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在位時期,勤於政事,任用賢人,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他是商朝歷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其在位五十九年中,頻繁對外征伐,先後征服了西北、東南的少數民族部族,極大地擴大了商朝的版圖,史稱他統治的時期為“武丁中興”。
武丁之所以能夠中興商朝,和他的小時候成長的經歷是分不開的。話說他的爺爺商王祖丁有四個兒子(商朝前期的繼承法多以兄終弟及為主):長子陽甲(在位7年),次子盤庚(在位59年),三子小辛(在位21年),四子小乙(在位21年)。而武丁是四子小乙的兒子,王位要是按照這麼輪下去的話,他父親小乙生前都不一定輪得到(必須得壽命夠長才行),更不要說是武丁了(理論上他的三個伯父的兒子應該更有繼承權)。正因為如此,他從小就被父親小乙送到外面和平民一同勞作,得以瞭解民眾疾苦和稼穡艱辛,與下層民眾比較接近。若干年後他的父親小乙終於熬到了王位,武丁又意外地直接繼承了父親小乙的王位,這才有了後面商朝的“武丁中興”!
武丁有三個兒子:長子祖己(孝己),次子祖庚,三子祖甲,其中長子祖己便是他和大名鼎鼎的商王后婦好(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諡號為“辛”,後人尊稱她為“母辛”)的兒子。而且這個祖己是一名孝子,很有孝名,所以又被稱為“孝己”。他每晚要起床五次,看父母是否睡得安好,因此深得武丁的寵愛,又是嫡長子,是王位繼承的不二人選。但是由於他的母親婦好(享年才33歲)早逝,而新立的王后不太喜歡他(這個新王后極有可能是弟弟祖庚或祖甲的母親婦妌(jìng),諡號為“戊”,後人尊稱她為“母戊”),畢竟世界上每個母親都是自私的,她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自然會處處在武丁面前排擠祖己,後來武丁果然把祖己流放到外地。
實際上武丁流放他的目的有兩個:
1、為了鍛鍊他,讓他像自己小時候一樣多多瞭解民間的疾苦,以便能更好的繼承大統。
2、暫時避開他和新王后的矛盾,有意保護他的安全。
但是祖己沒有理解父王的良苦用心,認為自己是無端被排擠,受不了如此打擊,不久就憂憤而終,只能說是太可惜了。
武丁駕崩後,王位由祖庚(祖庚即位十年左右病死,後祖甲繼位)繼承。繼位後的商王(祖庚或祖甲)後來為其母戊製作了著名的“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重832.84公斤,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寬78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6釐米),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並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而祖己由於死的早沒有繼承王位,在那個母憑子貴的年代,導致了婦好墓裡出土的“司母辛鼎”(重138公斤左右,高80.1釐米,口長64釐米,寬48釐米)形制相對比較小。“司母辛鼎”被髮掘出來後,現存於殷墟博物館,也被列為其“鎮館之寶”。
眾所周知,小學歷史課本上的明明標註的是“司母戊鼎”,為啥現在變成了“後母戊鼎”呢?據考證,“司母戊”三個字標註於鼎腹內,著名學者郭沫若認為其意為“祭祀自己的母親戊”,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於是,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來了。但爭議一直不斷,後來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後”的意思是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由此理解“後母戊”三字的本意應該是“獻給敬愛的母戊”,這一理解在後來出土的“司母辛鼎”得到證實,畢竟東西埋在婦好墓裡面,是人死後享用的東西,就應該沒有“祭祀”的意思(“司母辛”應理解為“獻給敬愛的母辛”),所以“司母戊鼎”後來就被正式改名為“後母戊鼎”。
實際上,由於“司母戊鼎”在出土的青銅器中形制最大,影響最廣,後人對它的名稱相對較謹慎,以至於後來嚴謹的學者們及時把他的名字改為“後母戊鼎”,是一種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這場改名風波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來“司母辛鼎”實際上也應該叫“後母辛鼎”,但不知為何目前殷墟博物館一直沿用原來的名字,這裡頭或許還有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