玩。
因為三月與九月有宴集,且上已節與寒食節時間相近,而二月卻無宴集,遂提議在二月設定一節。李泌以二月十五日之後太近晦日,非佳節時設,遂提議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從李泌的回覆也可以看出兩則資訊:一是二月十五之後為花時;二是二月節日的設定是出於在桃李花開之際遊玩賞樂的原因。由此可從側面看出,二月半乃是春日良辰,正值賞花遊玩之際。
唐代的遊春賞花風俗盛行,有著較為集中的時間,那花朝節是否在唐代已經形成呢?其實不然,二月十五日的遊春賞花之俗應是花朝節的雛形,然花朝節尚未正式開多成。
2 .宋代:花朝節初成節制
宋代是處於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上承隋唐,下啟明清,在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結束了半個多世紀的紛爭時代,使中國又重新走上統一。政治環境的相對穩定,社會階級的消融,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峰,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頻繁與普及,尤其宋代花卉業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都人士庶群叢出遊、探春賞花的規模更甚於前,也帶動了民間賞花遊春之風俗的發展。
隨著遊春賞花風氣的盛行,南宋末年花朝節正式形成,其踏青、挑菜、撲蝶等活動成為花朝節重要的節俗活動。
在宋代城市當中,就其重要程度及文化狀況而言,河南府與開封府尤為突出。洛陽作為宋代重要的城市,其繁榮與富庶,聞名遐邇。據周師厚的《洛陽花木記》中記載,洛陽花卉之盛乃聞名於天下,每至牡丹開放之期,男女老幼不遠千里前往觀賞。可見當時種花賞花之盛,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來。此外河南開封、南宋都城臨安等花卉業亦是繁盛非凡。
明清時期花朝節的節俗活動
花朝節自唐代雛形漸現,到宋代初成節制,又經歷元代漸臻完善,直至明清時期走向成熟。無論是在花朝節節日狀況、節俗內容還是慶祝活動方面,明清時期的花朝節在承續了前代的歷史傳統的同時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現象,有所發展創新,充分展示了明清時期的精神風貌,至此,中國的節日風俗完善。
這其中既包含了承續前代的花朝舊節俗,如踏春賞花撲蝶、出郊勸農之俗;又有新増的節慶活動,如食糕飲酒、農事占卜等活動,還有與其他節日或風俗信仰相混合後產生的新節俗,如簪花賞紅、挑菜等。更有一些地域性的花朝節俗,像花朝燃燈、百花鬥草之戲、求愛結婚、穿耳獻生等節慶活動。
一 娛樂與飲食節俗
進入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發生了諸多前所未有的新變化,社會生活愈加世俗化。在歲時節日層面,社會各階層的節日習俗愈加豐富多彩,且增添了不少世俗生活的樂趣。
如花朝節,除了延續前代的遊春撲蝶的節俗外,還增加了簪花賞紅節俗。這節俗顯然是為閨中女子所“準備”的,成為女子們重要的節日娛樂活動,使得在明清時期愈加受到束縛的女子即使在內苑也能參與到節日氣氛中,頗增添了不少閨趣。
1.娛樂節俗
花朝節的起源之一是遊春賞花的活動,唐代時期花朝節的雛形初現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便是遊春賞花的活動的盛行,且直至明清時期亦繁盛不已。花朝節在明清時期達到極盛。
無論是遊春撲蝶,還是簪花賞紅節俗,都少不了女孩們的身影。宋代之後,女性愈來愈受到禮教的束縛,“男主外,女主內”是中國社會的常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閨閣女子的標準。這種束縛也只有在節日期間才會難得有所放鬆。
因此,中國古代女性是歲時節日的主要參加者,花朝節正是體現了這種社會背景環境的變化,相比在前代更加流行的賞花撲蝶活動,明清時期更流行且更成為閨閣女子必然要參加的節俗便是“賞紅”活動。
2 飲食節俗
中國古代的節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便是飲食文化,傳統的節日往往伴隨著特色飲食。花朝節的節日飲食自然與花有關,便是花糕與百花酒,還有地方習俗食百花粥。
到明代時,才出現了花朝節食花糕的記載,且還為此增添了頗為驚奇的傳說。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中有花朝節時武則天命宮女做花糕,以犒賞群臣的記載,此處記載並未言及出處及依據,其真實性有待考證,然花朝節食百花糕的記載從此處出現,且“花糕”的做法相較宋代的記載發生了變化,花糕由百花與米制作而成,不僅兼具花瓣的芬芳和穀物的香味,更是符合花朝節日的特點與氣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花糕”。
二 農業生產節俗
中國作為農業社會,古代傳統的歲時節日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花朝節作為歲時節日之一,其節俗中,有不少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活動,如有花朝勸農、農事占卜及挑菜活動等,著些節俗透露著農業文化的氣息,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結晶。
1.花朝勸農
明清時期,花朝日勸農習俗仍沿襲前朝,並受到官方重視。然因花朝節節期多樣化,即有二月十二日、二月十五日等說法,因此花朝日與勸農日期有所分離。明人徐應秋《玉芝堂談薈》中有載。
除花朝勸農外,民間還流傳著花朝日進行農事占卜的舊俗。農人以花朝節當曰的天氣來卜算收成,天氣晴朗則預示著豐收,天氣陰雨則象徵著莊稼歉收。不少明時期農書中均有記載。
當然,這種農事占卜並不是只有在花朝日進行,每逢社日、春分、清明等歲時節日或節氣,農人均會占卜一番,以預測天氣走向,祈求糧食豐收。農人們的這種占卜行為雖有一定的“迷信”依賴心理,但也是農人多年來對天氣預測所作的經驗之談,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對農人而言也是一種心理安慰。
2 宗教性節俗及其他節俗
明清時期花朝節的節俗中有不少帶有宗教性質的節俗,如花神祭祀活動、花朝燃燈及禮佛活動等。這些節俗中有的是承續前代而來,有的是發展創新而成。其成因與佛、道兩家思想的影響有很大關係,也使得花朝節多少帶有宗教性意味。另外,還有不少帶有地域特色的節俗活動,這體現了花朝節的地域性與差異性的特徵。
花朝節自唐宋興起之時並沒有祭祀花神的節俗,花神信仰作為民間風俗信仰是獨立於甚至是早於花朝節便存在的。元代之後,花朝節逐漸發展演變,與花神信仰合流,花朝節被冠以“百花生日”、“花神生日”等新的稱謂,花朝節也成為了祭祀花神的節曰了。
到了明清時期,民間花神信仰發展到鼎盛,花朝日祭祀花神的節俗活動影響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