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吃瓜群眾”的人,湊在一起聊八卦的時候手裡拿的往往不是西瓜,而是瓜子。一旦開始,口乾舌燥、嘴皮磨破都停不下來,越嗑越上頭。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揭開嗑瓜子“上癮”的秘密,告訴你嗑瓜子的獨特養生好處。
受訪專家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楊曉軍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張學新
中國註冊營養師 於仁文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愛嗑瓜子
中國人喜歡瓜子,可能一開始是由於節儉,後來才深入到飲食文化層面。
據考證,嗑瓜子的習俗在我國明代已經流行,晚明宦官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記載了明神宗“好用鮮西瓜種微加鹽焙用之”。
明神宗朱翊鈞
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籽獨佔鰲頭,晚清之後南瓜籽開始流行,民國時期葵花籽又異軍突起,一直盛行至今。
從左到右:冬瓜籽、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
嗑瓜子最早興於北方,北方冬季寒冷漫長,農閒時大家整天呆在家中避寒,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於是嗑瓜子的習俗就這樣蔓延開來。
除了嗑瓜子這種習慣在我國傳播時間久以外,人們喜愛嗑瓜子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有利於社會交往
用瓜子招待客人能夠體現主人的好客,做客的人吃瓜子也會有被“招待”的感覺,潛移默化中就定下來一種愉悅的社會交往基調。
能緩解緊張情緒
嗑瓜子可分解為若干個小動作。這些動作簡單、容易,讓人感到愉悅,在吃的過程中能夠緩解彼此緊張的情緒。
可以調節氣氛
瓜子本身的趣味性加上調節緊張氣氛的功能會使人放鬆,消除相處中的敵意,使交流雙方表達起來更加輕鬆自然,觀念和想法比較靈活多樣。
有利於延長交談時間
嗑瓜子是一種量少多次的進食行為,可以隨時停下來,也可以隨時撿起來繼續嗑,拉長了進食的時間,能夠給社交活動提供足夠的時間。
為什麼嗑瓜子那麼“上癮”?
有人嗑瓜子直到口乾舌燥,卻依然無法控制將手伸向瓜子,像上了“癮”一樣。
這是由於完成嗑瓜子的目標可以刺激大腦的獎賞機制,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會被啟用,分泌快樂激素。
嗑一個吃一個的過程剛好完成了“預設目標→行動→大腦分泌快樂激素→完成目標”的設定,這個過程迴圈刺激大腦,就會使腦內的獎賞機制敏感度變低。
所以大腦變得難以滿足,需要不斷提高刺激的強度,“癮”就形成了。
嗑瓜子的“上癮”機制:
【刺激】第一次看到瓜子,嗑開殼,把瓜子仁吃到嘴裡。
【獎賞】大腦瞬間受到刺激,釋放了大量的多巴胺,大腦獲得了意外的獎賞。
於是大腦記住了這個獎賞機制:嗑瓜子會得到獎賞。
【刺激】再次嗑瓜子的時候,大腦會再次受到刺激。
【行動】多巴胺開始分泌了,給你動力想要再拿一個瓜子,吐殼,吃瓜子仁。
【獎賞】吃掉的時候,多巴胺再次分泌,大腦再次獲得獎賞。
【嗑一個吃一個】:刺激→行動→獎賞→刺激→行動→獎賞
嗑瓜子可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世界上的瓜子消費大國,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土耳其、西班牙和俄羅斯。
前蘇聯人民熱愛向日葵,把它定為國花。電影《幸福的生活》的嗑瓜子鏡頭中,人們直接將瓜子從向日葵上擰下來吃。
西班牙嗑瓜子的人更多,有調查顯示,64%的西班牙人都嗑瓜子,其中,約有45%的人在看電影時嗑,24%的人會在看比賽時嗑瓜子。
美國人嗑瓜子只吃味道,一股腦倒在嘴裡。相比於嗑出瓜子仁,他們覺得瓜子的味道更能提神助興。
東南亞國家的人也是吃瓜子的,但日本例外,他們幾乎沒有人吃瓜子,因為在日本禮儀中,把食物放進嘴裡再拿出來是非常不禮貌的。
美國研究:瓜子中木脂素降低冠心病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吃富含木脂素的食物,如葵花籽、南瓜籽和芝麻等,冠心病風險會明顯降低。
研究者推測,富含木脂素的食物之所以降低冠心病風險,可能是因為木脂素和膳食纖維的協同效應,導致血漿亞麻木酚素生成增加而發揮作用。
木脂素攝入量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瓜子營養豐富,不同品種的瓜子所含的營養以及功效也是各有所長。
01冬瓜籽利於降血脂
冬瓜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亞油酸,可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於防治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
02西瓜籽利於防老痴
西瓜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為亞油酸,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阿茲海默症。
03南瓜籽有助於降血壓、穩定情緒
南瓜籽富含泛酸、煙酸、鉀元素,可緩解心絞痛、輔助降低血壓。心情不好時吃南瓜籽有助於對抗壓力和消除低落情緒。
04葵花籽有助於緩解痛經
補充B族維生素有助於緩解腹脹、痙攣、疲勞等。葵花籽是維生素B1的重要食物來源。
專家建議:吃瓜子需節制
網上有傳言稱“吃瓜子等於喝油”,這是真的嗎?
每100g葵花籽的脂肪含量大約25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人每日食用油的攝入量為25-30g。但這並不代表一把瓜子等於一勺油。因為瓜子中的脂肪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飽和脂肪僅佔了14%。
但的確瓜子不能吃得太多,攝入過多熱量和油脂,有可能造成高血脂,引發肥胖。專家建議瓜子每天吃50g左右即可,並且要多補充水分,以防喉嚨痛、口腔潰瘍。▲
本期編輯:王薏欣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