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現在這個時節,正是臨床常用來化痰散飲的藥物“半夏”的採收季。如果我們追本溯源回到《神農本草經》之中,它將為我們揭示什麼樣的半夏本原?半夏作為醫聖張仲景鍾愛的藥物,是否有一套理論可以打通病機、經方與藥物之間的聯絡?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今日文中——
半 夏
(藥用部位:根 質地:重)
《神農本草經》:味辛,平。
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生川穀。
《傷寒雜病論》:應用半夏的代表經方如半夏散及湯、小半夏湯。
升降(陰陽盛衰):升(陰盛)
“半夏,味辛,平”,辛味可升氣,半夏屬於“升類(陰盛)”,多用於治療屬於“陰盛”的水飲證。
半夏植株地上部分的葉片很大,而根系很小,半夏儲存了大量來自太陽動氣的能量。口嘗半夏非常辛辣刺激,提示半夏辛味很厚,向上、向外升散的力量很強。
半夏的辛味很厚,主要用於“陰盛”,而不用於“陽虛”,半夏的藥用部位是根部,質地較重,可以把藥物的力量帶到中、下焦,因此可以升散上焦、中焦和下焦的邪氣,
歷代醫家及教材均提示,半夏具有降逆的“功效”,大都將半夏認識為“降法”,根據中醫經典的提示和客觀的依據,我們總結半夏為“升類”,出現這種反差的原因何在呢?
這是因為,降逆是半夏的治療效果,達到這樣的治療效果是由其辛味升散的作用實現的,所以,降逆只是半夏的治症,而並非半夏真正的功效,半夏降逆只是把現象當作了本質的認識。
經方中所用的半夏均為生半夏,但生半夏之辛辣非常峻烈,所以,當今所用的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均為用少量白礬加工,白礬具有強烈的收斂功效,一方面緩解了生半夏的峻烈之味,使得用藥更加溫和、安全,但一方面也減損了生半夏的升散之力。
半夏擅長升散屬於“陰盛”的水飲。
病機(病性病位):水飲;中下焦
邪氣留滯於咽喉,正氣奮起與之抗爭,欲透過向上、向外升散的方式祛除邪氣,而正氣抗邪能力不足,出現“喉咽腫痛”的症狀,而難以自愈。此時用辛味的半夏,協助正氣升散咽喉部位的“陰盛(實寒證)”,邪去症已。
同樣道理,邪氣留滯,正氣欲升散邪氣,則停於中焦的“陰盛(水飲證)”會出現“心下堅”,正氣升散之,會出現“頭眩,胸脹,咳逆”的症狀;停於下焦的“陰盛(水飲證)”,正氣與之相爭,會出現“腸鳴”,以半夏助正升散之,則邪去症已。
半夏透過升散來發揮功效,體現出對症狀的治療就是“下氣”。
半夏擅長治療屬於“陰盛”的水飲證,以水飲證為病機的多汗,應用半夏可以體現“止汗”的治療效果。
對“傷寒寒熱”的治療,半夏一般是透過配伍應用,同樣是應用其升散的功效。
附錄:相關經方
1.半夏散及湯
半夏散及湯由半夏、桂枝、甘草配伍組成。
方中半夏辛平,桂枝辛溫,甘草甘緩,全方屬於辛溫升法。
“陰盛”(實寒證)之邪停於咽喉,正氣與之相爭而升散之,所以出現“咽中痛”的症狀。正氣升邪能力不足,應用擅長作用於咽部且升散邪氣的半夏散及湯,邪氣得散,咽痛症已。
臨床中,屬於半夏散及湯證的咽痛非常多見,本來屬於“陰盛”(實寒證),應治用辛溫升法,而臨床中卻被反覆按照“陽盛”(實熱證)來治療,應用抗生素或苦寒之品就是此類治法,這都是根據經驗治療而非辨證施治的結果。
臨床可以依據脈證對咽痛的升降治療進行鑑別,半夏散及湯的脈證以左手寸部太過脈為特徵,而“陽盛”(實熱證)的咽痛,以右手脈太過為特徵。
2.小半夏湯
小半夏湯由半夏與生薑兩味藥組成。全方屬於辛溫升法,用於治療病機屬於“陰盛”的水飲證。
小半夏湯的病機是“心下有支飲”。支飲作為一種邪氣停於心下,正氣必與之相爭,正氣祛邪的方向是向上攻衝升散,限於正氣抗邪能力不足,所以出現了上逆“嘔”的症狀,但仍舊難以將邪氣祛除。藥用辛平的半夏兼辛溫的生薑,既擅長升散水飲,也擅長作用於中焦心下這個部位,兩者合力升散,則支飲得除,嘔吐自止。
透過此方,我們也能夠發現,半夏的“止嘔”“降逆”僅僅是治療作用,而非背後發揮作用真正的功效。以現象當本質,以經驗當法則,是後世對於方藥功效的主觀演繹和發揮,這也是給我們認識方藥增加了許多困難的主要因素。
經方藥學重磅新書
之前悅讀中醫為大家推薦過陳建國老師的經方醫學著作《仲景陰陽脈法》,相信大家對於陳老師以“陰陽盛衰”解析脈象的方法一定耳目一新。最近,陳建國老師“陰陽盛衰”理論體系新書《神農升降藥法》和《經方脈證圖解》正式出版,將為大家從更多方面展現陳建國老師的“經方世界”——
《神農升降藥法》,迴歸中醫的原點,以陰陽理論為指導,總結中藥的功效由“氣、味、質、部、特”五個元素所決定,提出一味中藥其實僅有一個功效,中藥紛繁複雜的治症僅僅是這一個功效透過升降治法發揮的治療作用,因此,領會了中藥的這一個功效,就可以把握中藥治病的本質,從而達到靈活而準確應用的目標。書中對經方中常用的50味中藥進行了詳細解讀,闡釋了《神農本草經》中的相關記載,並且從藥物組成的角度,結合升降治法,對相關的經方進行了解析。
本書內容是脈證經方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升降藥法”為重點,如果結合“陰陽盛衰”和“陰陽脈法”,可以更高效地指導臨床。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神農升降藥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陳建國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