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港片和內地的稽核不同,很多電影為了全線播出,會採用兩個版本。
2009年郭富城主演的《罪與罰》(港版叫《殺人犯》)就是這樣一部,硬生生剪掉半個小時血腥鏡頭,甚至調整了故事結構和結局,才能在內地上線的犯罪型別電影。
而這部電影口碑兩極分化嚴重,大概就是源於人們看到的可能是兩個版本,說是不同的兩部電影也不為過。
必須要說心靈脆弱的觀眾,也只適合看內地版《罪與罰》,因為港版中有一系列“過線”犯罪的鏡頭,甚至連郭富城的電影海報,都有一種讓人極度不適的既視感。
這部電影幫助郭天王贏得了29屆金像獎最佳男主提名,雖然最終遺憾落選,但不得不承認在《罪與罰》中,郭天王從眼神肢體、到表演情緒,都極富層次和感染力。
Part 1
據說他為了演好這個有一點失常,並且自我懷疑的警察角色,用了50多種不同的面部表情,不管是失憶時的崩潰,還是偵查時的精明,都表現的極其到位。
而這些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他在飾演電影之前,與多個犯罪型別的心理學家交流,揣測殺人犯該有的眼神和心理狀態,甚至因為入戲太深和朋友吃飯,都是一副兇狠的表情,讓朋友無比擔心。
電影一開始發生的案件都非常悽慘,殺人犯不用刀、不用槍,而是用了一把電鑽將死者身上鑽滿孔洞,讓他們流血而死。
特別是後來第4位受害者出現在鏡頭中,瘦弱的身體不光因為鑽孔滲透鮮血,同時當她努力想爬到公路上尋求幫助的時候,還被一輛大貨車碾壓。
看到這樣的鏡頭,除了要感嘆一句“港片敢拍”,同時還奉勸那些承受能力不佳的觀眾,對《罪與罰》的港片原版,慎重選擇。
Part 2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都沒有透露幕後兇手的任何蛛絲馬跡。觀眾只能看到一個又一個受害者被殺。而凌光這位貌似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警察,因為一系列的證據,被推到了嫌疑犯的位置。
凌光自己也有著很多的疑問,因為他管轄的片區中,發生了連環殺人案,但都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讓案件陷入僵局。
更不幸的是,他為了尋求真相,約了同事老徐見面,結果老徐重傷成了植物人,而他自己也被打破了頭,昏迷在過道上,因此患上了間歇性的失憶症。
必須要說凌光失憶後,才是整個電影的高潮期。
因為在老徐這件事上,凌光有著很大的嫌疑,所以警隊把案件的調查權,轉移給了他的同事阿浩。
回家的凌光為了自證清白,也沒有好好休息,在自己思路清晰的時候,一條條梳理整個案件。但很遺憾的是,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差,甚至連一些閃爍的記憶片段,都已經串連不到一起。
這時整個電影的方向,從各種案件轉移到凌光的家中。他的妻子年輕貌美,對他也很關愛。養子仔仔可愛天真,一家子看上去是那樣和諧幸福。
在他梳理自己失憶這段時間的時候,妻子提供不了什麼線索,但他的養子仔仔卻時不時提供一些關鍵資訊。
比如說他問家人,在案發的那三天,自己的行蹤,仔仔就說:星期天,你不是在家吃我做的蛋糕嗎?
然後又有一天吃了仔仔送他的蛋糕後發現,孩子手裡拿著一個被電鑽鑽滿小孔的玩偶,他問仔仔這些孔洞是怎麼回事?孩子無邪地說:這些不都是爸爸弄出來的嗎?
在一個又一個看似證據的事實面前,凌光自己都懷疑自己是那個電鑽殺人兇手。他的情緒更加暴躁,甚至不允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出門,擔心他們會受到別人的傷害。
就在這時候,凌光發現了一個關鍵性的證據,在第4位受害者身上,電鑽的孔洞連起來是一個兔子形狀,而他家中也有一個兔子圖案的連線圖,是他親生兒子在生前送給他的。
Part 3
在這裡介紹了他養子的前因後果,其實他原本有個可愛的孩子,可惜由於他的失誤,兒子落水溺死。
出於愧疚,他們夫妻在孤兒院領養了一個差不多年齡的養子,就是這位仔仔,而且這位仔仔和他的孩子十分相似,因此夫妻倆對他格外疼愛。
線索來自養子身上,整個幕後大幕漸漸被拉開了。
他的醫生告訴他,他並不是失憶,是中了一種慢性毒藥,損傷了他的記憶。而這些都是透過仔仔的蛋糕,一點一點進入他體內的。
仔仔他根本不是什麼小孩子,是40多歲的成年人,只不過他因為患上了“不老症”,容貌永遠停留在他5歲的模樣。同時他之所以和凌光的兒子相像,是因為他是凌光的同父異母哥哥。
原本凌光父親有一段很齷齪的經歷,他為了傍上富婆,拋棄了原配的仔仔母子,仔仔的母親又因為掙錢早早離去,讓仔仔很小就被送進了孤兒院求生。
如果說這個時候的仔仔還有一絲對人性的信任,那麼這一切,都被年幼的凌光打斷了。
在一次偶然機會里,仔仔認出了凌光這個弟弟,可惜那時候調皮的凌光,卻聯合小夥伴欺辱仔仔,徹底激發了他的仇恨。
也讓一個童顏惡魔產生,他不光利用各種手段陷害凌光和欺負自己的人,甚至對無辜的養父養母都下了毒手,可惜凌光知道得太晚,他想要殺死仔仔,卻被趕來的警察當殺人兇手擊斃。
仔仔的結局,電影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留下了一絲線索,讓另一位警察發現了他的蛛絲馬跡。電影雖然標籤是犯罪型別,但更像恐怖片,讓人不寒而慄。
特別在描述仔仔時,有悽慘的身世,值得人們同情,但後來他赤裸裸的邪惡行為,卻更顯得人性的可怕。